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冬青散中加入青皮,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疏肝理氣: 青皮味苦辛,性溫,入肝經,具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的功效。冬青散主要用於治療寒濕凝滯、氣血瘀阻所致的疼痛,而青皮的疏肝理氣作用可以幫助緩解肝氣鬱結,促進氣血運行,達到止痛的效果。
- 行氣散結: 青皮還具有行氣散結的功效,能有效地消除局部瘀血,促進傷口癒合。冬青散治療的病症往往伴隨局部腫脹,而青皮的行氣散結作用可以幫助消腫止痛,促進病竈恢復。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冬青散」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是齋百一選方》記載,中藥方劑「冬青散」主要用於治療「驢馬涎汗入瘡」。其組成包含青皮與冬青葉,兩味藥材的藥性共同作用,使其具備獨特的治療功效。
藥材分析:
- 青皮: 具備理氣消食、化痰止咳、和胃降逆之效。在此方中,青皮的理氣作用可能主要體現在疏通瘡口周圍的氣機,促進氣血運行,有助於消腫止痛。同時,其和胃降逆的功效可能在此處起到輔助作用,幫助身體恢復正常機能,減少不適感。
- 冬青葉: 具清熱解毒、止痛消腫、舒筋活血之效。在治療「驢馬涎汗入瘡」時,冬青葉的清熱解毒作用能有效清除瘡口因外邪入侵所產生的熱毒,緩解紅腫熱痛等症狀。其止痛消腫的功效則能直接減輕瘡口的疼痛,加速腫脹的消退。此外,舒筋活血的作用也可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幫助病竈修復。
治療原理分析:
「驢馬涎汗入瘡」是指驢馬的唾液或汗液不慎進入皮膚瘡口,導致感染或不適的狀況。此類瘡口往往伴隨紅腫、疼痛、甚至化膿等炎症反應。
「冬青散」的治療原理在於:
- 清熱解毒,消炎止痛: 冬青葉的清熱解毒作用直擊病竈,清除侵入瘡口的毒邪,緩解炎症反應。其止痛消腫的功效則直接減輕瘡口不適。
- 理氣活血,促進癒合: 青皮的理氣作用能夠疏通局部氣機,促進氣血運行,防止瘀滯。配合冬青葉的舒筋活血功效,更能加速血液循環,有助於瘡口癒合。
- 散瘀消腫: 兩藥合用,既能清除熱毒,又能活血散瘀,有效消除瘡口周圍的腫脹。
- 乾燥瘡口: 透過將青皮陰乾並研磨成細末,敷於瘡口,能夠吸濕收斂,使瘡口保持乾燥,防止進一步感染,有助於瘡口癒合。
綜合分析:
「冬青散」以青皮的理氣消食與冬青葉的清熱解毒、止痛消腫、舒筋活血為核心,透過內外兼治,達到治療「驢馬涎汗入瘡」的目的。其治療作用體現了中醫的整體觀,從多個方面入手,解決因外邪侵襲導致的局部炎症及不適。 此方劑將藥材研磨成粉,直接敷於瘡口,不僅能使藥效迅速發揮,也體現了外治法的簡便易行。
傳統服藥法
冬青皮(陰乾)。
上為細末。
挑開瘡口敷之。少頃即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冬青散, 出處:《百一》卷十六。 組成:冬青皮(陰乾)。 主治:驢馬涎汗入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