獺肝平蟲丸

獺肝平蟲丸

TA GAN PING CHONG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3

寒性指數

24

熱/寒比例

極寒 (0.1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7%
腎經 25%
肺經 12%
胃經 12%
心經 12%
肝經
腎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獺肝平蟲丸中加入鱉甲,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清熱解毒,軟堅散結:鱉甲性寒,味甘鹹,入肝、腎經,具有清熱解毒、軟堅散結之效。可輔助獺肝清熱瀉火,並緩解蟲積所致的腹痛、腹脹、便祕等症狀。
  2. 滋陰補腎,固本培元:鱉甲亦有滋陰補腎之功,可改善因蟲積耗損的腎精,增強機體抵抗力,促進疾病恢復。

因此,獺肝平蟲丸中加入鱉甲,既可增強清熱解毒之力,又能滋陰補腎,有助於全面治療蟲積所致的各種病症。

獺肝平蟲丸中加入白薇,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白薇性寒,味苦,入肝、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獺肝平蟲丸以驅除腸道寄生蟲為目的,過程中可能出現腸道炎症、出血等症狀。白薇的清熱解毒作用可緩解腸道炎症,涼血止血則可控制出血情況,減輕患者痛苦。

2. 抑制蟲體生長:白薇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對某些寄生蟲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可更有效地清除腸道寄生蟲,並抑制蟲體的再次感染。

獺肝平蟲丸方劑中加入何首烏,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益精,助肝殺蟲:何首烏性微溫,味苦甘,入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養血烏髮、滋陰潤燥的功效。肝腎精血充足,則能有效抑制蟲體滋生,提高機體抗病能力,輔助獺肝等藥物驅蟲。
  2. 固本培元,改善體質:何首烏能補益精血,固本培元,增強機體免疫力。對於體虛易患病的患者,服用何首烏能改善整體體質,提高抵抗力,有助於減少蟲體入侵或復發。

因此,何首烏在獺肝平蟲丸中起到補腎益精,助肝殺蟲,固本培元的輔助作用,提升整體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獺肝平蟲丸」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痨蟲」,即古代所指的肺癆(類似現代肺結核)或寄生蟲病。傳統認為痨蟲侵蝕人體,導致虛損、咳嗽、潮熱、消瘦等症狀,甚至可在腹中形成「似蟲非蟲」之病理產物。本方以「平蟲」為名,推測其作用為殺蟲、祛除病根,兼顧補虛扶正。

組成分析與治療原理

  1. 獺肝(君藥)

    • 《本草綱目》載獺肝「治鬼疰傳尸,殺癆蟲」,古代認為其能殺滅體內蟲邪,尤其針對癆瘵(肺結核)相關病證。
  2. 鱉甲(臣藥)

    • 味鹹性寒,滋陰潛陽、軟堅散結,適用於虛勞發熱、癥瘕積聚。此處推測用於清除癆蟲導致的陰虛內熱,並化解腹中病理積聚。
  3. 榧子(佐藥)

    • 傳統驅蟲藥,主治腸道寄生蟲(如鉤蟲、蟯蟲),亦能潤肺滑腸。此處助獺肝增強殺蟲之效,且緩解蟲積導致的腸道不適。
  4. 何首烏(佐藥)

    • 補肝腎、益精血,治虛損羸瘦。用於扶正,改善癆蟲耗傷的氣血虧虛,標本兼顧。
  5. 白薇(佐藥)

    • 清虛熱、涼血,針對癆病常見的骨蒸潮熱,輔助鱉甲退陰分伏熱。
  6. 地粟粉(使藥)

    • 即荸薺粉,甘寒生津,清熱化痰。可能用於調和方藥,兼顧肺陰不足與痰熱。

組方邏輯與可能功效

  • 殺蟲驅邪:以獺肝為核心,輔以榧子直接殺蟲;鱉甲、白薇清除蟲邪所致的陰虛熱毒。
  • 扶正固本:何首烏補益肝腎,地粟粉潤燥,避免驅蟲藥耗傷正氣。
  • 通路排蟲:蜂蜜為丸潤腸,助蟲體從二便排出,符合「腹中似蟲非蟲盡行便出」之描述。

治療原理推論

此方結合「殺蟲—清熱—補虛」三法,針對癆蟲病機(蟲積、陰虛、內熱)多層次作用。古代可能用於寄生蟲病或結核病伴隨的消耗性症狀,通過驅邪與調理體質並進,達到「蟲去正安」之效。

傳統服藥法


榧子半斤,鱉甲1斤,地粟粉8兩,獺肝1副,白薇4兩,何首烏1斤。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
每日服5錢,臨臥、空心白滾湯送下。服過半料,腹中似蟲非蟲盡行便出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獺肝平蟲丸, 出處:《不居集》上集卷十一。 組成:榧子半斤,鱉甲1斤,地粟粉8兩,獺肝1副,白薇4兩,何首烏1斤。 主治:癆蟲。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