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黃牛肝散中加入土瓜根,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利濕退黃: 土瓜根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利濕退黃的功效。黃牛肝散旨在治療肝膽濕熱所致的黃疸病症,而土瓜根能有效清熱利濕,降低肝臟炎症,促進膽汁排泄,達到退黃的效果。
- 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 土瓜根與黃牛肝散中其他藥材如黃芩、茵陳蒿等,共同發揮清熱利濕、解毒退黃的作用。土瓜根能促進其他藥材的藥效發揮,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黃牛肝散中加入羚羊角,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羚羊角性寒,味鹹,入肝經,能清熱解毒,尤其善治熱毒內陷、神昏譫語、發熱驚厥等症。黃牛肝散中包含牛肝,性溫,味甘,能補益肝腎,但若患者熱毒熾盛,則容易加重病情。羚羊角的寒涼之性,恰好能制約牛肝的溫燥之性,避免其助熱傷陰,同時也能清熱解毒,達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治療目的。
黃牛肝散方中加入蕤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清肝明目:蕤仁味甘性寒,具有清肝明目、滋陰潤燥的功效。其能清泄肝火,改善肝臟鬱熱所致的目赤腫痛、視物模糊等症狀。而黃牛肝散本身主治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腫痛、羞明流淚等,加入蕤仁有助於增強清熱明目的功效。
- 滋養肝腎:蕤仁同時具有滋養肝腎的作用,能緩解肝腎陰虛所致的視力減退、眼乾澀等問題。黃牛肝散中加入蕤仁,可使藥性更加平和,避免單純清熱而傷陰,有利於整體療效的提升。
黃牛肝散中包含細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溫肺散寒: 細辛性溫,味辛,歸肺、腎經,具有溫肺散寒、通鼻竅的功效。黃牛肝散為治療風寒咳嗽、鼻塞流涕的方劑,細辛可溫肺散寒,宣通鼻竅,改善鼻塞、流涕等症狀。
- 引藥入肺: 細辛辛香走竄,具有引藥入肺的作用,可將其他藥物的藥效引導至肺部,增強藥效。黃牛肝散中其他藥物,如黃芪、白朮等,也具有補氣固表的作用,細辛的引導作用,可使這些藥物更好地發揮其補氣固表的效果。
黃牛肝散中加入車前子,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利濕,消腫止痛: 車前子性寒,味甘,入膀胱經,具有清熱利濕、消腫止痛的功效。黃牛肝散主要用於治療肝熱濕盛所致的目赤腫痛、視物模糊、口苦咽乾等症,車前子可以清熱利濕,消散肝火,減輕眼部炎症。
- 利尿通淋: 車前子能利尿通淋,有利於將體內濕熱排出體外,進一步改善肝熱濕盛所致的症狀。
總之,車前子在黃牛肝散中起到清熱利濕、消腫止痛、利尿通淋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治療肝熱濕盛的功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黃牛肝散》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青盲積年」,即長期患青盲症(類似現代視神經萎縮、慢性青光眼等眼疾),其主要症狀為視力嚴重減退甚至失明,但外觀無明顯異常,屬虛證或肝腎不足所致。古代醫家認為此病與肝血虧虛、風熱上擾或精氣不能上承於目有關。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藥物配伍與功效
黃牛肝
- 以肝補肝:中醫「以形補形」理論,取動物肝臟補益肝血。黃牛肝性溫,能養血明目,針對肝血不足所致的目盲。
- 富含營養:古代推測其含「精血之華」,可濡養目系。
羚羊角屑
- 清肝息風:性寒,擅清肝火、平肝風,防肝血虛而生內風上擾目竅。
- 明目退翳:古籍載其治「青盲、驚瞀」,能清熱明目。
蕤仁
- 疏風明目:性甘微寒,專治目赤眥爛、青盲,《神農本草經》列其主「目腫眥爛」。
- 養肝安神:輔助調和肝氣,助目得血而視。
細辛
- 辛溫開竅:性辛散,能通竅明目,化解目絡鬱滯。「久病入絡」,細辛可通陽氣於目。
- 配伍制約:與羚羊角寒溫並用,防過寒凝滯。
車前子
- 清熱利濕:導肝經濕熱下行,防濁陰上蒙清竅。
- 明目補虛:《藥性論》言其「補五臟,明目」,虛實兼顧。
土瓜根
- 活血通絡:性苦寒,散結通脈,助氣血上達於目。
- 清熱解毒:古人用於「消內熱瘀血」,防久病化熱傷目。
(2)製法與原理
- 封存發酵:將藥與肝共置瓶中密封,春夏季十五日,冬季二十日,使藥性交融,類似「醃製取效」。此古法可能透過長時間浸潤,提取肝中脂溶性成分(如維生素A),並讓藥材分解為易吸收的小分子。
- 曬乾搗篩:去腐存精,製成散劑便於長期服用,酒送服可增強活血上行之效。
(3)整體方義
- 補肝為本:以黃牛肝為主藥,直補肝血,充養目系。
- 清通並用:羚羊角、土瓜根清熱通絡,細辛、蕤仁開竅疏風,車前子利濕降濁,標本兼治。
- 動靜結合:補血不留瘀,清熱不傷陽,體現「補虛祛邪」的治療思路。
三、可能的現代詮釋
從現代醫學角度,此方可能透過以下途徑起作用:
- 維生素A補充:動物肝臟富含維生素A,改善夜盲或角膜軟化。
- 改善微循環:細辛、土瓜根可能擴張血管,促進視神經血流。
- 抗炎鎮靜:羚羊角含氨基酸與礦物質,調節神經興奮性。
此方體現中醫「肝開竅於目」理論,結合補養、清熱、通竅三法,適用於肝血不足兼夾風熱的慢性眼病。然其製法特殊,效果可能與藥物分解、發酵產物相關,今人可進一步探究其機理。
傳統服藥法
黃牛肝1具,土瓜根3兩,羚羊角屑3升,蕤仁3兩,細辛6兩,車前子1升。
上六味藥,合肝於瓶中,春、夏之月封之十五日,冬月封之二十日,出曬乾,搗下篩。
酒服方寸匕。
忌肉、魚、五辛、生菜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慎用。
- 脾胃虛弱者慎用。
- 長期服用,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相關疾病
失明視神經萎縮視神經炎
相同名稱方劑
黃牛肝散, 出處:《外台》卷二十一引《深師方》。 組成:黃牛肝1具,土瓜根3兩,羚羊角屑3升,蕤仁3兩,細辛6兩,車前子1升。 主治:青盲積年。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