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思仙丹方劑中加入蓮鬚,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 清熱除煩: 蓮鬚性寒,味甘,具有清心除煩、寧神安眠的功效。思仙丹多用於治療心煩不寐、神志恍惚等症狀,蓮鬚的清熱作用可緩解心火亢盛,達到寧心安神之效。
- 利尿消腫: 蓮鬚亦有清熱利尿的功效,可促進體內水分代謝,幫助排出體內毒素,緩解水腫。思仙丹若涉及因熱毒內蘊導致的水腫,蓮鬚的利尿作用可以輔助整體療效。
思仙丹方劑中加入石蓮肉,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清熱解毒: 石蓮肉性寒,味甘酸,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熱病、咽喉腫痛、口舌生瘡、外傷出血等症。
- 滋陰潤燥: 石蓮肉富含水分,能滋陰潤燥,緩解燥熱引起的口渴、便祕等症狀。
在思仙丹的整體組成中,石蓮肉的加入,不僅能起到清熱解毒的作用,更能協調其他藥材,發揮更好的療效。
思仙丹方劑中加入芡實,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固腎益精,健脾止瀉:芡實性平味甘,入脾、腎二經,具有補腎固精、健脾止瀉之效。思仙丹常用於治療腎虛精虧、脾虛泄瀉等症,芡實能補益腎氣,固澀精液,同時又能健脾止瀉,增強脾胃運化功能,協同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目的。
- 增強藥效,提升療效:思仙丹中包含多種藥材,芡實的加入可以起到協同作用,增強藥效,提升療效。例如,芡實與山藥、蓮子等藥材搭配,可以更有效地補腎益精,滋陰養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思仙丹》方劑解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陰虛火動,夢遺」,尤其針對「嗜欲太過,精血不固,多熱」之證。其病機核心為腎陰虧損,虛火內擾,導致精關不固,表現為夢遺滑精、煩熱盜汗、腰膝痠軟等。方中以收澀固精為主,兼顧滋養腎陰,適合虛火不旺而偏重精液流失者。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蓮須(10兩)
- 性味甘澀平,歸心、腎經。
- 功用:固腎澀精,清心通腎。
- 作用:直接收斂浮越之相火,專治夢遺滑泄,為方中君藥。
石蓮肉(10兩,去內青翳並外皮)
- 性味甘澀平,歸脾、腎、心經。
- 功用:補脾止瀉,益腎澀精,養心安神。
- 作用:強化脾腎固攝功能,協同蓮須增強澀精之效,兼能交通心腎,緩解虛煩。
芡實(10兩,去殼)
- 性味甘澀平,歸脾、腎經。
- 功用:益腎固精,補脾祛濕。
- 作用:補中寓澀,既助石蓮肉健脾,又與蓮須共固下元,防治精微下泄。
金櫻子(三斤,去毛子)
- 性味酸澀平,歸腎、膀胱、大腸經。
- 功用:固精縮尿,澀腸止瀉。
- 作用:煎膏為丸之基質,取其酸收之性,強力鎖住腎精;其煎汁濃縮後,配合飴糖之甘緩,更增黏滯固攝之力。
配伍邏輯
- 固澀為主:全方以蓮須、芡實、石蓮肉、金櫻子四味收澀藥為核心,形成「多重固攝網」,針對精血不固之標。
- 兼顧陰陽:雖未用滋陰降火之品(如知母、黃柏),但石蓮肉、芡實能補脾腎之陰,間接養陰以潛虛火。
- 劑型設計:以金櫻子煎汁濃縮製丸,取其「同氣相求」之理(金櫻子亦具固精之功),飴糖和中緩急,使藥效持久。
現代應用推衍
此方適用於神經性遺精、慢性前列腺炎(無濕熱實證者)或自律神經失調所致之滑泄。其組方側重「堵漏」而非「清火」,若陰虛火旺明顯(如口乾舌紅、脈細數),需配伍知柏地黃丸類方劑。
總結
《思仙丹》以「澀精止遺」為第一要義,透過多味固澀藥的協同作用,修復腎關開闔功能,適合虛象顯著而火勢不劇者,體現中醫「散者收之」的治療思維。
傳統服藥法
蓮須10兩,石蓮肉10兩(去內青翳並外皮),芡實10兩(去殼)。
上為末,再以金櫻子三斤(去毛子,水掏淨),入大鍋內,水煎,濾過再煎,加飴糖和前藥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70-80丸。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思仙丹性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 思仙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副作用。
相關疾病
遺精
相同名稱方劑
思仙丹, 出處:《種福堂方》卷二。 組成:蓮須10兩,石蓮肉10兩(去內青翳并外皮),芡實10兩(去殼)。 主治:陰虛火動,夢遺。嗜欲太過,精血不固,多熱。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