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羸黑白丹

扶羸黑白丹

FU LEI HEI BAI D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22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22.00)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8%
肝經 28%
肺經 14%
脾經 14%
胃經 14%
腎經
肝經
肺經
脾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扶羸黑白丹中加入鹿茸,主要是為了其 補腎壯陽益氣補血 的功效。

鹿茸性溫,味甘鹹,入腎經,具有 補腎壯陽、益精髓、強筋骨、生血 等作用。其補腎壯陽作用可改善腎虛所致的腰膝痠軟、陽痿早洩等症狀;益氣補血作用則可增強體質,改善氣血不足引起的疲乏無力、面色蒼白等問題。

因此,扶羸黑白丹中加入鹿茸,可以 協同其他藥材,更好地達到 扶正祛邪、益氣補虛 的功效,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扶羸黑白丹方劑中加入鐘乳石,主要是利用其以下兩種功效:

  1. 清熱解毒: 鐘乳石性寒,味甘,能清熱解毒,消炎止痛。對於一些熱毒引起的疾病,例如瘡瘍腫毒、咽喉腫痛等,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2. 收斂止血: 鐘乳石有收斂止血的作用,可以治療一些出血性疾病,例如鼻出血、外傷出血等。

因此,在扶羸黑白丹方劑中加入鐘乳石,可以起到清熱解毒和收斂止血的功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扶羸黑白丹之分析

一、傳統功效主治
本方專治年老體衰,氣血精液虧耗所致諸症:

  1. 精血不足:無法濡養經絡營衛,致形體枯瘦、精神萎靡。
  2. 肝腎虧虛:肝主筋、腎主骨,虛則「行步戦掉(顫抖)」「筋脈緩縱(鬆弛無力)」。
  3. 目失所養:肝開竅於目,精血不能上榮,故視物模糊(目視茫茫)。

整體病機為肝腎精血極虛,兼涉陽氣衰微,屬虛損重症。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核心藥物配对:黑丹與白丹

    • 黑丹:方書多載為「鉛丹」(黑鉛煉製),性沉,傳統認為能「鎮攝元陽,固攝精氣」,針對下元不固之精血耗散。
    • 白丹:或為「砒霜」煉製品(古稱「砒霜白丹」),然需考證。古方用其微量「劫痰壯陽」,激發沉痼之陽氣,惟需嚴格炮製。
    • 黑白配伍:一沉一升,黑丹固下、白丹通陽,共奏「固本培元」之效。
  2. 精血雙補:麋茸與鹿茸

    • 麋茸(麋鹿角茸):偏補「精血陰分」,《本草綱目》謂其「益陰血,填骨髓」。
    • 鹿茸:偏溫「腎陽」,壯督脈而強筋骨。
    • 等分合用:陰陽並補,針對年老「精枯陽衰」之體,尤其善治筋骨萎弱、行動無力。
  3. 輔佐藥:鐘乳粉

    • 鐘乳石(碳酸鈣類礦物),傳統用其「溫肺納腎」,助陽氣升發,兼能「通脈明目」,輔助改善視力模糊。

三、組方邏輯推衍
全方以「固攝—溫通—填補」為軸心:

  • 黑丹鎮下焦,防精血繼續耗散;白丹通陽氣,破沉寒痼冷。
  • 二茸直補奇經(督脈與衝任),填精以化氣,強筋壯骨。
  • 鐘乳粉為陽氣媒介,引藥力上行至目,兼固肺腎之氣。

此方體現古代「血肉有情」與「金石鎮攝」並用之思路,峻補之中兼顧通陽,專為「精血暴脫、陽微欲衰」之證而設,屬補劑中之峻烈者。

傳統服藥法


黑丹、麋茸(去床骨皮毛,酒浸一宿,酥炙令黃)、鹿茸(事治如麋茸之法)各等分,白丹、鐘乳粉。
"黑丹:共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貧血一足或雙足震顫動搖

相同名稱方劑


扶羸黑白丹, 出處:《普濟方》卷二六五引《家藏經驗方》。 組成:黑丹:麋茸(去床骨皮毛,酒浸一宿,酥炙令黃)、鹿茸(事治如麋茸之法)各等分,白丹:鍾乳粉。 主治:年老氣血虛耗,精血少不能榮衛經絡,精神枯悴,行步戦掉,筋脈緩縱,目視茫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