椿根散

CHUN GEN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魯府禁方》

寒性指數

36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3%
肺經 15%
大腸經 15%
胃經 15%
腎經 7%
心經 7%
脾經 7%
膽經 7%
肝經
肺經
大腸經
胃經
腎經
心經
脾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4

方劑組成解釋

椿根散方中包含椿皮,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椿皮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 椿皮中含有生物鹼、黃酮類化合物等,對於治療熱毒瘡瘍、血熱妄行、外傷出血等症狀有良好的效果。
  2. 椿皮與方中其他藥材相配伍,可以發揮協同作用。 例如,椿皮與金銀花、連翹等清熱解毒藥材配合,可以增強清熱解毒功效;與地榆、槐花等涼血止血藥材配合,可以促進傷口癒合,止血效果更佳。

因此,椿根散方中包含椿皮,是根據其藥性以及與其他藥材的配伍關係,旨在發揮更好的治療效果。

椿根散中包含地榆,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1. 止血涼血:地榆性寒,味苦澀,入肝、脾經,具有涼血止血、清熱解毒之功效。椿根散主要針對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而地榆的涼血止血作用能有效控制傷口出血,同時也能消除瘀血,促進傷口癒合。
  2. 清熱解毒:地榆還能清熱解毒,對於傷口感染或炎症也有抑制作用,避免傷口惡化。椿根散中加入地榆,能更好地控制傷口炎症,促進傷口康復。

椿根散中加入荷葉,主要有兩大原因:

  1. 清熱解暑:荷葉性寒,味苦,入肺、脾經,具有清熱解暑、利濕消腫的功效。椿根散主治風熱感冒、暑濕傷表等症,荷葉可清熱解暑,配合其他藥物,達到解表散寒、清熱利濕的效果。
  2. 利水滲濕:荷葉具有利水滲濕的作用,可以幫助身體排出多餘的水分和濕氣。椿根散中常含有其他利水滲濕的藥物,如茯苓、澤瀉等,荷葉的加入可以增強利水滲濕的效果,促進體內濕邪的排出,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主治功效


椿根散

椿根散,是一味中藥方劑,主要成分包括椿皮、地榆、荷葉。該方劑具有止痢、涼血、清熱、斂瘡、排膿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痢疾。

地榆

地榆性寒,味苦、澀,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清熱涼血、斂瘡、排膿等功效。地榆涼血止血之效顯著,尤宜於下焦血熱所致的便血、痔血、血痢、崩漏等症;能清熱解毒,治療燙傷、濕疹、瘡瘍腫毒等熱毒壅滯之疾;能清熱涼血,可用於治療熱毒性疾病、出血等症狀;斂瘡之效顯著,可治療外傷出血、瘡瘍腫痛、痤瘡等症;能排膿止痛,促進瘡口癒合,消腫止痛,是治療瘡痍、癰腫、疔瘡、膿瘍等膿血疾病的良藥。

荷葉

荷葉性涼,味苦澀,具有清熱瀉火、活血化瘀、固澀收斂、止血、清熱涼血、生津止渴、破血消癥、利尿消腫、健脾養心、安神寧心等功效。荷葉主要用於治療暑熱煩渴、暑濕泄瀉、脾虛泄瀉、血熱吐衄、便血崩漏、瘀血腫痛、瘡瘍腫痛、水腫、心悸失眠、煩躁不安等症。

椿根散功效與應用

  • 止痢:椿根散具有顯著的止痢效果,可有效緩解痢疾症狀,如腹瀉、腹痛、裡急後重等。

  • 涼血:椿根散具有涼血止血的功效,可治療血熱引起的各種出血症狀,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

  • 清熱:椿根散具有清熱瀉火的功效,可治療各種熱性疾病,如發熱、口渴、煩躁不安等。

  • 斂瘡:椿根散具有斂瘡排膿的功效,可治療各種瘡瘍腫毒,促進瘡口癒合。

結論

椿根散是一味中藥方劑,具有止痢、涼血、清熱、斂瘡、排膿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痢疾。該方劑由椿皮、地榆、荷葉組成,各味藥物配合使用,相輔相成,增強了治療效果。椿根散在臨牀應用中療效顯著,副作用小,是治療痢疾的常用方劑之一。

傳統服藥法


臭椿樹根1兩(銼),地榆1兩(銼),黃耆1兩(銼),伏龍肝1兩(細研入),當歸3分(銼,微炒)。
上為細散。
每於食前以粥飲調下2錢。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止血止痢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痢疾志賀桿菌病阿米巴病胃腸出血

相同名稱方劑


椿根散, 出處:《魯府禁方》。 組成:椿根白皮2兩,松花面1兩,地榆1兩,荷葉蒂(約四指長)1兩。 主治:痢疾。

椿根散, 出處:《聖惠》卷六十。 組成:臭椿樹根1兩(銼),地榆1兩(銼),黃耆1兩(銼),伏龍肝1兩(細研入),當歸3分(銼,微炒)。 主治:痔疾。大腸風冷,下部疼痛,血不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