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顖經》~ 原序
原序
1. 原序
夫顱囟者,謂天地陰陽化感顱囟,故受名也。嘗覽《黃帝內傳》,王母金文,始演四序二儀陰陽之術,三才一元之道,採御靈機,黃帝得之昇天,秘藏金匱,名曰《內經》,百姓莫可見之,後穆王賢士師巫,於崆峒山得而釋之。敘天地大德,陰陽化功,父母交和,中成胎質。
爰自精凝血室,兒感陽興,血入精宮,女隨陰住,故以清氣降而陽谷生,濁氣升而陰井盛也。甚者二儀互換,五氣相參,目睹元機,非賢莫達。謂真陰錯雜,使精血聚而成殃,陽發異端,感榮衛合而有疾,遂使嬰兒才養,驚候多生,庸愚不測始末,亂施攻療,便致枉損嬰兒。籲哉,籲哉,遂究古言,尋察端由,敘成疾目,曰《顱囟經》焉。
白話文:
顱囟經 序
夫顱囟者,謂天地陰陽化感顱囟,故受名也。
顱囟,指的是頭顱上的囟門,是由天地陰陽之氣化感而成的,因此得名。
嘗覽《黃帝內傳》,王母金文,始演四序二儀陰陽之術,三才一元之道,採御靈機,黃帝得之昇天,秘藏金匱,名曰《內經》,百姓莫可見之,後穆王賢士師巫,於崆峒山得而釋之。
我曾經研讀《黃帝內傳》,裡面記載著王母金文,她首創了四序二儀陰陽之術,三才一元之道,並掌握了靈機之術。黃帝得到這項精妙的知識,之後便飛昇成仙,將其秘藏於金匱之中,命名為《內經》,百姓無緣得見。後來,穆王帶領賢士和巫師,在崆峒山得到此書,才得以傳世。
敘天地大德,陰陽化功,父母交和,中成胎質。
此書闡述了天地之大德,陰陽之化功,父母交合之妙,以及胎兒孕育之過程。
爰自精凝血室,兒感陽興,血入精宮,女隨陰住,故以清氣降而陽谷生,濁氣升而陰井盛也。
精氣凝聚於血室,男孩感受陽氣而興旺,血氣進入精宮,女孩隨陰氣而安穩。因此,清氣下降,陽谷之氣生長;濁氣上升,陰井之氣盛旺。
甚者二儀互換,五氣相參,目睹元機,非賢莫達。
更甚者,陰陽二儀互相轉換,五行之氣相互參雜,只有目睹元機者才能理解,非賢者莫能達也。
謂真陰錯雜,使精血聚而成殃,陽發異端,感榮衛合而有疾,遂使嬰兒才養,驚候多生,庸愚不測始末,亂施攻療,便致枉損嬰兒。
若真陰錯雜,就會導致精血凝聚成病,陽氣發生異變,影響到榮衛之氣,導致嬰兒生病。而庸醫愚人不懂得病因,亂施攻治,就會造成嬰兒枉死。
籲哉,籲哉,遂究古言,尋察端由,敘成疾目,曰《顱囟經》焉。
唉!真是令人嘆息!因此,我深入研究古籍,探究病因,並將之整理成書,名為《顱囟經》。
真憑辨證,乃定死生,後學之流,審依濟疾。天和太清,降乘赤海,真一元氣乘之,則母情先搖,盪漾熾然,是陽盛發陰,當妊男也。六脈諸經,皆舉其陽證,所謂妊衰不勝臟氣,則觸忤而便傷;妊勝而氣劣,則母疾三五月而發,皆隨五臟。心臟干,而口苦舌乾;肺臟竭,而多涕發寒;肝臟邪,而嗜酸多睡;脾臟發,而嘔逆惡食;腎臟困,而軟弱無力。臟妊氣平則和而無苦,胎若劣而強得臟養,至生亦乃多疾。
二儀純陰之證,升雜真一者,謂陰發陽,則父精薄,妊當成女也。六脈諸經皆發陰證,若血盛氣衰,則肥而劣氣,若氣盛血衰,則瘦而壯氣,餘臟妊之氣,皆同男說。孩子處母腹之內時,受化和之正氣,分陰陽之紀綱,天地降靈,十月而化,萬物以生成,隨其時變,大理清純,化成祥瑞之基,全真道一,故生成焉。
白話文:
精準地辨別病症,才能決定生死,後輩學習者,應當仔細依據醫理治療疾病。天地精氣清純,下降到女子體內,真一元氣乘著它,就會先影響母親的情緒,盪漾熾熱,這是陽氣旺盛而陰氣衰弱,將要懷孕男孩的徵兆。六脈和諸經都表現出陽氣旺盛的症狀,如果孕婦身體衰弱,無法抵抗臟腑之氣,就會受到衝擊而容易生病;如果孕婦身體強壯但氣虛,就會在懷孕三到五個月時發病,病症皆隨五臟而變化。心臟受損,就會口苦舌乾;肺臟虛弱,就會多流鼻涕、發寒;肝臟有邪氣,就會嗜酸、多睡;脾臟虛弱,就會嘔吐、厭食;腎臟衰弱,就會軟弱無力。臟腑孕育之氣平和,則身體健康,無病無痛;如果胎兒體質虛弱,但能得到充足的營養,即使出生後也會容易生病。
天地二儀純陰之氣,升起混合真一元氣,稱為陰氣化陽氣,就會導致父親精氣薄弱,母親懷孕將會生女孩。六脈和諸經都表現出陰氣旺盛的症狀,如果血氣旺盛而體氣虛弱,就會肥胖而體力差;如果體氣旺盛而血氣虛弱,就會瘦弱而體力好,其他臟腑孕育之氣,也和懷男孩的情況相似。孩子在母親腹中時,受到天地正氣的滋養,分陰陽的規律,天地降下靈氣,十月懷胎而生,萬物依循時節變化而生長,天地運行法則清澈純粹,孕育出吉祥的基礎,全真之道,因此孩子得以誕生。
一月為胚,精血凝也,二月為胎,形兆分也,三月陽神為三魂,動以生也,四月陰靈為七魄,靜鎮形也,五月五行分臟,安神也,六月六律定腑,滋靈也,七月精開竅通,光明也,八月元神俱降,真靈也,九月宮室羅布,以生人也,十月氣足,萬物成也。太乙元真在頭曰泥丸,總眾神也,得諸百靈,以御邪氣,陶甄萬物,以靜為源,是知慎子調護,即以守恬和,可以保長生耳。故小兒瘦疴,蓋他人之過也。
白話文:
一月時,胎兒像個胚胎,精血凝聚而成。二月時,胎兒發育為胎兒,形狀和特徵開始顯現。三月時,陽氣化為三魂,使胎兒開始活動。四月時,陰氣化為七魄,使胎兒安定在形體之中。五月時,五臟開始分化,安穩神魂。六月時,六律確定五臟六腑,滋養神靈。七月時,精氣開通竅道,使胎兒擁有光明。八月時,元神完全降臨,擁有真靈。九月時,宮室組織完備,準備出生。十月時,胎兒氣息充足,萬物成熟,準備降生。
頭頂上的太乙元真稱為泥丸,統管眾神,匯聚百靈,抵禦邪氣,化育萬物,以靜定為根本。因此,了解慎重的調護胎兒,保持恬淡和諧,可以保長壽。所以,小兒瘦弱生病,多半是他人照顧不周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