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聖纏金丹

至聖纏金丹

ZHI SHENG CHAN JIN D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雞峰》卷十四

熱性指數

29

寒性指數

6

熱/寒比例

(4.83)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1%
脾經 21%
腎經 15%
胃經 12%
大腸經 12%
心經 9%
肝經 6%
肺經
脾經
腎經
胃經
大腸經
心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至聖纏金丹」方劑中包含硃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鎮心安神: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之效。對於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狀,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2. 解毒散瘀: 硃砂亦能解毒散瘀,對於因熱毒或瘀血所致的疾病,如瘡瘍腫毒、跌打損傷等,具有一定療效。

然而,硃砂為重金屬,使用需謹慎,需由專業醫師根據患者病情及體質進行合理配伍,避免過量或長期服用,以免產生不良反應。

至聖纏金丹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中包含巴豆,主要是因為巴豆具有特定的藥理功能。巴豆乃是一味具有潤腸通便及解毒功效的藥材,其主要成分為巴豆素,具備刺激腸蠕動的能力,能有效改善便祕問題。此外,巴豆的辛散特性可以幫助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達到驅風解毒的效果。

在至聖纏金丹的配方中,巴豆的引入有助於調和其他藥材的性能,使整體方劑更加平衡,增強療效。由於其具有較強的藥性,巴豆的使用必須謹慎,一般需配合其他溫和藥材,避免引起腸胃不適。因此,巴豆在整個方劑中扮演著提升療效及調和作用的關鍵角色。總之,巴豆的使用在至聖纏金丹中,既是療效的考量,也是組方技藝的體現。

「至聖纏金丹」方劑中使用蜂蠟,主要是基於其黏性與包覆性的特性。

蜂蠟具有良好的黏性,能夠將藥材緊密包裹,形成一個不易散開的藥丸,方便服用和保存。同時,蜂蠟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潤滑性,可以幫助藥丸順利吞服,避免卡喉。

此外,蜂蠟的包覆作用可以保護藥效,避免藥材因潮濕或氧化而失效,延長藥效的保存時間。因此,蜂蠟在「至聖纏金丹」中扮演着重要的輔助角色,有助於藥丸的製作和藥效的維持。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至聖纏金丹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赤白痢」,即痢疾伴隨赤白相雜的下痢症狀。古代醫家認為赤痢多因熱毒傷血,白痢多因寒濕傷氣,而赤白痢則屬寒熱錯雜、氣血俱傷之證。此方針對此病機,以溫下兼清熱之法調和氣血,緩解痢疾。


二、組成與邏輯推理

1. 藥物組成解析

  • 朱砂(辰砂)

    • 性味:甘微寒,有毒。
    • 傳統功效:鎮心安神、清熱解毒。
    • 在本方中的作用:清心解毒,止痢固腸,可能針對赤痢的熱毒症狀。
  • 硇砂(石文凵砂)

    • 性味:鹹苦辛溫,有毒。
    • 傳統功效:消積軟堅、破瘀散結。
    • 在本方中的作用:破血行滯,化積導滯,可能用於痢疾中的腸道積滯。
  • 巴豆

    • 性味:辛熱,大毒。
    • 傳統功效:峻下冷積、逐水消腫。
    • 在本方中的作用:溫通瀉下,祛除腸道積滯寒濕,但經黃蠟煮製後,毒性稍減,瀉下作用趨於溫和。
  • 黃蠟

    • 性味:甘微溫。
    • 傳統功效:緩和藥性、潤腸固澀。
    • 在本方中的作用:緩和巴豆峻烈之性,延長藥效釋放,並保護腸道。

2. 配伍邏輯與治療原理

此方組合體現「溫下清熱」的思路:

  • 攻積導滯:巴豆配硇砂,溫通腸道冷積,破除瘀滯(尤其白痢寒濕);
  • 清熱解毒:朱砂清血分熱毒(針對赤痢),硇砂協助化瘀;
  • 固護腸道:黃蠟緩和藥性,避免巴豆過度刺激,同時潤腸;
  • 隨證送服:以不同藥引(如黃連湯、艾湯)強化寒熱調節。

整體而言,方劑通過溫通(巴豆、硇砂)與清斂(朱砂、黃蠟)的平衡,針對赤白痢的寒熱夾雜病機,達到「通因通用」之效。


三、推論可能功效

  1. 溫通止痢:巴豆與硇砂協同,祛除腸道冷積、瘀滯。
  2. 清熱止血:朱砂清解血分熱毒,緩解赤痢出血。
  3. 調和寒熱:通過不同藥引(如黃連、艾葉)靈活調整藥性,適應寒熱偏盛。
  4. 緩瀉固澀並行:黃蠟制約巴豆毒性,使瀉下作用趨於溫和,避免過度傷正。

此方適合「積滯未清、寒熱交爭」的赤白痢,但須注意其藥物毒性,不宜久服。

傳統服藥法


朱砂1兩,(石文凵)砂1兩(並研細水飛),巴豆70個(去皮),黃蠟10棗大。
上先熔蠟作汁,煮巴豆焦色,去巴豆不用,然後入前藥二味,在蠟內搜和成劑,有患旋丸。
大人豌豆許1丸,小兒綠豆許1丸,驟泄,新汲水送下;赤白痢,黃連艾湯送下;白痢,艾湯送下;赤痢,黃連湯送下。如合劑後止用金箔裹之,老人肌瘦亦可服,甚者不過再服立愈,並空心服。
服訖,忌熱物少時。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瀉下通便的功效,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體弱者慎用。
  • 本方服用後可能會出現腹瀉、腹痛等副作用,如有不適,請及時停藥並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痢疾大便膿血

相同名稱方劑


至聖纏金丹, 出處:《雞峰》卷十四。 組成:朱砂1兩,(石文凵??)砂1兩(并研細水飛),巴豆70個(去皮),黃蠟10棗大。 主治:赤白痢。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