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散

PU GONG SAN | 更多圖表

寒性指數

3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0%
腎經 20%
胃經 20%
心經 10%
膀胱經 10%
肺經 10%
肝經
腎經
胃經
心經
膀胱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蒲公英散中加入蒲公英,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

蒲公英味甘苦,性寒,入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對於熱毒蘊結所致的瘡瘍腫毒、乳癰、目赤腫痛等症狀均有較好的療效。此外,蒲公英還有利尿、抗菌等作用,可以幫助體內毒素的排出,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蒲公英散中加入蒲公英,可以有效地清熱解毒,消腫散結,達到治療目的。

蒲公英散中加入血餘炭,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止血生肌: 血餘炭為動物血經炭化後的產物,性寒涼,入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止血生肌之效。蒲公英本身也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與血餘炭搭配,可增強清熱解毒之力,並促進傷口癒合。
  2. 止血止痛,消腫散瘀: 蒲公英散主要用於治療疔瘡腫毒、乳癰等症,而血餘炭能止血止痛、消腫散瘀,與蒲公英相輔相成,有助於減輕炎症反應,促進傷口癒合,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蒲公英散中加入大青鹽,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利濕消腫: 大青鹽性寒,味苦鹹,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消腫的功效,可輔助蒲公英清熱解毒,對於濕熱蘊結所致的瘡瘍腫痛、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2. 引藥下行,增強療效: 大青鹽入肝經,可引藥下行,促進藥物更好地發揮功效,並可增強蒲公英的利濕作用,加速體內濕熱排出,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蒲公散:清熱解毒,利水消腫

蒲公散,是一味中藥方劑,主要成分包括蒲公英、血餘炭和大青鹽。蒲公英,性微寒,味甘苦,歸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止咳化痰、清肺熱利咽、清熱利尿、利水消腫、清肝明目的功效。血餘炭,性味苦溫,歸肝、腎、肺、大腸等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溫中散寒、化腐生肌、清熱利尿、止血、化瘀利尿、生肌等功效。大青鹽,性味鹹寒,歸肝、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瀉火、清肝明目、祛風止痛、利尿消腫等功效。

蒲公散的組成和功效

蒲公散中的蒲公英,具有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止咳化痰、清肺熱利咽、清熱利尿、利水消腫、清肝明目的功效。血餘炭,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溫中散寒、化腐生肌、清熱利尿、止血、化瘀利尿、生肌等功效。大青鹽,具有清熱瀉火、清肝明目、祛風止痛、利尿消腫等功效。

蒲公散的主治功效

蒲公散的主治功效為清熱解毒、利水消腫。適用於治療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癧、疔毒瘡腫、急性結膜炎、感冒發熱、急性扁桃體炎、急性支氣管炎、胃炎、肝炎、膽囊炎、尿路感染等症狀。

蒲公散的用法用量

蒲公散的用法用量為口服,一次3-6克,一日3次。

蒲公散的禁忌

蒲公散的禁忌為孕婦慎用。

總結

蒲公散,是一味中藥方劑,主要成分包括蒲公英、血餘炭和大青鹽。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功效。適用於治療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癧、疔毒瘡腫、急性結膜炎、感冒發熱、急性扁桃體炎、急性支氣管炎、胃炎、肝炎、膽囊炎、尿路感染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蒲公英(淨,炒)4兩,血余(洗淨)4兩,青鹽4兩(研)。
烏鬚生發。
用瓷罐1個,盛蒲公英一層,血余一層,青鹽一層,鹽泥封固,醃(春、秋五日,夏三日,冬七日),桑柴火煅令煙盡為度,候冷取出,碾為末。
每服1錢,清晨酒調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寒,體虛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蒲公散, 出處:《古今醫鑑》卷九。 組成: 蒲公散(《古今醫鑑》卷九。)出處:《古今醫鑑》卷九。組成:蒲公英(淨,炒)4兩,血餘(洗淨)4兩,青鹽4兩(研)。主治:烏鬚生發。 。 主治:烏鬚生發。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