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五白膏中加入漏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漏蘆性寒,味苦,歸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五白膏本身也以清熱解毒為主,加入漏蘆可以增強其清熱解毒的功效,針對外感熱毒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起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2. 潤肺止咳: 漏蘆除了清熱解毒,還具有一定的潤肺止咳作用。五白膏中常加入其他潤肺止咳的藥物,如百合、川貝母等,加入漏蘆可以加強其潤肺止咳的功效,針對燥熱傷肺所致的咳嗽、痰少等症狀,起到更好的緩解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五白膏之傳統功效分析
此方載於古代醫籍,主治「鼠瘻及瘰癧」,均屬淋巴結結核或慢性感染性瘡瘍範疇。古代醫家認為,此類瘡瘍多因風熱毒邪鬱結,痰瘀滯留經絡所致,表現為皮下硬結、破潰流膿、久不收口。方中強調「去瘡痂、鹽湯洗」後外敷,顯示其針對已潰或未潰之瘡面,具拔毒斂瘡、化腐生肌之效。
組方邏輯與治療原理
五色白屎為君藥:
白馬、牛、羊、豬、雞五種動物糞便均經煅燒成灰,古代視此為「穢濁攻毒」之法。中醫理論中,動物糞便(如夜明砂、蠶砂)經炮製後可化瘀散結,其灰質具吸附性,能乾燥瘡面;另取「五白」色白屬金,傳統認為可入肺(肺主皮毛),強化解毒排膿之效。漏蘆清熱解毒:
漏蘆性寒,善清熱解毒、消癰散結,為治療癰腫瘰癧之要藥,輔助五白灰增強清熱透邪之力。豬膏與亂發為佐使:
- 豬膏(油脂):作為基質,潤澤瘡面,防止灰藥過度乾燥而傷新肉。
- 亂發(血餘):炒炭後止血生肌,與油脂共煎形成黏附性藥膜,保護創面。
推理作用機制
全方以「煅燒灰化」改變藥性,推測其作用可能為:
- 物理性拔毒:灰質細粉吸附瘡面滲液與腐肉,形成保護層。
- 局部刺激效應:輕度異物刺激可能促進周邊血循環,加速瘡口癒合。
- 傳統取象思維:藉「五畜糞穢」之濁氣,類比「以濁引濁」,引出瘡中毒邪。
此方體現古醫「外治祛腐」之峻法,然其選藥今人罕用,現代臨床須辯證其適應證與安全性。
傳統服藥法
白馬屎1升,白牛屎1升,白羊屎1升,白豬屎1升,白雞屎1升,漏蘆2斤。
上藥各於石上燒作灰,研,絹篩之;以豬膏1升3合煎亂發1兩半,令極沸消盡,乃納諸末,微火上煎5-6沸,藥成。
去瘡痂,以鹽湯洗,新帛拭乾,然後敷膏,當以帛裹上,勿令中風冷也;若無痂,猶須湯洗,1日2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五白膏, 出處:《千金》卷二十三。 組成:白馬屎1升,白牛屎1升,白羊屎1升,白豬屎1升,白雞屎1升,漏蘆2斤。 主治:鼠瘦及瘰癧。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