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子明目散

四子明目散

SI ZI MING MU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眼科臨症筆記》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1

熱/寒比例

偏熱 (1.27)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5%
心經 25%
肝經 12%
大腸經 12%
肺經 12%
脾經 12%
腎經
心經
肝經
大腸經
肺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四子明目散中加入黑豆,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腎益精,滋養肝腎: 黑豆味甘性平,入脾腎經,有補腎益精、烏髮黑髮之效。肝腎精血充足,則能滋養雙目,改善視力,預防眼疾。
  2. 活血化瘀,通絡明目: 黑豆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功效,有助於改善眼部血液循環,清除眼部淤積,促進視神經功能恢復,達到明目的作用。

四子明目散中加入冬瓜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利濕: 冬瓜子性寒,味甘,具有清熱利濕之效,可改善因濕熱上蒸所致的目赤腫痛、視物模糊等眼部症狀。
  2. 明目降火: 冬瓜子入肝經,能清肝火,降肝氣,有助於改善肝火上炎引起的目赤腫痛、視力減退等問題。

因此,冬瓜子在四子明目散中扮演着清熱利濕、明目降火的角色,有助於緩解眼部炎症和視力問題。

四子明目散中加入沙苑子,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益精,滋養肝腎:沙苑子性溫,味甘,入肝腎經,具有補腎益精、養肝明目的功效。四子明目散主要用於治療肝腎不足引起的視力減退、眼乾澀等症,而沙苑子能補腎益精,滋養肝腎,從根本上改善視力問題。
  2. 增強藥效,相輔相成:四子明目散中其他藥物如枸杞子、菟絲子、覆盆子也具有補腎益精的功效,沙苑子的加入可以增強藥效,相輔相成,更好地達到補腎明目的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四子明目散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瞳孔縮小症」,古稱「瞳神緊小」或「瞳仁如粟」,症見雙眼瞳孔異常縮小如粟米粒,無明顯疼痛搔癢,但視物昏暗模糊。此症多與肝腎陰虛、風熱上擾或氣血失調有關,導致瞳孔開合失司。本方以種子類藥物為主,鹽炒後增強下行固攝之性,旨在滋養肝腎、清熱明目,緩解瞳孔異常收縮及視矇。

組成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

  1. 黑豆(半斤)

    • 性味甘平,入脾、腎經,具滋補肝腎、益精明目之效。鹽炒後增強其下行之力,助腎氣固攝,調節瞳孔開合。
    • 黑豆富含花青素及維生素,傳統認為可改善目睛失養,對「瞳神緊小」之陰虛本質有調補作用。
  2. 冬瓜子(4兩)

    • 性涼味甘,入肺、大腸經,傳統用於清肺化痰,但取其「子能明目」之象,兼能利濕清热。
    • 推測其機理在於清解上焦風熱(熱邪上攻可致瞳孔緊縮),間接疏達目竅,改善視物昏蒙。
  3. 蒺藜子(5兩)

    • 即刺蒺藜(白蒺藜),性微溫味辛苦,主入肝經,為疏風明目要藥。
    • 鹽炒後緩其辛散,轉為平肝潛陽,調節肝氣過亢導致的瞳孔拘急,符合「諸子皆降」之性。
  4. 菠菜子(2兩)

    • 性平味甘,本草記載能「利五臟,通血脈,開胸膈,明目」。
    • 推測其助黑豆滋養肝血,兼輕微活血之功,改善目絡氣血滯澀,輔助瞳孔恢復自然舒張。

治療原理綜論

  • 以子補子:四味皆為植物種子,中醫取「子類藥」潛降、入腎之特性,透過鹽炒引藥下行,滋養肝腎精血,固攝瞳孔異常收縮。
  • 清熱與滋養並行:冬瓜子、蒺藜子清疏風熱,黑豆、菠菜子補益肝腎,標本兼顧,緩解「視昏」與「瞳小」並見之症。
  • 短期調理特性:方註提示「初期有效,久則無效」,推測此方側重調節功能性瞳孔失調(如風熱或暫時性肝腎陰虛),若病根深伏(如器質性病變),則需更強力的辨證加固。

總結

四子明目散以種子藥物配伍,結合鹽炒法,短期內可透過滋養肝腎、清熱疏風調節瞳孔異常,然其力平和,深層病機需另方處理。此方體現中醫「以子明目」「從腎治目」的思維,適用於輕症或輔助調理。

傳統服藥法


黑豆半斤,冬瓜子4兩,蒺藜子5兩,菠菜子2兩。
明目。
俱用鹽炒,為末。
每服3錢,日2次。
初期本方有效,久則無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四子明目散, 出處:《眼科臨症筆記》。 組成:黑豆半斤,冬瓜子4兩,蒺藜子5兩,菠菜子2兩。 主治:明目。主治:瞳孔縮小症。兩眼瞳孔小如粟米,不疼不癢,視物昏蒙。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