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調方

蜜調方

MI DIAO F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醫學探驪集》卷五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2

熱/寒比例

(3.5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3%
肺經 16%
肝經 15%
大腸經 15%
胃經 8%
腎經 8%
膽經 6%
小腸經 6%
脾經
肺經
肝經
大腸經
胃經
腎經
膽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蜜調方中加入鬱李仁,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1. 潤腸通便:鬱李仁味甘性平,入大腸經,具有潤腸通便的功效,可緩解便祕,促進腸道蠕動,有助於藥物吸收和排泄。
  2. 相輔相成:蜜調方以蜂蜜為基底,具有潤燥止渴、補中益氣的作用。而鬱李仁則可增強蜂蜜潤腸通便的效果,二者相輔相成,協同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此外,鬱李仁性平,與蜂蜜的溫和性相匹配,不會對腸胃造成刺激,更適合用於蜜調方中。

蜜調方中加入黑芝麻,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補腎益精: 黑芝麻富含維生素E、鋅等營養成分,有助於改善腎功能,增強精氣,適用於腎虛、精虧所致的腰膝酸軟、頭昏耳鳴、鬚髮早白等症狀。
  2. 潤腸通便: 黑芝麻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促進腸道蠕動,有助於潤腸通便,緩解便祕。蜜調方常配伍潤腸通便藥物,黑芝麻可增強其功效,並改善便祕導致的口乾舌燥、面色晦暗等症狀。

總而言之,黑芝麻的補腎益精和潤腸通便功效,與蜜調方的整體作用相契合,有助於提升療效。

蜜調方中加入蜂蜜,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增進藥效: 蜂蜜具有潤燥、止痛、解毒等功效,能與藥材相輔相成,增強藥效。例如,蜂蜜可以緩解藥材的苦澀,使藥物更容易入口,也更容易被吸收。
  2. 提高口感: 蜂蜜具有香甜的口感,可以改善中藥湯劑的苦味,使患者更易於服用,提高服藥順從性。此外,蜂蜜還可以促進唾液分泌,幫助消化吸收藥物。

總之,蜜調方中的蜂蜜不僅能增進藥效,更能改善口感,提升患者的服藥體驗。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蜜調方之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記載主治「虛弱之人,大便燥結」,即針對氣血不足、津液虧損所致的腸燥便秘。虛弱之體,或因年老、病後、產後等狀況,氣血虛少,腸道失潤,傳導無力,故見大便乾硬難下。方中重用潤滑滋養之品,以「潤下」為核心,避開攻逐瀉下之峻猛,契合虛人調補之法。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鬱李仁(5錢,研極細面)

    • 性味歸經:辛、苦、甘,平;歸脾、大腸、小腸經。
    • 傳統作用:潤腸通便,利水消腫。其質潤多脂,能潤燥滑腸,兼輕微促進腸道蠕動之效,但藥性較緩和,適合虛證便秘。《神農本草經》載其「主大腹水腫,面目、四肢浮腫,利小便水道」,後世漸重其潤腸之功。
    • 本方配伍:研極細面,助其脂液充分釋放,增強潤腸之力。
  2. 芝麻醬(2兩)

    • 性味歸經:甘,平;歸肝、腎、大腸經。
    • 傳統作用:滋養肝腎,潤燥滑腸。黑芝麻為古代「補五內、益氣力」之品,富含油脂,能潤養臟腑,尤適血虛津虧之腸燥。
    • 本方配伍:與鬱李仁協同,增液行舟,補虛潤下。
  3. 蜂蜜(2兩)

    • 性味歸經:甘,平;歸肺、脾、大腸經。
    • 傳統作用:補中潤燥,解毒緩急。《本草綱目》言其「和營衛,潤臟腑,通三焦,調脾胃」。其黏滑之性可潤腸通便,甘緩之功能和中補虛。

三、全方配伍思維

此方以「潤法」為本,三者皆為甘潤平和之品:

  • 油脂潤腸:芝麻醬、蜂蜜富含脂質,直接滋潤腸道。
  • 補虛通絡:蜂蜜補中益氣,芝麻滋養肝腎,助氣血生化;鬱李仁輕宣腸絡,促蠕動而不傷正。
  • 劑型設計:以滾水調和為糊狀,既保留脂液,又利吸收,順應虛弱之人脾胃運化力弱之特點。

總結:蜜調方通過滋陰血、潤腸燥、補中氣,標本兼顧,以「增水行舟」之理,解決虛性便秘之核心病機,充分展現中醫「以潤為通」的治療智慧。

傳統服藥法


鬱李仁5錢(研極細面),芝麻醬2兩,蜂蜜2兩。
少加滾水調和一處,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用於大便燥結,不宜用於大便溏薄者。

相同名稱方劑


蜜調方, 出處:《醫學探驪集》卷五。 組成:鬱李仁5錢(研極細面),芝麻醬2兩,蜂蜜2兩。 主治:虛弱之人,大便燥結。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