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中藥方劑「止漏散」的組成中,包含熟地黃,是因為熟地黃具有滋補肝腎和養血的作用。熟地黃能夠增強腎臟功能,改善由腎虛引起的漏尿問題。其主要作用是滋補肝腎,幫助方劑調理漏尿症狀。熟地黃的使用能夠增強方劑的效果,促進健康恢復。
止漏散中加入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溫陽散寒,止漏固澀:乾薑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回陽救逆、止痛止瀉的功效。止漏散用於治療腎虛、脾虛所致的尿頻、遺尿、白帶等症,乾薑溫陽散寒,可溫補腎陽,固澀止漏,改善腎虛所致的漏泄症狀。
-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止漏散中常含有茯苓、山藥、芡實等藥材,這些藥材多偏寒涼,而乾薑的溫陽作用可以中和寒涼之性,防止藥物過寒損傷陽氣,同時也能更好地配合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止漏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妊娠漏胞」,即妊娠期間陰道異常出血之症。古代醫家認為,此症多因衝任不固、氣血失調所致,或虛寒不攝,或腎氣虧虛,導致胎元不穩而見漏血。止血安胎、溫補固攝為其核心治法。
組成與治療原理探討
熟地黃(四兩)
- 性味甘溫,主入肝腎,為補血滋陰、益精填髓要藥。
- 在此方中重用,旨在滋養衝任、補益腎氣,以固胎元。腎主生殖,腎氣充足則胎元得固,漏血自止。另血得溫補則歸經,可協調陰血以養胎。
乾薑(二兩)
- 性辛熱,善溫中散寒、止血。
- 配伍熟地,一則溫補脾腎之陽,助氣化以攝血;二則辛溫之性可制熟地滋膩,使補而不滯。
- 乾薑炒炭(若炮製)更具溫經止血之效,契合「虛寒漏血」病機。
組方邏輯與功效推論
此方以「溫補固攝」為核心:
- 陰陽並調:熟地滋陰補血,乾薑溫陽散寒,二者相配,陰中求陽,陽中護陰,使衝任調和。
- 動靜結合:熟地靜守補益,乾薑動而行血,然其性溫攝,反助止血。
- 標本兼顧:熟地治本(補腎固胎),乾薑治標(溫經止漏),共奏安胎止血之效。
適用病機推測
應對「腎虛兼寒」之妊娠漏血:
- 症見出血色淡、腹中隱痛、畏寒肢冷、舌淡脈沉弱等,屬陽虛不攝或胞宮虛寒者尤宜。
- 若血熱妄行所致漏血(見血色鮮紅、舌紅脈數),此方辛溫助熱,則非所宜。
總結
止漏散以簡潔配伍,體現「溫養固澀」之法,通過補腎溫陽、調和氣血以達止漏安胎之效,反映古代醫家對妊娠病「以補為固」的治療思路。
傳統服藥法
熟地4兩,乾薑2兩。
上為細末。
每服2錢,空心米飲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止漏散, 出處:《女科百問》卷下。 組成:熟地4兩,乾薑2兩。 主治:妊娠漏胞。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