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元膏

杞元膏

QI YUAN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濟眾新編》卷五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4

熱/寒比例

(4.50)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7%
肝經 18%
心經 18%
脾經 18%
肺經 9%
胃經 9%
腎經
肝經
心經
脾經
肺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杞元膏中加入龍眼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益心脾,安神益智: 龍眼肉性溫味甘,入心脾經,具有益氣補血、安神定志的功效。其富含葡萄糖、蔗糖等營養物質,可滋養心脾,增強體力,改善失眠、健忘等症狀,與枸杞子同用,可增強補益效果。

2. 協調藥性,提高功效: 枸杞子性平味甘,偏於滋陰補腎,龍眼肉性溫味甘,偏於補心脾益氣,兩者配合,可取長補短,相輔相成,使藥效更全面,更能達到滋補肝腎、益氣養血、安神健腦的功效。

杞元膏中包含枸杞子,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一、滋補肝腎,益精明目: 枸杞子味甘性平,入肝腎經,具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的功效。杞元膏多用於治療肝腎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軟、頭昏目眩、視力減退等症狀,枸杞子作為其中重要藥材,能有效改善肝腎功能,從根本上緩解病症。

二、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 杞元膏中其他藥材,如熟地黃、山藥、茯苓等,也具有滋補肝腎、健脾益氣的功效。枸杞子與這些藥材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滋補強壯、延緩衰老的作用,提高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杞元膏方中加入黑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補腎益精: 黑豆性平味甘,入腎經,具有補腎益精、烏髮生髮的功效。其富含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E等營養成分,能有效改善腎虛所致的腰膝痠軟、頭昏眼花、鬚髮早白等症狀,與枸杞子等藥材相輔相成,共同達到補腎填精、延緩衰老的效果。

二、增強藥效: 黑豆與枸杞子、桑葚等藥材搭配,可增強藥效,提高藥物的吸收利用率。黑豆富含鐵元素,能促進紅血球生成,改善血液循環,進一步提升枸杞子補腎益精的功效,使藥效更加顯著。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杞元膏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本方主治「陰虛火動發渴」,意指因體內陰液虧虛,虛火內擾而導致的口乾煩渴。陰虛則津液不足,虛火上炎,常見咽乾舌燥、手足心熱、夜寐不寧等症。方中以龍眼肉、枸杞子滋陰養血,黑豆補腎益陰,蜂蜜潤燥,共奏滋陰降火、生津止渴之效。

組成與治療原理探討

  1. 龍眼肉(1斤)

    • 性味甘溫,歸心脾經,傳統用於補益心脾、養血安神。《本草綱目》載其「開胃益脾,補虛長智」。此處重用,取其滋養陰血之功,以緩解陰虛血虧之燥,兼能寧心,助斂虛火。
  2. 枸杞子(1斤)

    • 性味甘平,入肝腎經,常治肝腎陰虛。《本草備要》言其「潤肺清肝,滋腎益氣」。本方取其滋補肝腎之陰,填精生津,直接針對陰虛火動之根本。
  3. 黑豆(1升)

    • 性味甘平,入腎經,具活血利水、滋腎解毒之效。《本草拾遺》稱其「補腎鎮心,明目降火」。此處以大量黑豆煎汁為基底,既強化滋腎陰之效,又借其清降之性導虛火下行;且黑豆富含蛋白質與油脂,煎膏後增液潤燥。
  4. 煉蜜(1升)

    • 甘平潤燥,調和諸藥,兼具賦形與增效作用。蜂蜜能「和營衛,潤臟腑」(《本草經疏》),於膏方中助藥力持久,緩解陰虛之燥渴。

配伍邏輯與整體作用

  • 滋陰爲主,兼顧標本:龍眼肉、枸杞子直補肝腎陰血,黑豆強化滋腎,共治陰虛之本;蜂蜜潤燥止渴,針對發渴之標。
  • 水火既濟之理:龍眼肉補心血,枸杞滋腎水,黑豆引火歸元,暗合「心腎相交」之思路,使虛火得降,津液自生。
  • 製膏緩圖:陰虛之證需長期調養,膏劑濃縮藥力且便於久服,符合「緩則治本」原則。

總結
此方以甘潤滋養為主軸,透過補肝腎、益精血、潤燥生津,達到「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的效果,適用於陰虛內熱、津虧口渴之證。製法上注重文火久煎,使藥性醇厚,契合傳統膏方「慢病緩治」之理念。

傳統服藥法


龍眼肉1斤,枸杞子1斤,黑豆1升。
黑豆,用水三斗,文武火濃煎取汁一斗3升,入藥再煎至7升余,去滓,入煉蜜1升,熬成膏至4升半,即滴水成珠矣,瓷器盛。
白沸湯或淡薑茶化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滋陰補腎、養肝明目、潤肺止咳的功效,但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滋膩太過。
  • 本方有一定刺激性,孕婦、小孩、體質虛弱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杞元膏, 出處:《濟眾新編》卷五。 組成:龍眼肉1斤,枸杞子1斤,黑豆1升。 主治:陰虛火動發渴。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