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降壓片方劑中包含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瀉火,降血壓:黃芩性寒,味苦,入肺、心、膽經,具有清熱瀉火、降血壓的功效。對於因肝火上炎、心火亢盛導致的高血壓,黃芩可清熱降火,平息肝陽,從而達到降血壓的效果。
- 利濕消腫,改善水腫:高血壓患者常伴有水腫,黃芩具有利濕消腫的作用,可以改善水腫,減輕高血壓患者的症狀,同時也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管功能。
決明子在降壓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主要源於其以下兩點:
- 清肝降壓: 決明子性涼味甘,入肝經,具有清肝瀉火、降壓的作用。其能清泄肝火,降低肝陽上亢所致的血壓升高,達到降壓的效果。
- 改善血脂: 決明子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如黃酮類化合物、多糖類等,能降低血清膽固醇、甘油三酯等血脂水平。血脂降低可改善血管硬化,進一步有助於降壓。
因此,決明子在降壓片中能發揮雙重作用,一方面直接降壓,另一方面改善血脂,從而達到更全面的降壓效果。
降壓片中加入山楂,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消食化積,降脂降壓: 山楂具有消食化積、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血脂,並改善血管彈性,有助於降低血壓。
- 增強藥效,輔助降壓: 山楂與其他降壓藥材搭配,能增強降壓藥效,並減少副作用。同時,山楂能改善心血管功能,提升藥物療效,更有效地控制血壓。
桑白皮在降壓片方劑中,主要發揮 清熱利水,降壓 的作用。
清熱利水 可改善因熱邪內蘊、水濕停滯而導致的血壓升高。桑白皮性寒,味甘,入肺經,能清肺熱,利水消腫,使水濕代謝通暢,有助於降低血壓。
此外,桑白皮也具有一定的 平喘 作用,對於伴隨高血壓出現的氣喘症狀,也能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因此,桑白皮在降壓片方劑中,能協同其他藥物,共同發揮降壓功效,達到治療高血壓的目的。
「降壓片」方劑中加入「地龍」,其主要原因在於地龍具備以下兩點藥性:
- 清熱涼血、通絡降壓:地龍性寒,入肝經,具有清熱涼血、通絡活血的功效。對於因血熱、瘀血阻滯導致的高血壓,地龍能清熱解毒,化瘀通絡,達到降壓的效果。
- 利水消腫,降壓減負:地龍亦能利水消腫,對於因水腫、血瘀導致的血管壓力升高,地龍可利水消腫,減少血管負擔,從而達到降壓作用。
因此,地龍作為降壓藥材,在「降壓片」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有助於改善高血壓患者的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降壓片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專治**「高血壓病」**,屬中醫「眩暈」「頭痛」「肝陽上亢」等範疇。古籍雖無「高血壓」之名,但對應病機為肝陽化風、痰濁上擾或陰虛陽亢所致頭目脹痛、耳鳴心悸等症。本方結合清肝、平肝、化痰、通絡等法,標本兼顧,旨在調和氣血、平降肝陽。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核心配伍思路
全方以清肝瀉火、平肝潛陽為主軸,佐以化痰通絡、補益肝腎,共奏降壓之效。
黃芩(君藥)
- 性苦寒,歸肺膽經,清上焦火熱,瀉肝膽實火。現代研究證實其黃芩苷能擴張血管、降低外周阻力。
決明子(臣藥)
- 清肝明目、潤腸通便,針對肝陽上亢兼腸燥者。其大黃酚類成分可利尿降壓,改善頭目脹痛。
山楂(佐藥)
- 活血化瘀、消脂化痰,適用於高血壓伴痰瘀互結者。所含山楂酸可調節血脂,減輕血管硬化。
桑寄生(佐藥)
- 補肝腎、強筋骨,扶正固本。現代藥理顯示其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微循環。
臭梧桐(佐藥)
- 祛風濕、平肝降壓,傳統用於「頭風眩暈」。其成分臭梧桐素可抑制血管運動中樞,緩解血管痙攣。
桑白皮(使藥)
- 瀉肺利水,導火下行。通過利尿作用減輕血容量,間接降壓。
地龍(使藥)
- 通絡息風,擅長解痙。其蚯蚓酶能溶解微血栓,改善血管彈性。
(2)方劑結構解析
- 清泄肝火:黃芩、決明子直折亢陽。
- 平肝息風:臭梧桐、地龍抑肝風上擾。
- 化痰通絡:山楂、桑白皮祛痰濕、利水道。
- 補益肝腎:桑寄生滋養下元,防苦寒傷陰。
(3)現代藥理協同
- 多靶點降壓:黃芩(抗炎)、地龍(擴血管)、山楂(調脂)協同改善血管內皮功能。
- 劑型設計:煎煮與滲漉法分提有效成分(如黃芩苷、生物鹼),增強生物利用度。
三、總結
此方結合清肝瀉火、化痰通絡與補虛之法,既能緩解高血壓急性症狀(頭痛、眩暈),又可調節長期病機(肝腎陰虛、痰瘀阻絡)。其組方體現中醫「異病同治」思維,通過多成分、多途徑整合調節血壓,反映傳統理論與現代藥理的融合。
傳統服藥法
黃芩200克,決明子150克,山楂150克,寄生300克,臭梧桐150克,桑白皮100克,地龍(去土)100克。
降壓。
取黃芩、臭梧桐,粉碎成細粉,過篩;寄生、決明子、山楂、照煎煮法提取兩次,首次3小時,第二次2小時,將提取液澄清,濾過,蒸發至調膏狀。桑白皮、地龍制粗粉,照滲漉法分別用40%乙醇作溶媒,浸漬24小時後,開始漉滲,漉液蒸發至稠膏狀。取上藥並補足適量澱粉,照制顆粒二法制粒(顆粒於60℃以下乾燥),壓片,即得。每片重約0.5克(相當原藥材1.17克)。
口服。每次2-4片,日2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降壓片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低血壓。
- 降壓片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不可擅自加減藥量。
- 降壓片應避免與其他降壓藥物同時服用,以免引起藥物相互作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降壓片, 出處:《山東省藥品标準》。 組成:黃芩200g,決明子150g,山楂150g,寄生300g,臭梧桐150g,桑白皮100g,地龍(去土)100g。 主治:降壓。主治:高血壓病。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