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普濟丹

觀音普濟丹

GUAN YIN PU JI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6

熱/寒比例

(3.0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9%
肺經 12%
胃經 12%
脾經 12%
膽經 12%
腎經 6%
心經 6%
膀胱經 6%
大腸經 5%
三焦經 5%
肝經
肺經
胃經
脾經
膽經
腎經
心經
膀胱經
大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觀音普濟丹中加入百草霜,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解毒: 百草霜為多種草藥經燒煉後的灰燼,具有清熱解毒之效。觀音普濟丹常用於治療熱毒症,百草霜可輔助其他藥材,清除體內熱毒,達到清熱解毒的效果。
  2. 活血化瘀: 百草霜亦具活血化瘀之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瘀血情況。觀音普濟丹中可能包含一些活血化瘀的藥材,百草霜的加入可增強其活血化瘀的效果,促進傷口癒合。

觀音普濟丹中包含天麻,主要原因如下:

  1. 平肝熄風:天麻性平,味甘,入肝經,具有平肝熄風的功效。觀音普濟丹的主要功效為治療肝風內動,引發的眩暈、頭痛、肢體麻木等症狀。天麻可以有效平息肝風,緩解這些症狀。
  2. 祛風止痛:天麻亦具有祛風止痛的功效,能有效舒緩因風邪入侵所引起的頭痛、頭暈、肢體疼痛等症狀。觀音普濟丹常用於治療風寒濕邪所致的頭痛、頭暈等症狀,天麻的祛風止痛作用,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觀音普濟丹中包含木香,主要原因有二:

一、理氣止痛:木香味辛、苦,性溫,歸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之效。方中以其理氣解鬱,緩解胸腹脹痛,以及食積不消、胃脘脹滿等症狀,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作用。

二、健脾和胃:木香能溫中散寒,有助於改善脾胃虛寒所致的腹痛、腹瀉等症狀。觀音普濟丹作為治療脾胃氣虛、寒濕內阻的方劑,以木香健脾和胃,促進脾胃運化,達到改善消化功能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觀音普濟丹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範疇集中於「產科急症」與「婦科雜病」,可分為兩大類:

  1. 產科危症

    • 難產諸證:如交骨不開(骨盆擴張不足)、橫生倒養(胎位異常)、胎衣不下(胎盤滯留)、子腸努出(子宮脫垂),皆因氣血瘀滯或氣虛不攝所致。
    • 產後急症:中風(產後痙厥)、血暈(失血性休克或瘀阻昏厥)、血崩(大出血)、瘀積腹痛(惡露不行),反映其具「固氣、散瘀、止血」三重作用。
  2. 婦科調經

    • 月經不調、鼻衄(倒經)等,提示其能調和氣血,引血歸經。

組成與治療原理邏輯推理

核心藥對配伍思想

  1. 陳徽墨 + 百草霜

    • 陳墨(松煙墨)性平味辛,傳統用於止血化瘀,其「頂煙無麝」特性避辛香走竄,專注於「收斂固澀」,配合百草霜(灶突煙炱)之溫澀止血,形成「止血不留瘀」之效,針對產後血崩、鼻衄。
    • 二者均需烘乾、細羅,強調「藥性純淨」,避免雜質影響止血效力。
  2. 東天麻 + 廣木香

    • 天麻「透明者」取其質佳平肝息風,針對產後中風、血暈(肝風內動);木香生用(忌火)行氣止痛,能解「氣滯型難產」,助胎位轉正。
    • 二者「忌泡水」保持藥性原味,天麻鎮靜、木香理氣,共調氣血之亂。
  3. 飛面(小麥麵粉)

    • 烘乾後作為賦形劑,兼具健脾緩急之效,緩和諸藥峻性,適合產後虛弱體質。

丸劑製作考究

  • 長流水為丸:取「流動不滯」之意,象徵通利產道,暗合「催生」目的。
  • 分49粒:古數以7為周期,49為「七七」之數,契合婦女生理周期,強化調經之效。
  • 陳老酒送服:酒性溫通,增強行血藥力,助藥效直達病所。

中醫理論貫通解釋

此方設計符合「以通為補」原則:

  • 氣血雙調:木香行氣、天麻息風,解決「氣上逆」;墨與百草霜止血,針對「血下脫」。
  • 動靜結合:墨炭靜守止血,木香動而走竄,一收一散,適用於產後「多虛多瘀」複雜病機。
  • 標本兼治:急性止血治標(血崩),調經治本(月經不調),體現婦科「血為先、氣為本」思想。

推論延伸
「觀音普濟丹」名中「普濟」,暗示其為急救廣泛適用方,然組成嚴謹,藥簡力專,堪稱古代產科「備急丹」之典範。

傳統服藥法


陳徽墨5錢(頂煙無麝者佳,先置烘箱烘軟切開,再和後藥研磨),百草霜5錢(微烘俟乾透細羅),東天麻(透明者)4錢,廣木香3錢(忌火)(上3味並忌泡水),飛面3錢(烘乾羅淨)。固氣調血,催生。
上藥各為細末,羅去粗頭,再入陳墨,細羅,取長流水為丸,每料分49粒,曬乾瓷瓶收貯。
每服1丸,陳老酒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孕婦慎用。
  2.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氣虛血瘀者慎用。
  3.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陰虛血虧者慎用。

相關疾病


暈眩梅尼爾氏病腹痛動脈粥樣硬化月經不調胰臟炎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流鼻血半身或下肢麻木

相同名稱方劑


觀音普濟丹, 出處:《衛生鴻寶》卷五引汪邁園方。 組成:陳徽墨5錢(頂煙無麝者佳,先置烘箱烘軟切開,再和後藥研磨),百草霜5錢(微烘俟乾透細羅),東天麻(透明者)4錢,廣木香3錢(忌火)(上3味并忌泡水),飛面3錢(烘乾羅淨)。 主治:固氣調血,催生。主治:難産,交骨不開,橫生倒養,胎衣不下,子腸努出,胎死腹中;産後中風,血暈,血崩,鼻衄,瘀積,腹痛;婦女月經不調。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