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白丹

SHEN BAI D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宣明論》卷三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10

熱/寒比例

偏熱 (1.8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5%
肺經 16%
腎經 13%
膀胱經 11%
大腸經 8%
小腸經 8%
心經 5%
脾經 5%
膽經 5%
肝經
肺經
腎經
膀胱經
大腸經
小腸經
心經
脾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中藥方劑「神白丹」中含有「鉛霜」的原因,主要源於古代醫學對金屬藥物的運用以及對藥性認識的侷限:

  1. 金屬藥物傳統觀念: 古代醫學認為金屬具有一定的藥性,例如鉛霜被認為具有「收斂止血」、「解毒生肌」等功效。當時醫學知識有限,並未了解鉛霜的毒性。
  2. 缺乏現代檢測手段: 古代醫學缺乏現代的化學檢測手段,無法精確瞭解藥物的成分和毒性。因此,一些含有重金屬的藥物被廣泛應用,而其毒副作用則在長期使用後才顯現出來。

神白丹中含有輕粉,主要是因為輕粉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對於某些由濕熱、毒邪引起的皮膚病症,能起到很好的療效。

例如,輕粉常用於治療溼疹、黃水瘡、頑固性皮癬等皮膚病。它能清熱解毒,燥溼止癢,將病邪從體內驅散,促進病竈癒合。

然而,輕粉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應嚴格遵醫囑使用,不可自行服用,以免造成不良反應。

神白丹方中加入粉霜,主要原因如下:

  1. 潤燥生津:粉霜性寒,味甘,具有潤燥生津、清熱解毒的功效。神白丹常用於治療燥熱咳嗽、口乾舌燥等症,而粉霜的潤燥功效可以緩解燥熱之症,改善患者口乾舌燥的症狀。
  2. 滋陰降火:粉霜入肺、胃經,可滋陰降火、清熱解毒。神白丹中往往包含一些溫熱燥烈的藥材,加入粉霜可以起到平衡陰陽、緩和藥性,避免燥熱傷陰的作用。

主治功效


神白丹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分析

神白丹主要用於治療傷寒積熱、風熱驚搐、狂病等症狀。

主治功效分析:

  • 傷寒積熱: 根據《本草綱目》和《黃帝素問宣明論方》的記載,神白丹能有效治療傷寒積熱,傷寒積熱是指因感受寒邪,初期未能發汗解表,邪氣入裡化熱,或素體陽盛,外邪從熱化,邪熱鬱結於裡,灼傷津液,裡熱熾盛的病理狀態。
  • 風生驚搐: 神白丹對於風生驚搐也有治療效果。風生驚搐,是指風邪侵入人體,引發的四肢抽搐、痙攣等症狀。在古文中,風生驚搐常與傷寒積熱相伴而生。
  • 狂病: 神白丹亦用於治療狂病。狂病,是指由於火熱之邪內擾心神所致的一種以精神錯亂、躁動不安,甚至打人毁物、不避親疏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精神疾病。神白丹能清熱降火,安神定志,緩解狂病症狀。
  • 癍疹生翳: 根據《本草綱目》引用的《鴻飛集》的記載,粉霜配硃砂可用於治療癍疹生翳。癍疹,是指皮膚上出現的斑疹;翳,是指眼球上出現的遮蔽物。此處指粉霜外用具有清熱解毒、消腫去翳的功效。

治療原理分析:

神白丹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其成分的藥性。

  • 鉛霜: 具有收斂、解毒、止血的作用。能收斂熱毒,減輕熱邪對機體的損害。
  • 輕粉: 具有消腫、殺蟲、化痰的作用。能消散腫脹,清除體內積聚的痰熱。
  • 粉霜: 具有清涼、降火、潤肺的作用。能清熱降火,緩解內熱熾盛的症狀,同時潤肺止咳。

綜合而言,神白丹中的三味藥物,通過清熱降火、化痰解毒、收斂安神的共同作用,達到治療傷寒積熱、風生驚搐、狂病等症狀的目的。這些症狀往往都與熱邪、風邪相關,神白丹通過其清熱解毒的藥性,可以針對病因進行治療,從而恢復人體的陰陽平衡。同時,藥方中加入白麵炙熟同研,可以緩和藥性,使之更易於人體吸收。

總之,神白丹是一個以清熱解毒為主的方劑,針對熱邪引起的各種病症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傳統服藥法


鉛白霜1分,輕粉半兩,粉霜1兩(用白麵6錢,和作餅子,炙熟,同研)。
上為末,水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0-15丸,以米飲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含有鉛霜、輕粉、粉霜,有毒,使用時應注意用量。

相同名稱方劑


神白丹, 出處:《宣明論》卷三。 組成:鉛白霜1分,輕粉半兩,粉霜1兩(用白面6錢和作餅子,炙熟,同研)。 主治:傷寒積熱及風生驚搐,或如狂病,諸藥不效。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