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龍糞餅子

地龍糞餅子

DI LONG FEN BING ZI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4

寒性指數

28

熱/寒比例

極寒 (0.14)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1%
心經 21%
肝經 19%
三焦經 9%
胃經 9%
脾經 9%
膀胱經 9%
肺經
心經
肝經
三焦經
胃經
脾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9-06

方劑組成解釋

「地龍糞餅子」方劑中包含「地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地龍性涼,入肝經,善於清熱解毒,通經活絡。 糞餅子多由蟲類糞便製成,其性多燥熱,易於傷陰耗血。地龍的寒性可與之相配,起到清熱解毒,滋陰降火的功效,平衡藥性,使方劑更加安全有效。
  2. 地龍具有通經活絡的功效,可有效改善血液循環,促進傷口癒合。 糞餅子多用於外傷、瘡瘍等疾病,而地龍的通經活絡作用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組織營養,加速傷口癒合,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

方劑「地龍糞餅子」中包含梔子,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瀉火:梔子味苦寒,入肝、膽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方中地龍性寒,善於清熱解毒,而梔子則可加強此功效,共同作用於熱毒熾盛所致的病症。
  2. 涼血止血:梔子亦有涼血止血的作用,可輔助地龍治療熱毒傷血、血熱妄行等症。

總之,梔子在「地龍糞餅子」中起著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的輔助作用,與地龍相輔相成,共同治療熱毒內盛、血熱妄行等病症。

地龍糞餅子方劑中加入牛蒡,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 牛蒡性涼,味甘,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能輔助地龍清熱解毒,消散蟲毒,達到治病目的。
  2. 利水消腫: 牛蒡能利水消腫,有助於排除體內濕熱,配合地龍化瘀通絡,共同改善因濕熱瘀阻引起的腫痛。

牛蒡的加入,既能增強方劑的清熱解毒功效,又能促進利水消腫,與地龍藥性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治療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地龍糞餅子方劑分析

  1.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眼赤痛」,即現代所稱的目赤腫痛,多因風熱上攻、肝火熾盛或外感熱邪所致。古代醫家認為,此證與熱毒鬱滯於目絡相關,需清熱瀉火、解毒消腫。本方以外敷方式直接作用於眼周,通過藥物滲透緩解局部紅腫熱痛。

  2. 組成與邏輯推理

    • 地龍糞(蚯蚓排泄物):
      古代本草記載其性寒涼,能清熱解毒、散瘀消腫。《日華子本草》謂其「治赤眼」,推測其通過寒涼之性抑制局部炎症,緩解熱毒壅滯所致的目赤。
    • 梔子仁
      苦寒入心肝經,為經典清熱瀉火藥,尤擅瀉三焦火邪。《本草綱目》指其能「治目赤熱痛」,本方取其涼血解毒之效,協助地龍糞清解眼部鬱熱。
    • 牛蒡根(生用):
      辛涼透散,能疏散風熱、解毒消腫。《名醫別錄》載其「療風毒腫」,生用更增清熱之力,外敷可助疏泄眼周風熱之邪。
  3. 治療原理

    • 清熱為主:三藥皆屬寒涼之品,協同清瀉眼部火毒,符合「熱者寒之」治法。
    • 外治導引:將藥物搗爛成餅外敷,利用局部滲透作用,直接使藥效達病所,避免內服苦寒傷胃之弊。
    • 動態換藥:「時時易之」的用法,可能意在保持藥性持續發揮,並透過更換藥餅帶走眼部熱毒。

此方體現古代外治法的特色,針對急性眼疾以簡潔組方直折火勢,符合傳統「就近祛邪」的治療思路。

傳統服藥法


地龍糞半兩(研),梔子仁半兩(末),牛蒡根3兩(生者)。
上搗令熟,硬軟得所,捏作餅子。
閉目臥,以榻眼上,時時易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慎用。

相關疾病


角膜炎眼睛紅痛

相同名稱方劑


地龍糞餅子, 出處:《聖惠》卷三十二。 組成:地龍糞半兩(研),梔子仁半兩(末),牛蒡根3兩(生者)。 主治:眼赤痛。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