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顱顖經》~ 卷下 (1)

回本書目錄

卷下 (1)

1. 火丹證治

黃帝問岐伯曰:後生少稚,多被惡疾,丹毒二品,若何分之。岐伯曰:陽解百年,一十以上為毒,一十以下為丹,丹、毒一也。隨其大小,分別以治之,有毒至依方,萬無一差。喻人間男女皆遭丹毒,至依此枉死者復何限哉。良由信邪師之語,仍被恐之,愚昧之人勿與下手,請依方用之,今出此圖形狀。如後。

伊火丹從兩脅起。

神灶丹。從肚起。

尿灶丹。從踝起。

胡吹灶丹。從陰囊上起。

天火丹。從腹背遍身起。

天雷丹。從頭頂起。

煉火丹。從背甲起(方闕)。

胡漏灶丹。從臍中起。

廢灶丹。從曲臂起。

神氣丹。從頭項上起。

白話文:

皇帝向岐伯問道:“年輕人和小孩經常受到惡疾的影響,比如丹毒這兩種疾病,如何區分它們呢?”岐伯回答說:“陽氣旺盛的人在10歲以上就會得毒性病,在10歲以下則會得到丹毒。實際上,丹毒與毒性病是一樣的東西,只是根據病情輕重不同而有所區別。”他接著解釋道,“如果人們都按照這個方法來治療這些病症,那麼就不會出現任何錯誤了。然而現實中卻有很多人在遭受這種疾病的折磨時因爲聽從了一些不靠譜的話或者受到了驚嚇而導致死亡的情況發生。這都是因爲他們相信那些所謂的‘專家’所說的話,並且因此感到害怕而不願意去嘗試新的治療方法。”

“其實只要我們能夠正確地使用藥物並遵循正確的用藥方式就可以有效地控制住這類疾病的發展趨勢。現在我就將這張圖展示給大家看吧!”

接下來描述了幾種不同的丹毒類型及其發病部位:

  1. 伊火丹是從兩脅開始發作;

  2. 神竈丹則是從腹部開始發作;

  3. 尿竈丹是從小腿處開始發作;

  4. 胡吹竈丹是在陰莖上方的位置開始發作;

  5. 天火丹是由腹部背部遍佈全身開始發作;

  6. 天雷丹是從頭頂位置開始發作;

  7. 煉火丹是從後背上部開始發作(配方缺失);

  8. 胡漏竈丹是從臍中部開始發作;

  9. 廢竈丹是從彎曲手臂的地方開始發作;

  10. 神氣丹是從頭部頸部向上延伸發展起來的。

土灶丹。從陰踝起。

朱黃丹。赤豆色遍身上起。

螢火丹。從耳起。

野灶丹。從背脊起。

鬼火丹。從面上起。

伊火丹從兩脅起。

上用豬糞燒灰,並鐵糟中泥拌調塗之,日三。

神灶丹從肚起。

上用土蜂窠、杏仁、膩粉,生油調塗立瘥。

尿灶丹從肚起。

上用屋四角頭茅草燒灰,使雞子白調塗之。

胡吹灶丹從陰囊上起。

上用水茄窠下泥和苦酒塗之。

天火丹從腹背遍身起。

上用樺皮白末和生油調塗之。亦用赤石脂調塗。

白話文:

土灶丹從腳踝開始長,朱黃丹像赤豆顏色,全身都長,螢火丹從耳朵開始長,野灶丹從背脊開始長,鬼火丹從臉上開始長,伊火丹從兩肋開始長。用豬糞燒成的灰,拌上鐵糟里的泥,調和塗抹,每天三次。神灶丹從肚子開始長,用土蜂窩、杏仁、膩粉和生油調和塗抹,馬上就好了。尿灶丹從肚子開始長,用屋子四個角的茅草燒成的灰,和雞子白調和塗抹。胡吹灶丹從陰囊開始長,用水茄窩底的泥和苦酒調和塗抹。天火丹從腹部和背部,遍布全身開始長,用樺皮的白色粉末和生油調和塗抹,也可以用赤石脂調和塗抹。

天雷丹從頭頂起。

上用陰乾蔥末拌赤石脂塗。又用灶下土雞子白調塗。

胡漏灶丹從臍中起。

上用屋漏水調灶中土塗之。

廢灶丹從曲臂起。

上用屋四角茅草燒灰,雞子白調塗之。

神氣丹從頭背上起。

上用牯牛骨燒灰,羊脂塗之。

土灶丹從陰踝起。

上用屋四角茅草、灶橫麻及雞子白調塗之。

朱黃丹赤豆色遍身上起。

上用慎火草搗汁和酒調塗之。

螢火丹從耳起。

上用慎火草搗汁塗之。聖惠以醋調塗

白話文:

天雷丹從頭頂開始生長。用陰乾的蔥末拌上赤石脂塗抹。也可以用灶底的土和雞蛋清調和塗抹。

胡漏灶丹從肚臍開始生長。用屋頂漏水的雨水調和灶中的土塗抹。

廢灶丹從彎曲的胳膊開始生長。用屋子四角的茅草燒成灰,再和雞蛋清調和塗抹。

神氣丹從頭部的後方開始生長。用牯牛的骨頭燒成灰,再用羊脂塗抹。

土灶丹從腳踝的內側開始生長。用屋子四角的茅草、灶膛裡的麻和雞蛋清調和塗抹。

朱黃丹是紅豆般的顏色,遍布全身。用慎火草搗碎取汁,再和酒調和塗抹。

螢火丹從耳朵開始生長。用慎火草搗碎取汁塗抹,也可以用醋調和塗抹。

野灶丹從背脊起。

上用柔香茸、蒴⿱艹豨、赤小豆末塗之立瘥。

鬼火丹從面上起。

上用灶下土、雞子白調塗之立瘥。

白話文:

野生的丹毒會從背部開始發作。使用柔和芳香的草藥(如豬苓和蒴菻草)加上紅色的小豆渣塗抹在患處可以立即消除症狀。 鬼火丹則是從臉部開始出現。使用竈下的泥土和雞蛋清混合後塗抹在患處也可以立即消炎止痛。

2. 雜證

平和飲子

小兒初生,可日與之。

人參,茯苓,甘草(炙),升麻(各一分)

上以水一白盞,煎至一合,半月以來時時與之,乳母忌油膩。滿月及百晬以來加之臨時,冷加白朮,熱加(缺),各半錢。

又方

治孩子臍中不幹。

白礬(一錢,煅過),龍骨(一分)

上為細末,入麝香少許,每次使拭臍乾摻之,用帕裹避風。

白話文:

新生兒可以每天喝這種藥。人參、茯苓、甘草(炙)、升麻各取一份,用一杯水煎煮至剩下一小碗,半個月內隨時給孩子喝,乳母要忌食油膩食物。滿月和百天後,可以根據情況添加藥物,天氣冷就加白朮半錢,天氣熱就加(缺失藥名)半錢。

另外,還有一種藥方可以治療孩子臍部不乾燥,取白礬一錢,煅燒後研磨成粉末,再加入龍骨一份,研磨成細粉,加入少許麝香,每次用少許藥粉擦拭臍部並乾燥,然後用布包裹並避風。

青木香散

治孩子陰囊或如疝腫脹。

狐陰(一支,炙),蒺藜(炒),地膚皮,昆布,枳殼(炒),槐子(炒,各一分)

上為末,一歲二歲,空心服,米飲下一錢。

又方

治孩子蛔蟲咬心痛,面伏地臥,口吐清水痰涎。

檳榔,苦楝根,鶴蝨(炒。各半兩)

上為末,空心熱茶下一錢,以意加減,忌黏食。

杏仁丸

白話文:

青木香散

主治: 治疗小儿阴囊或如疝气肿胀。

配方:

  • 狐阴(一支,炙)
  • 蒺藜(炒)
  • 地肤皮
  • 海昆布
  • 枳壳(炒)
  • 槐子(炒,各一分)

制法: 以上药材研末。

用法: 一岁两岁的孩子,空腹服用,米汤送服一钱。

又方

主治: 治疗小儿蛔虫咬心痛,面伏地卧,口吐清水痰涎。

配方:

  • 槟榔
  • 苦楝根
  • 鶴蝨(炒,各半两)

制法: 以上药材研末。

用法: 空腹用热茶送服一钱,可根据情况增减药量,忌食粘稠食物。

杏仁丸

(此方暂无详细内容,请补充完整。)

治孩子或渴,此是蛔蟲傷。

杏仁(去皮),膩粉(各一分)

上為末,每用唾丸。空心米飲茶任下二丸。

又方

治孩子赤遊腫或如丹,煩渴,渾身赤瘤,壯熱。

綠豆粉,鉛白霜

上細研,蕓薹汁調塗之。

又方

取鉛霜法:將鉛來於石上,打令薄,掘地作坑同鉛片大,以杵搗坑實,滿坑著醋,以鉛蓋定,經一宿去取,霜如珠子大,和藥使之。如煩渴以後,服解熱飲子。

又方

麥門冬,小蘆根,竹葉,乾葛(搗末),漏蘆,犀角屑

白話文:

如果孩子總是口渴,可能是蛔蟲引起的。可以將杏仁去皮,研磨成粉末,每次用唾液做成丸子,空腹用米湯或茶水送服兩丸。

另外,如果孩子出現全身發紅,皮膚像丹砂一樣的疹子,伴隨口渴、發熱,可以用綠豆粉和鉛白霜研磨成細末,用蕓薹汁調和塗抹患處。

製作鉛白霜的方法是:將鉛片放在石頭上敲打成薄片,在地上挖一個與鉛片大小相同的坑,用杵將坑填滿,再倒入醋,用鉛片蓋住坑口,放置一夜後取出,就會出現像珠子一樣的鉛白霜,可以加入藥物中使用。如果孩子口渴難耐,可以服用解熱飲子。

另外,還可以將麥門冬、蘆根、竹葉、乾葛、漏蘆和犀角屑等藥材一起使用,來治療孩子身上的各種病症。

上水四合,藥半兩,煎一合,無問食前後,徐徐與之。

硝石散

治孩子身上無故腫,但覺肉色赤熱。

硝石,大黃,綠豆(各等分)

上為末,每用時隨腫大小,取莙薘根研汁調塗腫上。如有惡物,即看有點子,以膏貼之,四面以散子熁之。若無莙薘根,即用雞子白或車前根葉亦得。

又方

治孩子胎中受風,長後或滿身疿癢如疥瘡,或如飢飽癢瘡。

蔥白,硝,臭黃,硫黃(各等分)

白話文:

將上藥四份,藥材取半兩,煎煮成一份,不需考慮飯前飯後,慢慢服用。

硝石散

適用於小孩身上無故出現腫塊,且腫塊感覺發熱發紅。

硝石、大黃、綠豆(各等份)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使用時根據腫塊大小取適量,加入莙薘根研磨出的汁液調和,塗抹在腫塊上。若有惡物,則需觀察其位置,用膏藥貼敷,周圍用藥粉燒灼。若沒有莙薘根,也可以用雞蛋清或車前草根葉代替。

另一個方子

適用於小孩在胎中受到風邪,出生後出現全身瘙癢,類似疥瘡或飢飽引起的癢瘡。

蔥白、硝石、臭黃、硫黃(各等份)

上用油半兩,燒令熱,下少許蠟,先剝蔥白三莖細切,待油熱即潑蔥上細研,續下硫黃、臭黃、硝,更研之,旋塗。

茴香散

治孩子天麻並胎熱,及疳障多淚。

茴香,冬青膽(陰乾),生甘草(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洗眼時取藥一分、水一盞,煎十沸後,溫洗之,或孩兒長大,即藥並水。

引子方

孩子用藥洗眼後,可更服之。

知母,黃芩,青葙子,地膚子,秦皮,車前子,山梔子,獨活(各等分)

白話文:

取半兩油,燒熱後加入少許蠟,再把三根蔥白切細,油熱時淋上蔥並研磨,接著加入硫磺、臭黃、硝再研磨,然後塗抹患處。

此方用於治療小兒天麻、胎熱和疳障多淚。

取茴香、冬青膽(陰乾)、生甘草等分,研成細末。每次洗眼時取藥粉一分,加水一盞,煎煮十沸後溫洗,或孩童長大則藥粉和水一起服用。

此方用於治療小兒眼疾,可配合洗眼後服用。

取知母、黃芩、青葙子、地膚子、秦皮、車前子、山梔子、獨活等分,混合使用。

上藥以水五合,煎二合,去滓溫服,忌食如常。

又方

治孩子聤耳。

白礬(半兩,燒過),龍骨,鉛丹(燒。各一分),麝香(少許)

上為末,以綿裹竹枝子探膿水。以一小豆大藥敷之。別以綿裹塞填之,勿令見風。

又方

治小兒聤耳。

石硫黃(制)

上為細末,以糝耳中,日一夜一。

又方

治孩子小便不通。

茯苓,通草,冬瓜子,車前子(各等分)

上以水四合,藥半兩,煎一合半作兩服,忌油膩。

白話文:

藥材用五合水煎煮,煎成兩合,去渣溫熱服用,飲食如常。

另外一個方子:

治療小兒耳鳴。

白礬半兩,燒過,龍骨、鉛丹(燒過)各一分,麝香少許。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棉花包裹竹枝探取膿水,再用一小豆大小的藥粉敷在耳中,另用棉花塞住耳朵,避免風吹。

另一個方子:

治療小兒耳鳴。

石硫黃(經過炮製),研磨成細粉,每日一次,每次少許撒入耳中。

另一個方子:

治療小兒小便不通。

茯苓、通草、冬瓜子、車前子各等份。

以上藥材用四合水,藥材半兩,煎成一合半,分兩次服用,忌食油膩。

側柏散

治孩子風熱。

側柏,鬱金,天麻(酒浸一宿),乾蠍,天南星,地黃(去土),子芩,大黃(各半兩)

上為末,治風及驚,溫酒下。退熱,每夜熱水下半錢。

柴胡飲子

治小兒行遲,小兒自小傷抱,腳纖細無力,行止不得。或骨熱疳癆,肌肉消瘦。

柴胡,鱉甲(米醋塗炙),知母,桔梗,枳殼(麩炒,去瓤),玄參,升麻

白話文:

側柏散是用來治療孩子風熱的。

藥材包括側柏、鬱金、天麻(用酒浸泡一夜)、乾蠍、天南星、地黃(去除泥土)、子芩、大黃(各半兩)。

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於治療風邪引起的驚厥,溫酒送服。退熱時,每晚用熱水送服半錢。

柴胡飲子是用來治療小兒行走遲緩、幼年時因抱持不當導致的損傷、腿腳纖細無力、無法正常行走、或者骨骼發熱、疳積癆瘵、肌肉消瘦等症狀的。

藥材包括柴胡、鱉甲(用米醋塗抹後炙烤)、知母、桔梗、枳殼(用麩炒後去除內瓤)、玄參、升麻。

上藥等分並細銼,每日煎時,三歲以下,取藥半兩,水五合,煎二合去滓,分兩服,空心食前、後各一服。忌毒物。飲後用澡浴方。

澡浴方

苦參,茯苓皮,蒼朮,桑白皮,白礬(各半兩),蔥白(少許)

上藥剉細,每浴時取一兩,沸水二升,浸藥後通溫,與兒浴之。避風於溫處妙。

又方

治小兒數歲不能行。

取葬家未開戶,盜其飯食來以哺之,不過三日便起行,勿令人知。

白話文:

將藥材等分成份,磨成細末。每天煎藥時,三歲以下的孩童,取藥半兩,用水五合煎煮,煎至二合去渣,分兩次服用,空腹時和飯前飯後各服用一次。忌食毒物。服用後使用「澡浴方」沐浴。

「澡浴方」:將苦參、茯苓皮、蒼朮、桑白皮、白礬(各半兩)和蔥白(少許)磨成細末,每次沐浴時取一兩,用沸水二升浸泡藥末,待水溫適宜後,讓孩子沐浴。沐浴後要避風,待在溫暖的地方效果最佳。

另外還有一個方子:治療幾歲的孩子不能走路。

找一個尚未開戶的喪家,偷取他們的飯食,用來餵食孩子。三天之內就能走路,但不可讓他人知道。

《顱囟經》二卷,不著撰人姓名,考歷代史志,自唐《藝文志》已上,皆不載其名,至宋《藝文志》始有師巫《顱囟經》二卷。近世別無傳本,惟《永樂大典》內載有此書,並載無名氏序文一篇,稱王母金文黃帝得之昇天,秘藏金匱,名曰內經,百姓莫可見之,後穆王賢士師巫,於崆峒山得而釋之云云。宋志所題師巫與序文相合,殆即是本。

又宋史《方技傳》云:「錢乙始以《顱囟經》著名,至京師視長公主女疾,授翰林醫學。」按《郡齋讀書志》有《錢氏小兒方》八卷,稱乙最工療嬰孺病。蓋乙著名幼科,其原實出於《顱囟經》矣。此經疑唐末人所作,其曰師巫,蓋本於《黃帝內傳》。而《內經》第七卷,王冰注亦有師氏藏之一語,故託名師巫,以神其說耳。

白話文:

《顱囟經》有兩卷,作者姓名不詳。查閱歷代史志,從唐朝的《藝文志》開始,都沒有記載這本書的作者。直到宋朝的《藝文志》才出現「師巫《顱囟經》二卷」的記載。近世沒有流傳下來的版本,只有《永樂大典》中收錄了這本書,並且收錄了一篇無名氏的序文。序文中說,王母娘娘的金文黃帝得到了這本書,並把它帶上天庭,藏在金匱中,稱為《內經》,百姓不能看到。後來,穆王賢士師巫在崆峒山得到這本書,把它釋放出來。宋史中記載的師巫與序文中的說法一致,因此可以推斷,師巫就是這本書的作者。

宋史的《方技傳》記載,錢乙最初因為《顱囟經》而聞名,後來他到京城為長公主的女兒治病,被授予了翰林醫學的職位。根據《郡齋讀書志》,錢乙著有《錢氏小兒方》八卷,稱錢乙最擅長治療嬰兒疾病。可見,錢乙之所以在小兒科領域名聲大噪,其根源就在於《顱囟經》。這本書很有可能是唐朝末年的人所著,書中提到的「師巫」,應該是源自《黃帝內傳》。而《內經》第七卷,王冰注中也提到了「師氏藏之」的說法,所以作者假借「師巫」之名,以增加這本書的神秘性和權威性。

其曰《顱囟經》者,按《說文》顱,頊顱,首骨,從頁盧聲。囟,頭會腦蓋也,象形。𦞤或從肉宰,!囟古文囟字,《唐韻》囟,先進切,今作囟者,俗體字也。又《說文》云,兒,孺子也。從兒,象小兒頭囟未合。此蓋以兒之初生顱囟未合,證治不同,故取以名其書歟。

首論脈候至數,次論受病之由,與療救之術,皆深中肯綮。又論火丹證治,分別十五名目,皆發前人之所未言。其雜證所列,亦多秘方,要必別有所傳耳。但沉薶已久,今幸四庫全書館,從《永樂大典》所載,裒輯成書,依《宋志》舊目,析為二卷。鱣多方托友,亟錄以歸,藏諸書閣,倘得好事者付梓,以廣其傳,則誠求保赤,其利甚溥,不獨為是書幸也。

乾隆五十三年三月海寧陳鱣識

白話文:

這本書叫做《顱囟經》,根據《說文解字》的解釋,「顱」指的是頭骨,而「囟」則是指頭頂上的囟門,形狀像一個開口。古代的「囟」字寫作「𦞤」,後來才演變成現在的「囟」。書中提到,嬰兒出生時顱囟未合,與成年人不同,因此以「顱囟」為書名。

這本書主要論述脈象、診斷、治療等内容,深入淺出,并且對火丹症的治療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其中很多內容都是前人未曾提及的。书中还列举了许多治疗杂症的秘方,这些秘方應該是从其他地方流传下来的。这本书原本已经失传很久了,后来幸运地从《永乐大典》中找到,并被编排成两卷,按照《宋史》的旧目录进行整理。我得到这本书后,立刻将其抄录下来,收藏在我的书阁中。如果有人愿意出资印刷出版,讓更多人看到这本书,那么对那些需要照顾婴儿的人來說將是一件好事,也不枉费这本书重见天日。

這是我在乾隆五十三年三月所写的,海宁陈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