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雲散

珠雲散

ZHU YUN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22

熱/寒比例

偏寒 (0.55)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31%
肝經 21%
脾經 15%
腎經 15%
肺經 5%
膀胱經 5%
胃經 5%
心經
肝經
脾經
腎經
肺經
膀胱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珠雲散方中含有雲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雲母性寒,味甘,歸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方中加入雲母,可清熱解毒,消散體內熱毒,並能緩解因熱毒引起的炎症和疼痛。

二、收斂止瀉、固澀止汗:雲母具收斂止瀉、固澀止汗的功效。方中加入雲母,可有效止瀉止汗,固澀止脫,避免因氣虛、脾虛導致的腸道功能紊亂和汗液過多。

總之,雲母在珠雲散方中發揮著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收斂止瀉、固澀止汗的功效,為方劑整體療效提供重要支持。

珠雲散中包含珍珠,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性:

  1. 清熱解毒:珍珠性寒,味甘鹹,入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鎮心安神之功效。其可有效緩解因熱毒上炎所致的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目赤腫痛等症狀。
  2. 鎮心安神:珍珠入心經,可起到鎮心安神的作用。對於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狀,珍珠可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珠雲散中加入珍珠,不僅可以清熱解毒,更能鎮心安神,達到綜合治療的效果。

珠雲散中包含龜板,主要考量其滋陰潛陽、補腎固精之功效。

龜板為龜的背甲,性寒、味甘鹹,入肝、腎經。其具有滋陰潛陽、補腎固精、降逆止嘔、平肝熄風之效。對於陰虛火旺、陽亢頭暈、遺精早洩、心煩不寐等症狀有較好療效。

珠雲散所治病症多與陰虛火旺、肝腎不足相關,故選用龜板以滋陰潛陽、補腎固精,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珠雲散方中加入乳香,主要原因如下:

  1. 活血化瘀:乳香具活血化瘀之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對於瘀血阻滯所致的症狀,如疼痛、腫脹等有良好的改善作用。珠雲散主治風寒濕痹,兼有瘀血阻滯的病症,乳香的活血化瘀作用有助於通經活絡,緩解疼痛。
  2. 消腫止痛:乳香亦具消腫止痛之效,能減輕炎症反應,緩解疼痛。珠雲散治療風寒濕痹,常常伴隨疼痛、腫脹等症狀,乳香的消腫止痛作用能有效緩解這些症狀,達到止痛的目的。

珠雲散中加入寒水石,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寒水石性寒,味甘鹹,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止瀉之效。其能清肺熱,解毒消腫,對於因熱毒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等症狀,能起到較好的緩解作用。
  2. 利濕退黃: 寒水石還能利溼退黃,對於黃疸、濕熱所致的尿黃、小便不利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療效。

總之,寒水石在珠雲散中,起到了清熱解毒、利濕退黃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物。

在中藥方劑「珠雲散」中,象牙的使用在古代中醫學中被認為具有解毒殺蟲、消腫止痛的作用。象牙性寒味甘,能夠解毒殺蟲、消腫止痛,適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皮膚癬癥、腫毒等問題。需要注意的是,現代法律禁止使用象牙,因此在實際應用中應該選擇替代藥材或配方。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珠雲散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1. 主治病症

    • 「諸風破爛」:泛指因風邪侵襲所致皮膚潰爛、濕疹、瘡瘍等症。風邪善行數變,易夾濕熱,導致皮膚破損流膿。
    • 「面、手足污瘍」:面部及四肢的污穢瘡瘍,可能包含慢性潰瘍、膿瘡、濕疹或感染性皮膚病,與濕熱毒邪蘊結有關。
  2. 功效推導

    • 本方外用,以「生肌斂瘡、清熱解毒、祛腐排膿」為主,針對皮膚破損、潰爛不癒之證,促進傷口癒合。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藥物性味與分工

  1. 雲母粉(甘平,入肺):

    • 《神農本草經》載其「主身皮死肌」,能生肌斂瘡,促進皮膚修復,尤適用於潰瘍久不收口。
  2. 真珠粉(甘鹹寒,入心肝):

    • 清熱解毒、收斂生肌,用於瘡瘍潰後不斂,如《海藥本草》云「主安神,點目去膚翳,止泄」。
  3. 敗龜版(煅白)(甘鹹寒,入肝腎):

    • 煅後增強收斂之性,滋陰潛陽,外用可斂瘡生肌,針對慢性潰瘍及滲液性瘡面。
  4. 乳香(辛苦溫,入心肝脾):

    • 活血止痛、消腫生肌,為瘡瘍要藥。《本草綱目》言其「治癰疽諸毒,活血定痛,伸筋,治婦人產難,折傷」。
  5. 寒水石(辛鹹寒,入心胃腎):

    • 清熱瀉火、解毒消腫,外用治熱毒瘡瘍,《名醫別錄》稱其「除時氣熱盛,五臟伏熱」。
  6. 象牙末(甘寒,入心腎):

    • 傳統用於拔毒生肌,治瘡瘍久不收口,《海藥本草》載其「主風癇熱,骨蒸勞,諸瘡等」。
  7. 壞子粉(待考):

    • 可能為「孩兒茶」(兒茶)之訛,性澀涼,能止血斂瘡,促進潰瘍癒合;或指「壞蟲」(五倍子),具收濕斂瘡之效。

(2)組方邏輯與協同作用

  • 清熱解毒:寒水石、真珠粉、象牙末清解濕熱毒邪,防止瘡面感染。
  • 活血生肌:乳香活血通絡,改善局部氣血瘀滯;雲母粉、龜版煅後增強收斂,促進新肉生長。
  • 斂瘡防腐:全方多為礦物及動物藥,質地細膩,可覆蓋瘡面形成保護層,減少滲液並加速癒合。

三、治療原理歸納

本方可視為「生肌玉紅膏」之簡化變方,針對「風濕熱毒蘊結皮膚」所致潰瘍,通過:

  1. 清熱燥濕(寒水石、真珠)→ 治標(消炎);
  2. 活血通絡(乳香)→ 改善局部循環;
  3. 收斂生肌(雲母、龜版、象牙)→ 治本(修復),符合中醫「去腐生新」的瘡瘍治療原則。

附註:若「壞子粉」確為兒茶或五倍子,則更強化收濕止血之效,適合滲液較多的瘡瘍。

傳統服藥法


雲母粉、真珠粉、敗龜版(煅白)、乳香、寒水石、象牙末、壞子粉。
生肉。
上為細末。
外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陰。

相同名稱方劑


珠雲散, 出處:《解圍元薮》卷四。 組成:雲母粉、真珠粉、敗龜版(煅白)、乳香、寒水石、象牙末、壞子粉。 主治:生肉。主治:諸風破爛,及面、手足污瘡。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