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立止散中加入冬瓜皮,主要考量其利水消腫、清熱解暑的功效。
冬瓜皮性寒味甘,入肺、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解暑的作用。其利水作用可幫助身體排除多餘水分,減輕水腫;清熱解暑作用則可緩解暑熱所致的口渴、發熱等症狀。
立止散以清熱利濕、止咳化痰為主,加入冬瓜皮可增強其利水消腫、清熱解暑的效果,對於暑濕困脾、水腫發熱等症狀的治療起到輔助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立止散」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載於古代文献,主治「牛皮癬」(即今「神經性皮炎」或「慢性單純性苔癬」)。其特徵為皮膚增厚、粗糙如牛皮,伴有劇癢,中醫認為多由風濕熱邪蘊結肌膚,或因情志不遂、氣血凝滯所致。方名「立止」強調其緩解症狀(如瘙癢、滲液)的速效性。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藥物組成與特性
冬瓜皮(燒灰):
冬瓜皮性微寒,味甘,傳統用於清熱利水,《本草綱目》載其能「除煩止渴,退熱解毒」。燒灰後,其寒性稍減,轉為收斂止血、吸濕斂瘡之效,外用可吸附瘡面滲液,減少刺激。小油調和:
「小油」可能指麻油或菜籽油,具有潤膚、隔離外界刺激的作用,能防止皮損乾裂,輔助藥物附着。
2. 配伍邏輯解析
- 清熱與收斂並行:
冬瓜皮灰吸附濕瘡滲液,緩解局部浸淫;其微寒之性輕清熱邪,適合濕熱蘊結型牛皮癬。 - 油劑護膚增效:
小油滋潤燥痂,避免搔抓加重皮損,且油脂能促進藥物滲透,延緩藥效發揮。
3. 治療機推測
此法通過「收濕斂瘡」直接改善皮損狀態,減輕因濕熱或血燥引起的瘙癢,從而打破「瘙癢-搔抓-皮損加重」的惡性循環。然其側重治標,或需配合內服藥調理體質(如血虛風燥者合養血潤燥方)。
三、中醫理論延伸思考
牛皮癬在中醫辨證中可分「血熱」、「血虛」、「風濕」等型,此方較適合急性期濕熱偏盛、滲出明顯者。若久病皮膚乾厚如革,則需加入活血軟堅之品(如當歸、桃仁)。古代外用方多取簡便效捷之思路,然現代應用宜結合整體辨證。
傳統服藥法
冬瓜皮(燒灰)。
用小油調,搽瘡上。立止。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立止散, 出處:《普濟方》卷二八一。 組成:冬瓜皮(燒灰)。 主治:牛皮癬。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