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洞天救苦丹中包含青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 青皮味辛、苦,性微溫,入肝、脾經,具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的功效。洞天救苦丹主治胸腹脹滿、脅肋疼痛、消化不良等症,青皮的疏肝理氣作用可以緩解肝氣鬱滯,促進氣血運行,達到止痛的效果。
- 健脾消食,降逆止嘔: 青皮還能健脾消食,降逆止嘔,對於食積不化、脘腹脹滿、嘔吐等症也有較好的療效。洞天救苦丹中也含有其他健脾消食的藥物,青皮的加入可以加強此功效,更全面地解決消化系統問題。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洞天救苦丹之分析
一、傳統功效主治解析
此方主治「瘰疬延爛至肩胸脅下,不堪之極者」,此症狀描述符合中醫「瘰疬」晚期潰爛之重症。瘰疬相當於現代醫學之淋巴結結核或慢性淋巴結炎,其病機多與「痰火凝結」「氣滯血瘀」相關。當病情惡化至「延爛至肩胸脅下」,顯示毒邪蔓延,氣血耗傷,已屬「不堪之極」之危候。
另治「乳癰、乳癌及瘰疬破爛」,說明本方適用於乳腺急性化膿性疾病(乳癰)與惡性腫瘤(乳癌),以及瘰疬已潰之症狀。中醫認為此類病症多與「肝鬱氣滯」「熱毒蘊結」或「痰瘀互阻」相關,提示本方具有「攻毒散結」「消腫排膿」之效。
特須注意「破爛」「延爛」等描述,反映本方主要針對「已潰」之瘡瘍,而非初期未潰之腫塊,顯示其適應症偏重於「腐肉不去」的階段。
二、組成藥物分析及作用機理
1. 有子蜂窠(露蜂房)
- 性味歸經:甘平,有毒,歸肝、胃經
- 傳統功效:《本草綱目》載其「治癰腫疽瘻,風火牙痛,攻毒殺蟲」
- 機理推論:
- 蜂房具「以毒攻毒」特性,其結構似「瘻管」,依中醫「取象比類」理論,可治療潰瘍瘻管
- 現代研究證實所含蜂房油有抑菌抗炎作用,能促進瘡口癒合
- 蜂房為蟲類藥,善走竄,可深入絡脈攻逐頑毒
2. 鼠矢(尖者,即雄鼠糞)
- 性味歸經:微鹹苦涼,歸肝經
- 傳統功效:《本草備要》謂「治傷寒勞復發熱,鼠瘻癰瘡」
- 機理推論:
- 鼠性善穿,其糞尖長者屬雄鼠,取其「穿透散結」之力
- 中醫「穢物解毒」理論,動物穢物如五靈脂、夜明砂等,多具化瘀解毒之效
- 可能含消化酵素及微生物代謝物,有助分解壞死組織
3. 青楝樹子(立冬後者佳,即苦楝子)
- 性味歸經:苦寒,有毒,歸肝、小腸、膀胱經
- 傳統功效:《本經逢原》載「治疝氣,殺三蟲,瀉濕熱」
- 機理推論:
- 苦楝子含川楝素等成分,有強烈殺蟲抑菌作用
- 取其「立冬後者佳」,因冬季果實寒性最甚,瀉火解毒力強
- 結合蜂房、鼠矢,形成「三毒並攻」之勢,集中清泄腐毒
三、配伍邏輯與治療原理
毒性相須: 三藥皆具毒性,形成「毒效協同」:蜂房攻表毒,鼠矢透裡毒,苦楝子瀉下毒,立體化解毒網絡。
取象比類:
- 蜂房似「瘻管」→治瘡瘍瘻管
- 鼠矢尖長似「膿栓」→引膿外出
- 苦楝子形似「淋巴結」→散結消腫 體現中醫「同形相治」思維。
時空藥性: 強調「立冬後」採苦楝子,取其陰寒之性達巔峰;「有子」蜂窠取其生發之氣未散,顯示用藥重視「時令物候」。
給藥特點:
- 陳酒送服:酒性溫行,可載藥上行外達,兼制苦寒傷胃
- 隔二日服:因藥性峻猛,需間歇用藥以防蓄積中毒
四、總評
此方為「毒藥猛劑」之代表,體現中醫外科「腐肉不祛則新肉不生」的治療思想。三者合用形成「表裡分解」之勢:蜂房斂瘡生肌、鼠矢透膿拔毒、苦楝子清熱殺蟲,共同作用於「已潰瘡面」。其用藥思路反映明清外科「以毒攻毒」的學派特色,尤其針對遷延不愈的潰瘍性病變,展現中醫「逆勢挽危」的治療智慧。
傳統服藥法
有子蜂窠、鼠矢(尖者)、青楝樹子(立冬後者佳)各等分。
研細末。
每服3錢,陳酒送服,服後要隔2日再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乳房硬結肩中部肩痛乳腺炎乳房腺體瘤
相同名稱方劑
洞天救苦丹, 出處:《外科全生集》卷四。 組成:有子蜂窠、鼠矢(尖者)、青皮、楝樹子(立冬後者佳)各等分。 主治:瘰癧延爛至肩胸脅下,不堪之極者;乳癰、乳癌及瘰癧破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