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飲丸

搜飲丸

SOU YIN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25

熱/寒比例

(0.4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5%
脾經 25%
大腸經 16%
肝經 16%
腎經 8%
膀胱經 8%
肺經
脾經
大腸經
肝經
腎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搜飲丸中包含木瓜,主要因為木瓜具有以下兩點功效:

  1. 消食化積: 木瓜富含蛋白酶,能分解蛋白質,幫助消化吸收,對於脾胃虛弱、食積不化等症狀有改善作用。搜飲丸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弱、飲食不節所致的脘腹脹滿、食慾不振、噯氣泛酸等症,木瓜的消食化積功效能配合其他藥物,改善脾胃功能,達到治療目的。
  2. 行氣止痛: 木瓜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可以緩解因氣滯血瘀引起的胃脘疼痛。搜飲丸中加入木瓜,可以促進氣血運行,緩解胃脘部的脹痛和不適。

搜飲丸方劑中使用白礬,其作用主要在於:

  1. 燥濕止瀉: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收斂止瀉之效,可針對脾胃濕熱、泄瀉腹痛等症狀,起到收澀止瀉的作用。
  2. 清熱解毒:白礬亦有清熱解毒功效,可用於治療熱毒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

搜飲丸方劑中加入白礬,主要是爲了針對脾胃濕熱、泄瀉腹痛等病症,起到燥濕止瀉和清熱解毒的作用,達到緩解病症的效果。

搜飲丸中加入半夏曲,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化痰:半夏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善於燥濕化痰。搜飲丸主要用於治療痰飲阻肺,咳嗽氣喘,胸悶等症。半夏曲能有效地燥濕化痰,幫助痰液排出,緩解呼吸道症狀。
  2. 降逆止嘔:半夏具有降逆止嘔的作用,能有效緩解痰飲上逆所引起的嘔吐、噁心等症狀。搜飲丸中加入半夏曲,有助於抑制痰飲上逆,改善患者的整體症狀。

總之,半夏曲在搜飲丸方劑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能有效地燥濕化痰,降逆止嘔,幫助患者快速恢復健康。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搜飲丸之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搜飲丸之主治為「痰飲」,即體內水液代謝失常,停聚成痰,積於經絡臟腑所致之病證。痰飲為患,可致胸膈痞悶、咳嗽痰多、嘔逆眩暈、肢體困重等症。此方以化痰祛濕為核心,針對痰飲停滯之病機,尤擅處理痰濕壅盛之證。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一)藥物組成分析

  1. 木瓜

    • 性味酸溫,歸肝、脾經,傳統用於祛濕舒筋、和胃化濕。
    • 本方取其「容器」之用,以蒸製法融合諸藥,兼借助其酸斂之性,緩和白礬、半夏之峻烈,並助痰濕從中焦化解。
  2. 生白礬

    • 性寒味酸澀,具燥濕化痰、收斂固澀之功。
    • 能滌蕩痰涎,尤善化頑痰、老痰,其收澀之性可防痰濕再度停聚。
  3. 半夏曲

    • 為半夏加麵粉、薑汁等發酵製成,性溫味辛,化痰力強而較生半夏溫和。
    • 主歸脾胃經,長於燥濕化痰、降逆止嘔,善治痰濕壅滯之胸痞嘔惡。

(二)配伍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化痰與燥濕並行

    • 白礬寒澀,半夏曲溫燥,寒溫相制,共奏化痰之效。
    • 白礬側重「滌痰」,半夏曲偏於「降痰」,一滌一降,使痰飲從二便分消。
  2. 蒸製工藝強化藥性

    • 木瓜為器,蒸製過程使三藥融合,木瓜之酸滲入藥中,緩和燥烈之性。
    • 米飯蒸氣助藥力上行中焦,加強健脾化濕之效,契合「痰飲責之脾胃」之理。
  3. 丸劑與薑湯送服

    • 丸劑緩圖,適合痰飲膠結難祛之證;生薑湯溫中化痰,兼制白礬寒性,助藥力散布。

三、推論可能功效延伸

除傳統所述「痰飲」外,此方因具:

  • 化頑痰:白礬配半夏曲可治痰黏咯吐不暢、癲癇痰迷等痰瘀互結之證。
  • 調中焦:木瓜和胃,半夏降逆,對痰濕中阻之脘痞嘔逆亦有間接功效。

總結:搜飲丸以「滌痰降逆」為核心,通過燥濕、收澀、和中等多途徑分消痰飲,體現了「既逐既固」的配伍思維,為治療痰濕壅滯之實證方劑。

傳統服藥法


木瓜1個,生白礬、半夏曲各等分。
上將木瓜切頂去瓤,作罐兒狀,白礬、半夏曲研為細末,填入木瓜內,以原頂蓋定,用麻縷扎縛,於飯甑上炊兩次,爛研,以宿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50丸,生薑湯送下,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搜飲丸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陰耗氣。

相關疾病


心內膜炎心包炎二尖瓣狹窄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搜飲丸, 出處:《百一》卷五引宇文尚書方。 組成:木瓜1個,生白礬、半夏曲各等分。 主治:痰飲。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