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鱉子散

MU BIE ZI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9

熱/寒比例

偏寒 (0.74)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8%
脾經 14%
胃經 14%
肺經 14%
心經 14%
膽經 14%
肝經
脾經
胃經
肺經
心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木鱉子散中包含木鱉子,其原因主要在於木鱉子的藥用功效。木鱉子性寒,味苦,歸肝、脾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殺蟲止癢的功效。

其藥理作用包括抗腫瘤、抗炎、抗菌、抗病毒等。因此,木鱉子散中加入木鱉子,可發揮其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等功效,用於治療相關疾病。

木鱉子散中加入鬱金,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1. 疏肝解鬱,理氣止痛:鬱金味苦辛,性微寒,入肝膽經。可疏肝解鬱、理氣止痛,對於肝鬱氣滯所致的胸脇疼痛、脅肋脹滿、脘腹脹痛等症狀,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2.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鬱金亦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木鱉子散所治療的瘀血腫痛、跌打損傷等症狀,鬱金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減輕疼痛。

總之,鬱金在木鱉子散中發揮疏肝解鬱、活血化瘀的功效,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以達到治療目的。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木鱉子散」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症狀

根據古籍記載,木鱉子散主要用於治療「翻花痔」,其症狀為「腫潰不堪」。在《雜病源流犀燭》中,更進一步描述翻花痔的症狀為痔瘡腫脹、潰爛,令人痛苦難耐。

治療原理

木鱉子散由木鱉子和鬱金組成,並可加入少許冰片。此方劑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以下幾點:

  1. 消腫止痛: 木鱉子具有消炎、止痛的功效,能有效減輕痔瘡的腫脹和疼痛感。
  2. 活血散瘀: 鬱金能活血行氣,改善患處的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有助於潰瘍的癒合。
  3. 清熱解毒: 冰片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可以幫助清除患處的熱毒,防止感染進一步加重。

此外,《雜病源流犀燭》中還提到,如果加入熊膽效果更佳,可能是因為熊膽具有更強的清熱解毒和消腫止痛作用。

綜合分析

木鱉子散的組方精簡,藥物針對性強。木鱉子和鬱金的配伍,既能消腫止痛,又能活血散瘀,標本兼顧。冰片的加入則增強了清熱解毒的功效。因此,此方劑對於「翻花痔」這類以腫脹、潰爛為主要症狀的痔瘡,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木鱉子散通常以外用為主,透過「荊芥湯」(荊芥、防風、朴硝煎湯)清洗患處後,再將木鱉子散調敷於患處。這種外用方式可以使藥物直達病所,發揮更直接的治療作用。

傳統服藥法


木鱉子、鬱金。
上為末,入冰片少許。
水調敷之。若有熊膽和入,尤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木鱉子散, 出處:《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八。 組成:木鱉子、鬱金。 主治:翻花痔,腫潰不堪。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