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膿潰生肌散中加入龍骨,主要基於其收斂生肌、止血止痛的功效。
龍骨性涼、味甘鹹,入心、腎經,具有收斂止血、生肌斂瘡、鎮驚安神的作用。對於膿瘡潰爛、創傷出血、疼痛難忍的患者,龍骨能有效收斂潰瘍面,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加速傷口癒合。同時,其止痛效果也能減輕患者的痛苦,幫助傷口更快恢復。
膿潰生肌散中加入石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 石膏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消腫的功效。對於膿潰瘡瘍,常伴有熱毒蘊結、紅腫熱痛等症狀,石膏可清熱解毒,消退炎症,促進傷口癒合。
- 收斂生肌: 石膏具有收斂作用,能使潰瘍分泌物減少,促進傷口乾燥,並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加速傷口癒合。
因此,石膏在膿潰生肌散中,發揮清熱解毒、收斂生肌的作用,有助於治療膿潰瘡瘍,促進傷口癒合。
膿潰生肌散中加入石灰,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燥濕殺蟲: 石灰性寒,味辛,能燥濕殺蟲,對於潰瘍膿瘡伴隨濕熱者,可有效抑制濕熱,清除腐肉,促進傷口乾燥。
- 收斂生肌: 石灰具有收斂作用,能促進傷口收縮,加速肉芽組織生長,有助於傷口癒合。
因此,膿潰生肌散中加入石灰,能發揮燥濕殺蟲、收斂生肌的功效,有效治療膿瘡潰瘍,促進傷口癒合。
「膿潰生肌散」中包含「象皮」一味藥材,主要原因有二:
- 消腫生肌: 象皮性狀堅硬,味苦辛,歸肺、肝經。其具有消腫生肌、祛腐生新之效。在膿潰傷口癒合過程中,可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加速傷口癒合。
- 止痛止癢: 象皮亦能止痛止癢,對於膿瘡潰瘍伴隨的疼痛和瘙癢,亦有緩解作用。
因此,「象皮」在「膿潰生肌散」中扮演著消腫生肌、止痛止癢的重要角色,有助於促進傷口癒合。
膿潰生肌散中加入珍珠,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生肌止痛: 珍珠性寒,味甘鹹,入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生肌止痛的功效。對於膿瘡、潰瘍等外傷感染,珍珠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促進傷口癒合。
- 收斂生肌、止血消腫: 珍珠的收斂作用能使傷口迅速收縮,減少滲出,並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加速傷口癒合。同時,珍珠還有止血消腫的功效,有助於控制感染,緩解疼痛。
總體而言,珍珠在膿潰生肌散中發揮著重要的清熱解毒、生肌止痛、收斂生肌、止血消腫的作用,有助於促進傷口癒合,緩解病痛。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膿潰生肌散之傳統功效主治為「癰疽膿毒潰盡,肌肉不生」,意指此方專治惡性瘡瘍潰破後,膿液已排盡但創面遲遲未能生肌長肉之症。其作用核心在於「化腐生肌」,兼收斂瘡口、促進組織修復。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分析:
收斂固澀,止血定痛
- 生龍骨(3錢):斂瘡固脫,尤善收斂瘡口滲液。
- 海螵蛸(螵蛸,2錢):止血斂瘡,吸附創面濕性分泌。
- 陳石灰(1錢):燥濕止血,傳統用於瘡口久不收斂。
- 浮乾石(六分):疑為「浮海石」之誤,具清熱化痰、斂瘡之效。
煆製賦形,生肌長肉
- 熟石膏(2錢):煆後轉為收斂之性,減少滲出,助瘡面乾燥。
- 象皮(煆,1錢):傳統視為生肌要藥,煆後研末外用可促進肉芽生長。
防腐生新,解毒生肌
- 乾胭脂(1錢):古代用紅花或紫草染製,具活血解毒作用,兼調色便於觀察瘡口。
- 珍珠(八分):解毒生肌,促進創面癒合,為瘍科珍品。
配伍特點:
此方以「煆製礦物藥」為主(龍骨、石膏、石灰、象皮),取其燥濕收斂之力;輔以動物藥(螵蛸、珍珠)及微量色素藥(胭脂),形成「澀中寓活」之結構。其中:
- 礦物藥沉降固澀,控制瘡面滲出,為生肌創造乾燥環境;
- 象皮配珍珠則直接刺激組織修復,古人謂「煅象皮黏連瘡口,珍珠光亮生肌」。
治療原理推論:
通過收斂瘡口、吸附滲液,使創面由「濕腐」轉為「乾淨」狀態,再以生肌藥促進肉芽生長。符合中醫「祛腐生新」之瘍科治療次第,適用於膿毒已盡而氣血未充之慢性潰瘍。
傳統服藥法
生龍骨3錢 螵蛸 熟石膏各2錢 乾胭脂 陳石灰 象皮各1錢(煅) 浮乾石六分 珍珠八分
上藥各為末,研細如飛面。每用少許摻膏上。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 本方有收斂固澀的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膿潰生肌散, 出處:《古方匯精》卷二。 組成:生龍骨3錢,螵蛸2錢,熟石膏2錢,乾胭脂1錢,陳石灰1錢,象皮1錢(煅),浮乾石6分,珍珠8分。 主治:癰疽膿毒潰盡,肌肉不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