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鳳凰煎方劑中加入雞蛋,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益精血: 雞蛋性味甘平,入脾胃經,富含蛋白質、卵磷脂等營養成分,具有補益精血、滋養五臟的功效。對於因氣血不足、精虧所致的虛弱症狀,如面色蒼白、頭暈乏力、失眠多夢等,雞蛋可以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
- 緩解藥性: 一些中藥性偏燥熱或寒涼,直接服用容易刺激腸胃,影響藥效的發揮。雞蛋具有潤燥和中、調和脾胃的作用,可以緩解藥物的刺激性,使藥物更容易被吸收,發揮更佳的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鳳凰煎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休息痢」及「疳瀉日久不癒」。
- 休息痢:指痢疾時發時止,纏綿難癒,多因脾虛濕滯或正氣不足所致,症狀為反覆腹瀉、裏急後重。
- 疳瀉:屬小兒疳積伴隨長期腹瀉,多因脾胃虛弱、運化失司,導致營養吸收障礙,消瘦乏力。
此二者皆與脾胃虛損、久瀉傷正相關,故方劑設計以「固澀止瀉、補益脾陰」為核心。
二、組成與邏輯推理
雞子(雞蛋):
- 《本草綱目》載雞子黃「補陰血,解熱毒」,其性平和,能滋養脾陰、潤燥止痢,適用於久瀉傷陰者。
- 蛋白質與脂質可補充營養,修復腸道黏膜,改善虛弱狀態。
黃蠟(蜂蠟):
- 味甘淡、性微溫,具「收斂固澀」之效,《本草備要》指出其能「厚腸胃,止瀉痢」。
- 物理性質黏滯,可形成保護膜,減少腸道刺激,緩解瀉痢;其溫性亦可溫中散寒,助脾胃運化。
三、治療原理
- 固澀與補養並行:黃蠟收斂止瀉,治標以固腸;雞子補益脾陰,治本以扶正,兩者協同針對「正虛邪戀」之病機。
- 溫潤兼施:黃蠟微溫能健運中焦,雞子甘平滋陰,避免溫燥傷津,適合長期瀉痢導致的氣陰兩傷。
- 古法炮製意圖:將黃蠟熔解後與雞子同炒,可能藉蠟的黏附性延緩雞子在腸道的吸收,增強局部作用,同時改善口感以利服用。
結語
此方簡潔而符合中醫「標本兼顧」原則,透過收斂與滋養的配伍,針對慢性瀉痢的虛損本質。其設計反映古人對食材藥用的深刻理解,尤其適合資源匱乏時期的家庭簡便療法。
傳統服藥法
雞子1枚。
打破雞子,用黃蠟一塊如指大,銚內熔,以雞子拌炒熱。
空心食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鳳凰煎, 出處:《古今醫鑑》卷十三。 組成:雞子1枚。 主治:休息痢,及疳瀉日久不能癒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