紫荊散

ZI JING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2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5%
肺經 16%
腎經 16%
脾經 16%
大腸經 8%
心經 8%
小腸經 8%
肝經
肺經
腎經
脾經
大腸經
心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紫荊散中包含紫荊皮,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行氣活血,通利腸道: 紫荊皮味甘苦,性平,入肝、脾、胃經。其具有行氣活血、軟堅散結、通利腸道的功效,有助於改善氣血運行不暢、腹脹便祕等症狀。
  2.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紫荊皮還具備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因熱毒引起的瘡瘍腫痛、口舌生瘡等也有較好的療效。

因此,紫荊皮作為紫荊散的主要藥材,可以有效地改善多種病症,達到治療目的。

紫荊散中加入赤小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消腫: 赤小豆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紫荊散主治水腫、腹脹等症,赤小豆能幫助排除體內多餘水分,減輕水腫症狀。
  2. 清熱解毒: 赤小豆同時具備清熱解毒的功效,可有效清除體內熱毒。紫荊散中常配合其他清熱解毒藥物,赤小豆的加入可增強清熱解毒功效,促進病邪排出,達到更好的療效。

紫荊散中包含荊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熱,解表透疹: 紫荊散主治麻疹初起,症狀為發熱、咳嗽、鼻塞、流涕等,而荊芥性辛溫,具有疏散風熱、解表透疹的功效,可有效緩解麻疹初期症狀。
  2. 宣肺利咽,止咳化痰: 麻疹患者常伴有咳嗽、痰多等症狀,荊芥又能宣肺利咽,止咳化痰,有助於改善呼吸道症狀,促進病症的康復。

因此,紫荊散中加入荊芥,是根據其藥性與麻疹初起症狀相符,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

紫荊散中加入地榆,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涼血止血: 地榆性寒,味苦澀,歸肝、脾經,具有涼血止血、消腫生肌之效。紫荊散主治血熱妄行所致的出血症狀,如吐血、衄血、尿血等,地榆的涼血止血功效可有效控制出血,並清熱解毒,促進傷口癒合。
  2. 收斂止瀉: 地榆亦具收斂止瀉的作用,可固澀腸道,減少腸道水分流失,緩解腹瀉症狀。紫荊散中常配伍其他收斂止瀉藥物,如赤石脂、滑石等,共同發揮收斂止瀉之效,進一步改善患者的腸道功能。

主治功效


紫荊散

組成:

  1. 紫荊皮:

    • 性味:辛、溫。
    • 歸經:肺、脾、大腸經。
    • 功效:散風寒、清熱利濕、止瀉痢、消腫止痛。
    • 用途:感冒風寒、發熱頭痛、咳嗽氣喘、腹瀉痢疾、腸炎、痢疾、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瘡瘍腫毒。
  2. 赤小豆:

    • 性味:甘、酸,微寒。
    • 歸經:心、小腸經。
    • 功效: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祛濕健脾。
    • 用途:水腫、腳氣、瘡瘍腫毒、丹毒、溫病初起、熱勢甚盛、如狂亂發斑等症狀。
  3. 荊芥:

    • 性味:辛、溫。
    • 歸經:肺、脾經。
    • 功效: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等功效。
    • 用途:感冒、風寒、風濕痛、關節炎、皮膚瘙癢、外傷出血、瘀血、頭痛、筋肉痠痛、關節疼痛等症狀。
  4. 地榆:

    • 性味:苦、澀、寒。
    • 歸經:肝、腎經。
    • 功效:涼血止血、清熱解毒、滋陰補腎。
    • 用途:便血、痔血、血痢、崩漏、燙傷、濕疹、瘡瘍腫毒等熱毒壅滯之疾。

主治功效:

  • 風寒感冒,發熱頭痛,咳嗽氣喘。
  • 風濕痹痛,跌打損傷。
  • 瘡瘍腫毒,丹毒,熱淋。

總結: 紫荊散是常用的中藥方劑之一,具有散風寒、清熱利濕、止瀉痢、消腫止痛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感冒風寒、發熱頭痛、咳嗽氣喘、腹瀉痢疾、腸炎、痢疾、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瘡瘍腫毒等疾病。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慎用。
  • 本方宜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紫荊散, 出處:《洞天奧旨》卷十一。 組成:紫荊皮1錢,赤小豆1錢,荊芥1錢,地榆1錢。 主治:吉竈丹。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