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補天丸中加入紫河車,主要基於其補腎填精、益氣養血的功效。
紫河車,即胎盤,具有溫陽補腎、益氣養血的功效。其性溫,味甘鹹,入腎、心、脾經。對於腎虛精虧、氣血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失眠健忘、面色蒼白、身體虛弱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補天丸主要用於治療腎虛精虧、氣血不足所致的各種疾病,而紫河車正好可以補益腎氣、填精益髓,與方劑其他藥材相輔相成,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補天丸主治功效分析
治療原理
補天丸是一首滋陰補腎、益氣養血的方劑。方中以紫河車為君藥,大補元氣,滋養精血,培補先天。黃柏、龜板滋陰降火,清退虛熱;杜仲、牛膝補益肝腎,強壯筋骨;陳皮理氣健脾,使補而不滯。全方以補為主,兼顧清熱理氣,標本兼顧,達到補天填髓、益氣養血的功效。
古文內容分析
滋陰補腎,培補先天:
- 《醫方集解》和《醫方論》都指出了方中紫河車、黃柏、龜板、杜仲、牛膝的補腎作用,特別強調紫河車「用氣血以補氣血,假後天以濟先天,故曰補天」。《醫方考》更進一步闡釋了「人胞者,亦精血之所融結,乃無極之極未生之天也」,「以先天之天,而補後天之天,所謂補以類也,故曰補天」。這些論述說明補天丸以紫河車這一人體組織來培補先天,滋養精血,是其核心功效。
- 《脈症治方》指出「古方加陳皮。名滋腎丸。加紫河車。名補天丸。是也。」,說明補天丸是在滋腎丸的基礎上加紫河車而成,因此也繼承了滋腎丸滋陰補腎的功效。
- 《丹溪治法心要》指出「補天丸,氣血兩虛甚者,以此補之,與補腎丸並行」。
- 《扶壽精方》指出「以上四味,足少陰經腎藥,古方加陳皮名補腎丸,配河車名補天丸。」,再次強調補天丸是在補腎丸的基礎上加河車而成,具有補腎的功效。
治療虛勞諸證,氣血俱虛:
- 《醫方集解》和《廣嗣要語》均提到補天丸可治「氣血衰弱,六脈細數,虛勞之證」,《廣嗣要語》還具體說明其可治「兩尺脈微弱無力,真精清薄」。《簡明醫彀》指出補天丸「治氣血虛敗,百髓羸憊,臟腑虧傷,精神疲竭等證」。《丹溪心法》提到「補天丸,治氣血俱虛甚者」。這些記載都說明補天丸適用於氣血俱虛、虛勞羸瘦的病證。
- 《醫學正傳》虞傳提到「氣血虛甚,發熱成癆者,補天丸加骨蒸藥佐之」,說明補天丸可以治療虛勞發熱。
- 《醫學入門》李梴提到「陰虛,加味逍遙散、滋陰降火湯、節齋四物湯、補陰丸、大造丸、補天丸」,說明補天丸可用於陰虛的治療。
- 《萬氏家抄濟世良方》提到「氣血虛甚,痰熱成癆者,補天丸加骨蒸藥佐之」,說明補天丸可以治療虛勞發熱,痰熱成癆。
- 《萬氏家抄濟世良方》記載了補天丸的組成和用法,並指出其「治六脈虛微,氣血衰弱,虛勞證」。
清退虛熱,兼顧標本:
- 《醫方集解》指出黃柏、龜板能夠滋陰降火,且冬加乾薑助陽,夏加五味子保肺,體現了方劑的靈活性和兼顧標本的特點。《醫方論》雖建議除去黃柏,但也認可「加減之法頗佳」。
- 《丹溪治法心要》指出「虛勞發熱者,又當以骨蒸藥佐之」,說明在治療虛勞發熱時,補天丸還需配合其他清虛熱的藥物。
- 《醫學正傳》虞傳提到「骨蒸藥,知母、黃柏、地骨皮、麥門冬、秦艽、青蒿、鱉甲、石膏、竹葉、烏梅之類」,說明可以在補天丸的基礎上加骨蒸藥。
- 《不居集》指出「骨髓熱者,熱在骨髓,是為癆瘵熱也。本腎經虛損,水竭精枯之候。所以有咳嗽痰紅,肌肉消瘦,色萎,唇紅顴赤,暮熱朝涼,遺精淋滯,夢與鬼交,脈虛弦數,或澀弱芤數。若弱澀細不治。」,並提出「癆瘵發熱,乘其初起,胃氣尚可勝藥,急以峻劑,加人參導血開囊,退熱行瘀,全生保命,所關甚重。若遲則其人胃虛氣餒,羸瘠不堪,即醫有良法,亦何為哉!補天丸,清神甘露丸。」,說明補天丸可以用於治療癆瘵熱,即骨髓熱。
現代應用:
- 《倪海廈漢唐方義講稿》提到「HT-34補天丸(掉頭髮,耳鳴)(2006。11。29A )目前社會這樣的病症比較多,頭暈,耳鳴,就是稱為叫腦轉耳鳴。掉頭髮,現在社會由於壓力重,飲食不節,然後各種生活破壞了人體的自然規律,然後掉頭髮,出現腦轉耳鳴等現象,這便是要用到補天丸。補天丸,顧名思義,補天,什麼地方是天?天在於上,補在腦袋裏面叫補天丸。」,並認為「由於腎主骨,骨中有髓,而腦為髓海,所以一旦補腎,營養的力量必然先到腦,經過河車之道,然後再出皮到發」,說明補天丸可用於治療掉頭髮和耳鳴等症狀。
總結
補天丸主治虛勞諸證,氣血俱虛,腎精虧損所致的骨蒸發熱,羸瘦神疲,腰膝痠軟,遺精帶濁等症狀。其治療原理在於滋陰補腎,益氣養血,培補先天,並兼顧清退虛熱。古文記載中反覆強調其補益氣血、治療虛勞的作用,並指出其以紫河車培補先天的獨特功效。現代應用中,補天丸也被用於治療掉頭髮和耳鳴等症狀。
總體而言,補天丸是一首補益力強的方劑,適用於虛損較重、氣血陰精皆虧的病證。
傳統服藥法
補腎丸加紫河車(洗淨,用市繳乾)。
上搗細,焙,為末,酒調米糊為丸。
更加五味子半兩。
若治虛勞發熱者,又當以骨蒸藥佐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補天丸, 出處:《丹溪心法》卷三。 組成:補腎丸加紫河車(洗淨,用布繳乾)。 主治:痿證及虛勞,氣血俱虛,骨蒸發熱,羸瘦神疲。
補天丸, 出處:《攝生眾妙方》卷十一。 組成:紫河車(男用女胎,女用男胎,俱以初胎爲佳,若不可得,即壯盛婦人者亦可)3兩,黃柏(酒炒)3兩,龜版(炙)3兩,杜仲(酥炙)2兩,牛膝(酒浸)2兩,陳皮1兩。 主治:虛勞。
補天丸, 出處:《醫級》卷八。 組成:紫河車(初胎者1具,米泔洗淨,入砂鍋內,用水1碗煮沸,候冷取起,放小竹籃中,用紙密糊烘乾)、黃柏(蜜炒)、知母(乳炒)、龜版(酥炙)3兩,熟地5兩(煮),牛膝(酒洗)1兩半,蓯蓉(酒洗)1兩半,麥冬1兩半,山藥1兩半,虎脛骨(酥炙)1兩半,茯神1兩半,杜仲3兩,首烏3兩,人參3兩,白芍3兩,生地3兩,天冬3兩,當歸3兩,五味3兩,枸杞2兩。 主治:男婦虛損勞傷,形體羸乏,腰背疼痛,遺精帶濁。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