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油神育

毒油神育

DU YOU SHEN YU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18

熱/寒比例

極寒 (0.06)

複方歸經比例

心包經 50%
肝經 50%
心包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毒油神育」方劑中的「香油」並非一般食用香油,而是指麻油,其在方劑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麻油性溫,能溫陽散寒,並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對於某些寒性體質或因寒邪侵襲導致的病症,麻油可以溫經散寒,緩解疼痛;而其活血化瘀的特性,則有助於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傷口癒合。

此外,麻油還有潤腸通便的功效,對於便祕患者也有一定的幫助。因此,麻油在「毒油神育」方劑中,除了作為載體外,更兼具藥用價值,有助於提升整體療效。

中藥方劑「毒油神育」中包含藤黃,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藤黃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以治療因熱毒引起的各種疾病,例如瘡瘍腫毒、濕疹、燒傷燙傷等。
  2. 活血化瘀:藤黃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

「毒油神育」方劑可能用於治療由外傷或感染導致的瘡瘍腫毒,藤黃在其中起到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幫助消腫止痛,促進傷口癒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毒油神育」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外傷及火毒瘡瘍,具體適應症包括:

  1. 外傷感染:如槍傷、鉛碼傷口(金屬異物殘留)、硫黃硝石等火藥毒邪侵襲。
  2. 火瘡潰爛:因燒燙傷或熱毒所致皮膚肌肉腐爛。
  3. 接骨療傷:針對骨折或軟組織損傷,具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
  4. 殺蟲止臭:用於傷口化膿、腐敗生蟲之症,可清熱燥濕、除腐生肌。

二、組成與方義分析

(一)基礎組成

  1. 香油(芝麻油):性涼質潤,傳統用於潤膚生肌、緩解火毒,作為膏劑基底可穿透皮膚,引藥入瘡。
  2. 藤黃:苦寒有毒,具強效攻毒消腫、殺蟲止癢之功,為本方君藥,針對火毒瘡瘍及外傷感染。

(二)加減配伍邏輯

  1. 接骨續筋

    • 紫草、紅花、歸尾:活血化瘀,促進局部血液循環。
    • 蘇木:散瘀消腫,傳統用於跌打損傷。
    • 生地、川柏:涼血滋陰,防止熱毒耗傷陰血。
  2. 涼血生肌

    • 四六(推測為「四六風藥」或鉛丹代稱)、甘石(爐甘石)、龍骨粉:收斂止血、吸濕生肌。
    • 象皮:傳統用於瘡口久不收斂,促進組織修復。
    • 雲連(黃連)、川柏、白芷:清熱燥濕,抗菌消炎。
  3. 拔毒生肌

    • 甘石、紅粉(含汞化合物):傳統用於化腐排膿,但毒性較強,需慎用。
  4. 火瘡(燒燙傷)

    • 輕粉、梅片(冰片):清熱止痛、防腐生肌,冰片另能促進藥物滲透。

(三)治療原理

  1. 解毒殺蟲:藤黃、黃連、川柏等清熱燥濕,針對感染性傷口之濕熱毒邪。
  2. 活血生肌:紅花、歸尾改善局部瘀滯,爐甘石、象皮促進組織修復。
  3. 防腐收斂:白蠟、龍骨等形成保護層,減少滲出並加速瘡面癒合。

三、總結

此方為外治峻藥,以藤黃為核心,配合香油載藥透皮,針對「熱毒瘀滯」之外傷瘡瘍。其加減法體現中醫「辨證用藥」思想,如接骨重活血、生肌重收斂,並依瘡毒性質調整配伍。然方中毒性藥物(如藤黃、紅粉)需嚴格控制用量,頭部禁用之警示亦反映其局部刺激性。

傳統服藥法


香油1斤,藤黃2兩。
接骨,加紫草、蘇木、生地、紅花、川柏、歸尾;涼血生肌,入四六、甘石、龍骨粉、象皮、雲連、川柏、白芷;拔毒生肌,入甘石、紅粉;塗火瘡,入輕粉、梅片。
殺蟲止臭,退紅除腫。
上藥熬枯去渣,入白蠟2兩。
此膏頭部禁用,入口傷人,慎之慎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毒油神育, 出處:《青囊全集》卷上。 組成:香油1斤,藤黃2兩。 主治:殺蟲止臭,退紅除腫。主治:一切取割鉛碼槍子、硫黃硝毒、火瘡肉爛、挪接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