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發酊
SHENG FA DI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中醫皮膚病學簡編》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極寒 (0.06)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生發酊中加入側柏葉,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項功效:
- 止血生髮:側柏葉性涼、味苦澀,入肝經,具有涼血止血、生髮烏髮之效。其可改善因血熱引起的脫髮、斑禿等問題,促進毛髮生長。
- 清熱解毒:側柏葉能清熱解毒,對於因濕熱、毒火等引起的頭皮炎症、毛囊炎等,可起到消炎止癢、促進毛髮再生之作用。
因此,側柏葉在生發酊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既能止血生髮,又能清熱解毒,有利於改善頭皮環境,促進毛髮生長。
生發酊中加入黑芝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滋養髮根:黑芝麻富含豐富的維生素E、卵磷脂等營養成分,能促進頭皮血液循環,滋養毛囊,從而促進頭髮生長。
二、烏髮潤髮:黑芝麻含有的黑色素,可以有效改善頭髮的色澤,使頭髮烏黑亮麗,同時其油脂成分亦能滋潤髮絲,使頭髮柔順光澤。
黑芝麻的加入,配合生發酊其他藥材的功效,共同達到促進頭髮生長、烏髮潤髮的功效。
生發酊中加入旱蓮草,主要是利用其涼血止血、烏髮生髮的功效。
旱蓮草性涼,味苦,歸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止血生髮的作用。其能清熱涼血,改善因血熱引起的脫髮、白髮問題;同時,其止血作用有助於改善毛囊出血,促進頭髮生長。
因此,將旱蓮草加入生發酊中,可幫助改善因血熱、血虛引起的脫髮、白髮問題,促進頭髮再生,達到生髮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方劑分析:生髮酊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以治「脂溢性脫髮」為主。脂溢性脱髮在中醫屬「髮蛀脫髮」「油風」範疇,多因血熱風燥、濕熱上蒸,或肝腎不足致毛竅阻塞、髮失濡養。方中藥物多具清熱涼血、祛濕通絡之效,古代外用酊劑形式,可直達病所,改善頭皮環境,促使毛髮再生。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側柏葉(15克)
- 性微寒,味苦澀,歸肺、肝、大腸經。
- 功效:涼血止血,生髮烏髮。《本草綱目》載其「燒取汁塗頭,黑潤鬢髮」。現代研究含黃酮類成分,能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抑制皮脂過度分泌,減輕毛囊炎症。
芝麻根(31克)
- 性平,味甘,歸肝、腎經。
- 功效:補肝腎,益精血。胡麻科植物之根,古人認為「根莖通下,其性上達」,外用可滋養毛囊,促進毛髮堅韌。
楊柳梗(31克)
- 性涼,味苦,歸肺、胃經。
- 功效:清熱祛濕,活血通絡。柳枝含水楊苷,能消炎止癢,改善頭皮濕熱環境;其辛散之性助藥物滲透,疏通毛竅鬱滯。
墨旱蓮(15克)
- 性寒,味甘酸,歸肝、腎經。
- 功效:滋補肝腎,涼血烏髮。外用可收斂過盛皮脂,緩解血熱型脱髮,《新修本草》稱其「汁塗眉髮,生速而繁」。
三、方義解析與機理推論
此方以「涼血滋養」為主軸,結合「清熱祛濕」與「活血通絡」:
- 清熱涼血:側柏葉、墨旱蓮協同清解血分熱毒,抑制頭皮油脂分泌過剩及毛囊炎症。
- 祛濕通竅:楊柳梗化濕疏通毛竅,改善濕熱黏膩之頭皮環境,避免毛囊阻塞。
- 滋養毛根:芝麻根、墨旱蓮補益肝腎精血,從本源強化毛髮生長力。
- 酒精溶媒:60%酒精既能提取有效成分,又可殺菌消炎,增強藥物滲透,刺激局部血液循環。
綜論:此方針對「血熱濕盛」型脂溢性脫髮設計,通過外治調節頭皮生態,兼具標本兼顧之效。現代角度而言,可能透過抗炎、調節皮脂、改善微循環等途徑促進生髮。
傳統服藥法
側柏葉15克,芝麻根31克,楊柳梗31克,墨旱蓮15克。
上為粗末。
以60%酒精浸後外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生發酊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上火。
相同名稱方劑
生發酊, 出處:《中醫皮膚病學簡編》。 組成:側柏葉15g,芝麻根31g,楊柳梗31g,墨旱蓮15g。 主治:脂溢性脫發。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