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粉散
ZHU FEN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古今醫鑑》卷十五引翟散官方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極寒 (0.16)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珠粉散中含有輕粉,主要原因在於輕粉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的功效。
輕粉為水銀的化合物,具有強烈的毒性,但同時也具有較強的藥效。在珠粉散中,輕粉與其他藥材配合,可以有效治療濕疹、瘡瘍、疥癬等皮膚病,尤其對濕熱毒盛所致的皮膚病效果更佳。
然而,輕粉的使用必須謹慎,需要在醫師指導下服用,以免造成中毒。
珠粉散中包含珍珠,主要因其具備以下兩項功效:
- 清熱解毒:珍珠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以緩解因熱毒引起的發熱、口渴、咽喉腫痛等症狀。
- 安神定驚:珍珠味甘,具有安神定驚的功效,可以治療因心神不安、驚悸失眠等引起的各種精神神經症狀。
因此,珠粉散中加入珍珠,旨在利用其清熱解毒、安神定驚的功效,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效果。
珠粉散中包含天竹黃,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
天竹黃性寒,味苦,入心、肝經。其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的作用,可有效治療熱毒血瘀所致的各種出血症狀,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
珠粉散主要用於治療熱毒血瘀所致的各種出血症狀,而天竹黃的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功效,正好可以針對病症發揮作用,協同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止血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珠粉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見載於古代醫籍,主治「楊梅瘡」(即梅毒晚期皮膚潰爛之症)。其功效主要針對瘡面腐穢、膿水浸淫之證,以解毒斂瘡、生肌收口為核心。古代醫家認為,楊梅瘡多因濕熱毒邪燻蒸肌膚,久則潰敗成瘡,故需清熱解毒、祛腐生肌並舉。
組成藥物邏輯與治療原理
輕粉(1錢)
- 為氯化亞汞(Hg₂Cl₂),性猛有毒,古代用其強力攻毒、殺蟲止癢。
- 針對楊梅瘡腐肉不脫、毒邪熾盛之證,借其燥濕拔毒之力,以清除瘡面濕腐穢濁。
珍珠(2分)
- 甘鹹寒,質重鎮靜,傳統用於斂瘡生肌、清熱解毒。
- 與輕粉相配,一攻一斂:輕粉祛腐後,珍珠促進新肌生長,修復瘡面,並緩解輕粉燥烈之性。
天竺黃(6分)
- 甘寒,清熱化痰、涼血解毒,善治熱毒瘡腫。
- 輔助輕粉清解深層濕熱毒邪,兼防毒熱內陷;其質輕透散,可引藥透達肌膚。
整體配伍邏輯
- 攻毒祛腐(輕粉)→ 清熱托毒(天竺黃)→ 生肌修復(珍珠),形成「清-拔-斂」三步治法。
- 輕粉用量較重,主攻外層腐穢;珍珠量輕,專為生肌設,避免過斂留邪。天竺黃居中調和,既助清解,又防輕粉辛燥傷陰。
治療原理推論
此方體現古代「以毒攻毒」與「祛邪養正」並行思路。針對楊梅瘡濕毒腐潰之病理,先以汞劑攻伐,再以珍珠修復,天竺黃為解毒樞紐,三者協同,促使瘡毒外泄、新肌再生。然其劑量設計(輕粉為主,珍珠微量)暗示「急治標、緩治本」之導向,符合瘡瘍外治「腐去則肌生」的傳統原則。
傳統服藥法
輕粉1錢,珍珠2分,天竺黃6分。
上為細末。
將瘡用槐條煎湯洗淨後搽藥。即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服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
- 服用本方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珠粉散, 出處:《古今醫鑑》卷十五引翟散官方。 組成:輕粉1錢,珍珠2分,天竺黃6分。 主治:楊梅瘡。
珠粉散, 出處:《普濟方》卷二九九。 組成:枯白礬1兩,乾胭脂1錢半,輕粉半錢,麝香少許。 主治:口舌惡瘡,及牙疳蝕。
珠粉散, 出處:《顧氏醫徑》卷六。 組成:真珠母(即大石蚌)、爐甘石3兩,石膏3兩,陳年蠶絲繭1兩,赤石脂3兩,血竭3錢,粉口兒茶1兩。 主治:生肌長肉。主治:瘡毒膿腐巳盡者。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