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會通靈應膏」方劑中包含杏仁,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潤肺止咳: 杏仁味苦性溫,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宣肺降氣之效。對於肺熱咳嗽、痰多黏稠等症狀,杏仁能有效緩解。
- 通便潤腸: 杏仁富含油脂,能潤腸通便,對於腸燥便祕、大便乾結等症狀,杏仁也能起到輔助作用。
因此,杏仁在「會通靈應膏」方劑中,既能潤肺止咳,又能通便潤腸,有助於整體療效的提升。
會通靈應膏方中包含玄參,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清熱解毒:玄參性寒,味苦,入心、肺、腎經,具清熱解毒之功效。該膏方針對的是熱毒內蘊、痰熱壅盛等症狀,玄參可有效清熱解毒,消散熱毒,使邪氣得以宣洩。
- 滋陰降火:玄參還具有滋陰降火之效,可緩解熱毒傷陰所致的口乾舌燥、咽喉腫痛等症狀。會通靈應膏方中常與其他滋陰藥物配合使用,如生地黃、麥冬等,以達到更好的清熱滋陰效果。
會通靈應膏方中包含蛇蛻,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祛風止痙:蛇蛻性味甘平,入肝經,具有祛風止痙、通絡止痛的功效。古人認為蛇蛻為蛇脫去舊皮,象徵著脫胎換骨,因此認為其能治療因風寒濕邪入侵所致的各種痺症、痙攣、麻木等病症。
- 活血化瘀:蛇蛻還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蛇蛻中富含蛋白質、氨基酸、磷脂等成分,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有助於消除瘀血,減輕疼痛。
會通靈應膏中加入露蜂房,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通竅止痛:露蜂房性味辛溫,具有通竅止痛、消腫生肌的功效。其能通經活絡,對於因經絡不通、氣血瘀滯所致的頭痛、牙痛、耳痛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 活血化瘀:露蜂房中含有蜂蠟、蜂膠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其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對於跌打損傷、骨折等造成的疼痛和腫脹,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因此,會通靈應膏中加入露蜂房,旨在通過其通竅止痛和活血化瘀的功效,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會通靈應膏中加入木鱉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作用:
- 消積導滯: 木鱉子性寒,味苦,入脾胃經,具有消積導滯、潤腸通便之效。對於因食積、痰濕引起的腹脹、便祕等症狀,能有效化解積滯,促進排泄。
- 活血化瘀: 木鱉子亦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運,對於因瘀血阻滯引起的疼痛、腫脹等症狀,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會通靈應膏中加入木鱉子,可起到消積導滯、活血化瘀的功效,有助於改善因痰濕、食積、瘀血等原因引起的各種病症。
會通靈應膏中加入蓖麻,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通便排毒: 蓖麻子性寒,味辛,具有瀉下通便的功效,可有效清除腸道積滯,促進毒素排出。因其毒性較強,方劑中需搭配其他藥材,控制其用量,以達到通便而不傷正氣的效果。
- 消腫止痛: 蓖麻子亦有消腫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因瘀血、腫脹引起的疼痛。會通靈應膏多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病症,加入蓖麻可有助於消腫止痛,促進傷口癒合。
會通靈應膏中包含五倍子,主要原因有二:
一、收斂止瀉:五倍子性寒,味酸澀,具有收斂止瀉之效。其富含鞣質,能與蛋白質結合形成不溶性化合物,進而收斂腸道,減少腸蠕動,達到止瀉之效。
二、清熱解毒:五倍子亦具清熱解毒之功,能清熱除濕,涼血止血,適用於熱毒蘊結、濕熱下注所致的腹瀉、痢疾等症狀。
因此,五倍子在會通靈應膏中起到收斂止瀉、清熱解毒的作用,與其他藥材相互配合,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會通靈應膏」主治癰毒、疔瘡,為外敷膏劑。癰毒屬熱毒壅滯、血肉腐敗之症,疔瘡則多因火毒結聚、經絡阻塞所致。此方以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拔膿生肌為核心,針對局部紅腫熱痛、膿成未潰或潰後不斂之症,透過外敷直接作用患處,達到祛邪外出的效果。
【組成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
玄參(1兩):
- 性味苦鹹寒,歸肺腎經,具清熱涼血、瀉火解毒之效。
- 針對癰毒之熱毒熾盛,能降火散結,尤適用於熱結腫硬。
馬錢子(2兩,主藥):
- 性味苦寒,大毒,擅長通絡散結、消腫止痛。
- 強力穿透性,能深入經絡,破除瘡毒壅滯,對疔瘡腫毒有顯著攻效,但須嚴格炮製以減毒性。
蓖麻子(5錢):
- 辛甘平,有毒,外用能拔毒排膿、消腫止痛。
- 其油脂成分可促進藥物滲透,並借其「吸引」之性,助膿毒外透。
五倍子(5錢):
- 酸澀寒,具收斂止血、解毒斂瘡之效。
- 與馬錢子、蓖麻子配伍,既抑菌消腫,又防止瘡毒擴散,調節膿液分泌。
杏仁(2兩):
- 苦微溫,能宣散結滯、潤燥化痰。
- 富含油脂,輔助軟堅潤膚,減輕潰瘍乾裂。
蛇蛻(3錢):
- 甘鹹平,善祛風通絡、解毒退翳。
- 取「以皮走皮」之性,促進瘡面癒合,尤適膿瘍久不收口。
帶子蜂房(5錢):
- 甘平有毒,攻毒殺蟲、祛風止痛。
- 蜂房結構似「瘡竅」,中醫取象比類,認為可通瘡毒之竅,消散癰腫。
男子發一團(血餘炭):
- 苦平,止血消瘀、利水生肌。
- 炭化後吸附膿液,兼能促進組織修復。
麻油(1斤4兩,基質):
- 甘涼潤燥,解毒生肌,為熬膏載體。
- 滋養皮膚,緩解藥物刺激性,延長藥效滯留。
【整體方義】
全方以「清解-攻毒-透膿-斂瘡」為思路:
- 清熱解毒:玄參、馬錢子、蜂房直折火毒。
- 散結拔膿:蓖麻子、馬錢子破滯,蛇蛻、血餘通絡引流。
- 調節膿瘍:五倍子收斂防毒散,杏仁潤燥防過燥傷正。
- 載藥生肌:麻油為基底,保護瘡面並促癒合。
此方配伍體現「毒藥外用,以毒攻毒」之法,利用馬錢子、蓖麻子等毒性藥物峻烈之性,快速瓦解瘡毒,再借收斂藥調和控制,適合癰瘡膿毒已成之實證,屬「霸道」外治法。
傳統服藥法
玄參1兩,馬錢子2兩,蓖麻子5錢(去殼),五倍子5錢,杏仁2兩,蛇蛻3錢,帶子5錢,蜂房5錢,男子發一團,麻油1斤4兩。
熬膏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寒涼,體虛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會通靈應膏, 出處:《理瀹》。 組成:杏仁1兩,玄參5錢,蛇蛻2錢半,蜂房2錢半,木鱉仁1兩,蓖麻仁2錢半,五倍子2錢半。 主治:癰毒,疔瘡。
會通靈應膏, 出處:《外科方外奇方》卷二。 組成:玄參1兩,馬錢子2兩,蓖麻子5錢(去殼),五倍子5錢,杏仁2兩,蛇脫3錢,帶子蜂房5錢,男子發1團,麻油1斤4兩。 主治:瘡瘍疔毒,瘰癧,大人臁瘡,小兒蟮貢頭。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