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茸砂丹方劑中包含硃砂,乃因其具有鎮心安神之效。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可清心熱,鎮心安神,並能平肝熄風,故常用於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狀。
古人認為硃砂有鎮心安神、平肝熄風之效,且其紅色可起到辟邪鎮煞的作用,因此將硃砂加入方劑中,以達到治療疾病和祈福禳災之功效。
茸砂丹方中包含烏頭,主要是為了其祛風散寒、止痛之效。烏頭性熱,味辛,入肺、腎經,能溫經散寒、止痛,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疼痛有較佳的療效。
然而,烏頭毒性較強,故需謹慎使用。臨牀應用中,一般會將烏頭炮製後再入藥,減低其毒性。同時,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病情,嚴格控制用藥劑量,並密切觀察患者的反應,以確保用藥安全。
茸砂丹方劑中加入瞿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利水消腫:瞿麥性寒,味甘,歸膀胱經,具有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的功效。茸砂丹中常含有補腎固精、滋陰潤燥的藥材,容易導致水濕停滯,而瞿麥可利水消腫,避免藥物過於滋膩,引發水腫、痰飲等副作用。
- 清熱解毒:瞿麥亦能清熱解毒,對於因熱毒引起的尿路感染、尿頻、尿痛等症狀,有輔助治療作用。茸砂丹方劑中,部分藥材可能帶有熱性,加入瞿麥可以起到清熱解毒的作用,平衡藥性,避免藥物過於燥熱,引起口乾舌燥、便祕等不良反應。
茸砂丹方劑中加入黃藥子,主要基於其藥性功效:
- 清熱解毒:黃藥子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可抑制細菌、病毒繁殖,對於治療因熱毒引起的瘡瘍、腫毒等症狀,起到輔助作用。
- 利濕消腫:黃藥子能利水滲濕,消腫止痛,配合方中其他藥物,可有效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尿路感染、淋病等症狀。
黃藥子作為茸砂丹方劑中的輔助藥物,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發揮更佳的療效,改善患者的臨牀症狀。
主治功效
茸砂丹,為中藥方劑的一種,主要成分包括硃砂、烏頭、瞿麥、黃藥子等,具有清熱瀉火、安神、清熱解毒、止咳化痰、解毒、潤肺、清熱利尿、補氣、清肝明目、化痰止血、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等功效。
瞿麥性寒,味甘,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利尿、活血通經、利水滲濕、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清熱利濕、通經絡等功效。適用於小便不通、熱淋、血淋、石淋、水腫、痢疾、痱子、腫毒、跌打損傷、腫痛疼痛、腰腿痠痛、下肢痿痹及風濕痹痛等症。
硃砂是一種傳統中藥材,具有清熱瀉火、安神、清熱解毒、止咳化痰、解毒、潤肺、清熱利尿、補氣、清肝明目、化痰止血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溫熱病邪、熱入心包、神昏譫語、心神不寧、煩躁不眠、咽喉腫痛、咽物妨悶、驚悸失眠、心神不安、瘡瘍腫毒、盜汗自汗、砒霜中毒、巴豆中毒、牽牛中毒、洋金花中毒、曼陀羅中毒、烏頭中毒、附子中毒、草烏中毒、川烏中毒、天雄中毒、南星中毒、半夏中毒、皁角中毒、藜蘆中毒等症。
烏頭具有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等功效。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鼻塞、喉嚨痛、風濕痹痛、腰痠背痛、中風半身不遂、頭風頭痛、心腹冷痛、陰疽腫毒、瘀血腫痛等症。烏頭性溫辛、有毒,歸肺、腎經,具有活絡止痛之功,常與五靈脂同用,治一切癱瘓風。
黃藥子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用於治療瘡瘍腫毒、跌打損傷、風濕痹痛、腰痠背痛、月經不調、閉經、痛經等症。黃藥子性溫、味辛,歸肺、肝經,具有散風寒、祛風濕、活血止痛之功。常與獨活、羌活、防風同用,治風寒感冒、頭痛、鼻塞、喉嚨痛等症。
茸砂丹主治功效為:
- 腎厥頭痛:因腎虛引起的頭痛。
- 服諸藥不效:服用各種藥物無效。
- 其痛癒甚:頭痛愈加劇烈。
- 腎虛火炎頭痛:因腎虛火熱引起的頭痛。
- 必先眼黑頭旋:必定先有眼睛發黑,頭暈目眩的症狀。
總之,茸砂丹是一種具有清熱瀉火、安神、清熱解毒、止咳化痰、解毒、潤肺、清熱利尿、補氣、清肝明目、化痰止血、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等功效的中藥方劑。
傳統服藥法
辰砂1兩, 草烏1兩, 瞿麥1兩, 黃藥子1兩。
上為粗末。
瓷碗1只,以薑汁塗炙數次,入砂在內,上鋪余藥,復以盞蓋了,掘1小坑,安碗在內,用熟炭火5斤,煅會火盡,吹去草烏藥灰,取辰砂研末,或只獨用辰砂末,每服1錢半,淡薑湯送下;或加鹿
熟砂有毒,更宜斟酌。
本方方名,《準繩·類方》引作「茸朱丹」。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茸砂丹有毒,使用時要注意用量。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使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茸砂丹, 出處:《秘傳證治要訣·類方》卷四引魏氏方。 組成:辰砂1兩,草烏1兩,瞿麥1兩,黃藥子1兩。 主治:腎厥頭痛,因虛而致,服諸藥不效,其痛癒甚,腎虛火炎頭痛,必先眼黑頭旋。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