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黃根粉

MA HUANG GEN FE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千金》卷十九

熱性指數

26

寒性指數

3

熱/寒比例

極熱 (8.67)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6%
膀胱經 16%
腎經 16%
脾經 16%
肝經 16%
大腸經 16%
肺經
膀胱經
腎經
脾經
肝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在中藥方劑「麻黃根粉」中,麻黃的使用是因為其具有發汗解表、宣肺平喘的功效。麻黃性溫味辛,能夠發汗解表、宣肺平喘,適用於治療外感風寒所致的發熱、咳嗽等問題。與其他藥材共同使用時,麻黃能夠增強方劑的發汗解表作用,對改善感冒和呼吸系統問題非常有益。

中藥方劑中,一般不會出現「麻黃根粉」與「硫磺」的組合。

麻黃根粉,性涼,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之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發熱、咳嗽、水腫等。

硫磺,性溫,具有祛風溼、殺蟲、解毒之功效,常用於治療風溼痹痛、疥瘡、癬病等。

兩者性質相剋,不宜合用。

硫磺性溫,容易引起上火,而麻黃根粉性涼,可起到清熱解毒的作用,若兩者同時使用,可能會出現藥性相沖,導致不良反應。

因此,中藥方劑中一般不會出現「麻黃根粉」與「硫磺」的組合。

麻黃根粉方劑中加入米粉,主要原因有二:

一、緩和藥性:麻黃根性寒,直接服用容易刺激腸胃,而米粉性平,可中和麻黃根的寒性,減緩其刺激性,使藥物更易於人體吸收。

二、增進黏稠度:米粉具備黏稠特性,可以將麻黃根粉黏合在一起,形成易於服用且不易撒落的藥丸,方便服用及保存。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麻黃根粉」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古文記載,麻黃根粉主要用於治療「腎勞熱,陰囊生瘡」。

方劑組成:

  • 麻黃根 (三兩)
  • 石硫黃 (三兩)
  • 米粉 (五合)

治療原理分析:

此方以「腎勞熱」立論。「腎勞」多指因勞欲過度、久病體虛等原因導致的腎精虧損、虛火內生的病理狀態。「熱」則是指腎中虛火上炎或濕熱下注的表現。陰囊生瘡是濕熱下注於肝腎經脈,鬱結肌膚所致。

  • 麻黃根: 雖然麻黃發汗解表,宣肺平喘,但其根卻有斂汗、固表止汗的作用。在此方中,取麻黃根之止汗作用。其目的是減輕腎勞熱引起的虛汗症狀。
  • 石硫黃: 根據古文記載,硫磺有「殺菌消炎、止癢去濕」的功效。其性溫燥,有毒,能燥濕殺蟲,溫陽通脈。在此方中,用於清熱燥濕、殺蟲止癢,直接針對陰囊生瘡的病因病機。
  • 米粉: 米粉甘平,有「滋陰潤燥、補益脾胃」的作用。在此方中,用來調和藥性,同時對局部皮膚起到滋潤、保護的作用,防止因硫黃的溫燥刺激而導致皮膚乾燥、皸裂。

綜合分析:

麻黃根粉針對「腎勞熱,陰囊生瘡」的病機,採用斂汗、燥濕、殺蟲、滋潤相結合的治療策略。麻黃根固表止汗,控制虛汗;石硫黃燥濕殺蟲,消除瘡毒;米粉滋潤保護,調和藥性。三藥合用,可有效緩解腎勞熱引起的虛汗、陰囊濕疹、瘙癢等症狀。

文獻佐證:

  • 《備急千金要方》:「治腎勞熱,陰囊生瘡方。麻黃根,石硫黃(各三兩),米粉(五合)。上三味治下篩,安絮如常用粉法搭瘡上,粉濕更搭之。」
  • 《外臺秘要》:「千金療腎勞熱。陰囊生瘡。麻黃根粉方。」
  • 《本經疏證》:「則麻黃之於腎,蓋治氣閉精凝,虛熱內作之證矣。」

總之,麻黃根粉是一首針對腎勞熱,陰囊生瘡的有效方劑,其組方精簡,藥效明確,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精髓。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麻黃根粉性味辛溫,有發汗、利尿、平喘的功效,陰虛火旺、肺燥咳嗽、孕婦慎用。
  2. 硫磺具有殺菌、消炎、止癢的功效,但不宜長期使用,以免引起皮膚過敏。
  3. 米粉具有收斂、止血的功效,但不宜過量使用,以免引起便秘。

相關疾病


肺結核

相同名稱方劑


麻黃根粉, 出處:《千金》卷十九。 組成:麻黃根3兩,石硫黃3兩,米粉5合。 主治:腎勞熱,陰囊生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