罌粟粥這個方劑,由人參和罌粟組成。其中,人參性味甘,微溫,歸脾、肺、心經,具有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安神的功效,整體偏向熱性;罌粟殼,性味酸、澀,平,有止咳、止痛、止瀉的功效,整體藥性偏平,但帶有收斂之性,故在此方中對寒熱影響較小。
從寒熱比例來看,方劑熱性指數為6,寒性指數為3。由此可見,罌粟粥整體藥性偏熱,熱性成分明顯大於寒性成分。因此,此方總體而言屬於偏熱性質的方劑。
複方歸經比例
根據罌粟粥的組成與歸經比例,此方劑主要針對肺經、心經、脾經的異常進行調理。
肺經方面:罌粟粥有三分之一的藥性歸於肺經,顯示此方劑可能適用於肺氣虛弱、肺陰不足等肺經虛證。例如,患者可能出現咳嗽、氣短、呼吸不暢等症狀。
心經方面:同樣有三分之一的藥性歸於心經,表明此方劑也可用於心氣不足、心血虧虛等心經虛證。臨床上可能表現為心悸、失眠、健忘、精神疲倦等。
脾經方面:餘下三分之一的藥性歸於脾經,意味著此方劑也能夠調理脾氣虛弱、脾陽不足等脾經虛證。患者可能出現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腹脹、便溏等症狀。
總結而言,罌粟粥的主要作用方向為肺、心、脾三經的虛證,而非實證。
相同名稱方劑
罂粟粥, 出處:《奇效良方》卷十八。 組成:白罂粟米2合,人參(爲末)2錢,生山芋5寸長(細切)。 主治:翻胃,不下食。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