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周天散方劑中包含蟬蛻,主要原因如下:
- 疏風解表:蟬蛻性涼,味甘,入肺經,具有疏風散熱、解表透疹之效。可用於治療外感風熱所致的發熱、咳嗽、咽痛等症狀。
- 通絡止痛:蟬蛻具有通經活絡、止痛的作用,能緩解因風濕寒邪引起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
因此,周天散方劑中使用蟬蛻,是為了發揮其疏風解表、通絡止痛的功效,以達到治療目的。
周天散中包含地龍,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通經活絡,化瘀止痛: 地龍性寒,味鹹,入肝經、脾經,具有通經活絡、化瘀止痛的功效。周天散為治療痺症、風濕痛、跌打損傷等疾病的方劑,地龍的加入有助於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緩解疼痛。
- 清熱解毒,利咽消腫: 地龍亦具清熱解毒、利咽消腫之效。周天散中可能同時含有其他清熱解毒的藥物,地龍的加入可以增強清熱解毒的效果,進一步緩解患者的炎症反應。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周天散」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載於《小兒藥證直訣》,專治小兒痘疹(瘡疹)之危重證候,尤其針對以下症狀:
- 瘡疹黑陷:痘疹毒邪內陷,疹色轉黑,屬氣血凝滯、毒不外透之險證。
- 項強目直視:熱毒熾盛,引動肝風,出現筋脈拘急、目睛僵直,為驚風前兆。
- 腹脹喘急發搐:毒熱壅滯於肺胃,導致氣機逆亂,表現為腹脹、喘息,甚則抽搐。
- 一切惡候:泛指痘疹過程中突發的危急症狀,如神昏、厥逆等。
此方以「透毒熄風」為核心,針對痘疹毒邪深伏、內擾臟腑之病機,急開外透之門,兼平內風之動。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蟬蛻(5錢)
- 特性:甘寒,歸肺、肝經,質輕上行。
- 作用:
- 透疹解毒:輕清外散,助痘疹毒邪從肌表透發,改善「黑陷」;
- 熄風止痙:清肝熱、平肝風,緩解「項強、目直視、發搐」等肝風內動之症;
- 宣肺利咽:間接助肺氣宣降,緩解喘急。
地龍(1兩,去土)
- 特性:鹹寒,歸肝、脾、膀胱經,性善走竄。
- 作用:
- 清熱熄風:直接平息肝風,解除抽搐痙攣;
- 通絡活血:疏通經絡瘀滯,改善毒邪內陷導致的氣血阻滯;
- 平喘利尿:通過降泄肺熱、通利水道,緩解腹脹喘滿。
乳香湯調服
- 乳香:辛香溫通,活血行氣,增強方劑「通脈透毒」之力,助痘疹外發,並緩解氣血瘀滯之腹脹。
配伍邏輯與整體功效
- 透毒與熄風並行:
蟬蛻偏於「外透毒邪」,地龍長於「內清風熱」,二者一表一裡,協同解決痘疹毒邪內伏與肝風內動的矛盾。 - 輕靈與走竄相配:
蟬蛻輕揚升散,地龍下行通絡,一升一降調暢氣機,尤其適合小兒「臟腑嬌嫩,易虛易實」之體。 - 結合乳香活血:
加強氣血流通,防止毒邪鬱閉,符合「治痘先治血,血活毒自散」的古法。
適用病機推論
此方所治,當屬「熱毒鬱閉血分,兼動肝風」之證。痘疹黑陷為血分瘀熱,項強抽搐為熱極生風,故以清熱透毒為主,輔以通絡熄風,使毒從表解、風自內平。
現代對應思考
此方機理或可類比「病毒性皮疹合併神經系統症狀」(如抽搐、喘憋),其組方思路體現中醫「透邪外出,截斷病勢」的急症處理智慧。
傳統服藥法
蟬蛻5錢,地龍1兩(去土)。上為末。
小者半錢,大者1錢,乳香湯調服。連二服,瘡出即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周天散, 出處:《普濟方》卷四○四。 組成:蟬蛻5錢,地龍1兩(去土)。 主治:小兒瘡疹黑陷,項強目直視,腹脹喘急發搐,及一切惡候。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