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肝散

NIU GAN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21

熱/寒比例

偏寒 (0.52)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0%
心經 15%
腎經 15%
肺經 15%
膀胱經 7%
膽經 7%
脾經 7%
肝經
心經
腎經
肺經
膀胱經
膽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牛肝散中加入土瓜根,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清熱解毒: 土瓜根味甘、性寒,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消腫之效。牛肝散主治肝熱目赤、目痛腫脹,土瓜根可清熱解毒,緩解肝火上炎導致的目赤腫痛。
  2. 利濕通淋: 土瓜根亦具利濕通淋之效,可促進體內濕熱排出,配合其他藥物,如車前子、滑石等,共同作用於肝膽濕熱,達到治療目的。

因此,土瓜根在牛肝散中起到清熱解毒、利濕通淋的作用,有助於緩解肝熱目赤等症狀。

牛肝散方中加入羚羊角,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熄風止痙: 羚羊角性寒,味鹹,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熄風止痙的功效。牛肝散用於治療熱毒熾盛、肝風內動所致的各種熱性病症,如高熱驚厥、神昏譫語、口角歪斜等。羚羊角可以清熱解毒,平肝熄風,有助於控制病情的發展。
  2. 疏肝解鬱,通絡止痛: 羚羊角還具有疏肝解鬱、通絡止痛的功效。牛肝散中常加入柴胡、川芎等疏肝解鬱的藥物,配合羚羊角可以更好地疏解肝氣鬱結,緩解疼痛,改善病情。

牛肝散中加入蕤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明目: 蕤仁性寒,味甘,入肝、腎經,具有清熱除翳、明目退翳的功效。配合牛肝散其他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藥物,可更有效地治療肝熱目赤、視物模糊等症狀。
  2. 滋養肝腎: 蕤仁同時具有滋養肝腎、潤燥生津的作用,可改善因肝腎陰虛導致的目乾澀、視力下降等問題,增強治療效果,並起到保護眼睛的作用。

牛肝散方中加入細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一、溫散寒邪:細辛性溫,味辛,入肺、腎經,具有散寒止痛、溫肺化飲之效。牛肝散主治風寒濕邪引起的肝膽疾病,如肝氣鬱結、胸肋脹痛、脅痛、寒熱往來等。細辛的辛溫之性可溫散寒邪,解除肝膽之鬱,配合其他藥物,起到溫經散寒、疏肝理氣的功效。

二、助藥力:細辛氣味芳香,能引藥入肝膽,使藥力直達病所。牛肝散中其他藥物,如柴胡、香附等,也具有疏肝理氣的作用,細辛可助其藥力,加強疏肝理氣、散寒止痛的效果,使藥效更佳。

牛肝散中加入車前子,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消腫: 車前子性寒,味甘,入肺、膀胱經,具有利水消腫之功效。牛肝散常用於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肝膽濕熱、目赤腫痛等症狀,而車前子可利水滲濕,清熱解毒,配合其他藥物,可有效消除肝膽濕熱,達到清熱利濕、消腫止痛的作用。
  2. 清熱解毒: 車前子亦具清熱解毒功效,可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牛肝散中加入車前子,不僅可利水消腫,更可清熱解毒,進一步緩解濕熱蘊結所導致的目赤腫痛、口苦咽乾等症狀。

主治功效


牛肝散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分析

主治功效

牛肝散,據《聖濟總錄》與《太平聖惠方》記載,其主治功效明確指向「眼青盲,積年不瘥」。所謂「青盲」,乃指眼部疾病導致視力模糊或喪失,病程久遠,纏綿難癒。由此可見,牛肝散專治慢性、頑固性眼疾,症狀表現為視力障礙,且病程較長,屬於積年難癒之疾。

組成藥物分析與治療原理

牛肝散由土瓜根、羊角、儒仁、細辛、車前子五味藥材組成,其治療原理可從藥材的性味歸經與功效分析如下:

  1. 土瓜根: 性味苦寒,具有清熱利濕、活血通絡之功。眼疾若為熱邪壅滯所致,則此藥能清瀉熱邪,疏通經絡,改善眼部氣血循環,緩解因熱邪引起的眼部不適。

  2. 羊角: 性味鹹寒,功善平肝息風、清熱解毒。肝風內動亦可導致眼疾,羊角能平肝息風,鎮靜神經,並能清解熱毒,針對肝火上炎或熱毒侵襲之眼疾有其療效。

  3. 儒仁: 性味甘平,可滋陰補腎,潤肺止咳。此藥有滋補肝腎之陰精的作用,中醫認為肝開竅於目,肝腎陰虛可導致目失所養,儒仁能補充陰液,滋養肝腎,使目得濡潤,從根本上改善視力。

  4. 細辛: 性味辛溫,具有散寒止痛、祛風除濕之效。雖然此方主要針對眼疾,但細辛的作用亦不可忽視。若患者兼有外感風寒或經絡痺阻,細辛可發散風寒,通經止痛,協助其他藥物發揮療效。

  5. 車前子: 性味甘寒,功善利水滌熱、明目除障。車前子可利水消腫,排除體內濕熱,同時兼具明目之效。對於因濕熱積聚導致的眼部疾病,車前子可發揮其清利濕熱,改善視力的作用。

綜上所述,牛肝散的治療原理在於 清熱解毒、平肝息風、滋陰補腎、通絡明目、兼顧祛風除濕。其組方並非單純針對眼部,而是從整體觀念出發,考量了肝、腎等臟腑的功能,並能針對不同病因的眼疾,予以對症治療。其中,土瓜根、羊角、車前子針對熱邪;儒仁針對肝腎陰虛;細辛則能協助其他藥物,兼顧風寒濕邪。五藥合用,共奏治療眼青盲之效,且對於積年不癒之疾,亦能展現療效。

服用方法與時間

根據古籍記載,牛肝散需搗羅為散,每次服用二錢匕,用溫水調服,每日服用兩次,分別於食後與臨睡前服用。此服用方法,一則可避免藥物對胃腸的刺激,二則可使藥效持續發揮作用,加強療效。

結論

牛肝散為一經典眼科方劑,其主治眼青盲,針對慢性眼疾,療效顯著。其治療原理在於多管齊下,能清熱解毒、平肝息風、滋陰補腎、通絡明目、兼顧祛風除濕。此方組方嚴謹,能針對不同病因,調整身體機能,從整體上改善視力,達到治療頑固性眼疾之目的。

傳統服藥法


黃牛肝1具(細切,曬乾),土瓜根3兩,羚羊角屑1兩,蕤仁1兩(湯浸,去赤皮),細辛1兩,車前子2兩。
上為細散。
每服2錢,空心以溫酒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寒,體虛者慎用。

相關疾病


失明視神經萎縮視神經炎

相同名稱方劑


牛肝散, 出處:《聖惠》卷三十三。 組成:黃牛肝1具(細切,曬乾),土瓜根3兩,羚羊角屑1兩,蕤仁1兩(湯浸,去赤皮),細辛1兩,車前子2兩。 主治:眼青盲,積年不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