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蒂飲

柿蒂飲

SHI DI YI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12

熱/寒比例

極寒 (0.08)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100%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柿蒂飲中包含柿蒂,主要原因如下:

  1. 柿蒂性寒,味苦澀,具有降逆止嘔、收斂止瀉的功效。 其寒性可清熱降火,苦澀味則可固澀止瀉,適用於因脾胃虛寒、胃氣上逆而引起的嘔吐、呃逆等症狀。
  2. 柿蒂與其他藥材配伍,可發揮協同作用。 柿蒂常與其他具有降逆止嘔、收斂止瀉功效的藥材配伍使用,例如陳皮、半夏、生薑等,共同作用,可加強療效。

因此,柿蒂作為柿蒂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柿蒂飲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古代中醫以柿蒂飲治療「呃逆」(即現代所謂的打嗝、膈肌痙攣)。柿蒂性味苦澀、平,歸胃經,傳統認為其能「降逆氣」,針對胃氣上逆所致之呃逆有直接鎮降之效。單味成方,藥簡力專,體現中醫「單方驗方」的思維,適用於輕證或病機單純者。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柿蒂的藥性與作用

    • 苦澀降逆:苦能泄降,澀能收斂,故柿蒂可抑制胃氣上衝,平息呃逆。
    • 歸胃經:直達病所,調節胃氣升降功能,改善胃失和降引起的膈肌痙攣。
  2. 單方設計邏輯

    • 呃逆病機多因胃氣上逆,柿蒂針對此核心病機,無需配伍他藥即可見效。
    • 古代醫籍《本草綱目》載柿蒂「治咳逆噦氣」,說明其止呃作用早有驗證。
  3. 煎服法意義

    • 「水煎服」使有效成分溶出,直接作用於胃部,快速發揮降氣止呃之效。

綜上,柿蒂飲的治療原理在於以單味藥的靶向作用,調節胃氣下降,從根本上阻斷呃逆的氣機逆亂。其簡便效廉的特點,符合中醫「治證求本」的思路。

傳統服藥法


柿蒂3錢。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柿蒂飲, 出處:《不知醫必要》卷三。 組成:柿蒂3錢。 主治:呃逆。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