搽大風癩藥方

搽大風癩藥方

CHA DA FENG LAI YAO FANG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48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48.0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3%
脾經 33%
腎經 33%
肝經
脾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搽大風癩藥方」中包含「大風子」,主要是因為大風子具有以下兩個主要功效,使其成為治療大風癩(即麻風病)的重要藥材:

  1. 殺菌消炎: 大風子含有大風子素等抗菌成分,能夠有效抑制麻風桿菌的生長,並減輕炎症反應。
  2. 解毒止癢: 大風子具有解毒止癢的功效,可以有效緩解大風癩患者的皮膚瘙癢、紅腫等症狀。

因此,大風子在治療大風癩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搽大風癩藥方」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搽大風癩藥方」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要用於治療「癘風」,即古代所指的麻風病,又稱「大風癩」。這類疾病在中醫理論中被歸為風毒濕熱蘊結肌膚,導致皮膚潰爛、癢痛、脫屑等症狀。方名直接指明用於外搽治療此類皮膚病症。

組成與藥理分析

1. 主要成分

  • 大楓子肉(燒灰存性)四兩
    大楓子為傳統治療麻風的要藥,其性熱味辛,有毒,具有攻毒殺蟲、燥濕止癢的功效。燒灰存性(即輕度炭化)可減輕其毒性,保留藥效,並增強收斂作用,對潰爛瘡面有斂瘡生肌之效。

  • 輕粉(與大楓子灰等分)
    輕粉(主要成分為氯化亞汞)為傳統外用藥,有強力的殺蟲解毒、燥濕止癢作用,常用於頑固皮膚病。其與大楓子灰配伍,可加強殺蟲攻毒的效果。

  • 真麻油(煎熟)
    麻油能潤膚、解毒,並作為賦形劑使藥粉易於塗抹,同時保護創面。煎熟後可減輕其涼性,適合用於風濕毒瘡。

2. 配伍邏輯

此方以大楓子灰與輕粉為核心,兩者均具強效殺蟲解毒之能,針對癘風(麻風)的風毒濕熱病機。大楓子燒灰後減毒存效,輕粉則直達病所,清除瘡毒。麻油調和,既能緩和藥性,又能潤澤皮膚,避免過度乾燥刺激。

3. 治療原理

  • 攻毒殺蟲:針對癘風可能的病原(如古代認為的「蟲毒」),大楓子與輕粉協同作用,直接抑制或殺滅致病因素。
  • 燥濕斂瘡:大楓子灰的收斂性與輕粉的乾燥作用,可改善濕爛瘡面,促進癒合。
  • 潤膚護瘡:麻油保護受損皮膚,防止藥物過度刺激。

此方體現了中醫外治法的「以毒攻毒」思想,適用於嚴重皮膚潰瘍、癢痛難忍之症,其配伍簡潔,針對性強。

傳統服藥法


大楓子肉4兩(燒灰存性)。
上研細末,入輕粉等分,用真麻油煎熟。
搽瘡上,如瘡濕,乾摻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痲風 [漢生氏病]

相同名稱方劑


搽大風癩藥方, 出處:《外科啓玄》卷十二。 組成:大楓子肉4兩(燒灰存性)。 主治:癧風。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