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槍散

JIN QIANG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4

寒性指數

26

熱/寒比例

極寒 (0.15)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40%
心經 30%
肺經 10%
胃經 10%
腎經 10%
肝經
心經
肺經
胃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金槍散為傳統中醫方劑之一,其組成複雜,內含多種珍貴藥材,其中銀箔的應用極具特色。銀箔在中醫藥學中被視為清熱解毒、活血化瘀之佳品。根據《本草綱目》記載,銀性寒涼,能入心肝二經,具有鎮靜安神、清熱解毒的功效。在金槍散的配伍中,銀箔主要用於增強方劑整體的清熱解毒能力,特別是針對熱毒所致的各種急症,如高熱、癰腫、疔瘡等,能迅速消炎退熱,促進傷口愈合。

此外,銀箔還具有良好的防腐抗菌作用,可延長藥物的有效期,確保藥效持久穩定。在製作過程中,銀箔的微細結構能夠增加藥物與皮膚的接觸面積,提高透皮吸收率,使藥效更為顯著。總體而言,銀箔的加入,不僅提升了金槍散的治療效果,也體現了中醫藥學精妙的配伍原則,彰顯了傳統醫學的智慧結晶。

金槍散方劑中包含血竭,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活血化瘀止痛: 血竭性味苦、辛、溫,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生肌的功效。金槍散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症,血竭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促進傷口癒合。
  2. 溫陽補氣: 血竭亦有溫陽補氣之效,對於陽虛體質導致的畏寒肢冷、腰膝痠軟等症狀也有輔助治療作用。金槍散中加入血竭,可以提升藥效,使之更能溫補氣血,改善患者的整體狀況。

金槍散方劑中加入血餘炭,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活血化瘀:血餘炭為動物血經炭化製成的藥材,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瘀血狀態。金槍散主要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加入血餘炭有助於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2. 止血生肌:血餘炭亦具止血生肌作用,能促進傷口癒合。金槍散中加入血餘炭,可加速傷口癒合,避免感染,提升療效。

「金槍散」方劑中加入「人指甲」,乍看令人驚訝,但實則有著其藥理依據。

古籍記載,人指甲性寒、味鹹,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止血生肌之功效。其主要作用在於:

  1. 清熱解毒:指甲含有微量元素鋅,能抑制細菌生長,有助於清熱解毒。
  2. 止血生肌:指甲富含膠原蛋白,有助於加速傷口癒合,促進組織再生。

因此,「金槍散」加入人指甲,旨在針對特定病症,發揮其清熱解毒、止血生肌的功效。

金槍散中加入珍珠,主要是利用其清熱解毒、平肝潛陽的功效。

珍珠性寒,味甘鹹,入心、肝經。其清熱解毒的作用,可有效抑制因熱毒上攻而導致的頭昏目眩、耳鳴等症狀;而平肝潛陽的功效,則可安撫肝陽上亢所致的煩躁不安、失眠多夢等症狀。

此外,珍珠還具有滋陰潤燥的功效,可以改善因熱毒耗傷津液而導致的口乾舌燥、皮膚乾燥等症狀。因此,珍珠在金槍散中,發揮著多方面的作用,有助於整體治療效果的提升。

主治功效


金槍散主治功效分析

治療原理

金槍散,由銀箔、血竭、血餘炭、人指甲(燒存性)、珍珠(燒存性)五味中藥組成,各藥等分,研為細末使用。根據古籍記載和現代藥理研究,金槍散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以下幾點:

  1. 止血: 方中血竭、血餘炭皆有良好的止血功效。血竭能活血散瘀、定痛止血;血餘炭則能收斂止血,兩者合用,對於外傷出血,有迅速止血之效。

  2. 生肌: 血竭除了止血,還能生肌斂瘡;人指甲(燒存性)在此有輔助生肌之效;珍珠(燒存性)有促進傷口癒合的作用。這些藥物共同作用,能夠促進傷口肉芽組織的生長,加速傷口的癒合。

  3. 消炎止痛: 銀箔具有消炎止痛、解毒殺菌的作用,能夠減輕傷口的炎症反應,緩解疼痛。血竭亦有定痛之效。

  4. 防腐收斂: 血餘炭具有收斂作用,能防止傷口感染;人指甲(燒存性)亦有類似作用。

古文案例分析

案例一:《古今醫鑒》記載

一人騎馬跌僕,被所佩鎖匙傷破陰囊,二丸脫落,得筋膜懸系未斷,痛苦無任,諸醫措手,或以線縫其囊,外加敷貼,生肌止痛,不三五日,線爛而復脫矣。予思常治刀傷出血,但敷壁錢而效敏,蓋此亦傷破之類也,是以令人慢慢托上,多取壁錢,敷貼其傷破之處,日漸安,其囊如故。

此案例描述一位患者因騎馬跌倒,造成陰囊破裂,睪丸脫出,疼痛難忍。其他醫生嘗試縫合傷口,並外敷藥物,但幾天後縫線脫落。作者聯想到金槍散(此處用壁錢代指,可能是其中一味藥物或類似功效的藥物)治療刀傷出血的效果,於是將金槍散敷於傷口處,最終傷口癒合,陰囊恢復如常。

分析: 此案例說明金槍散對於外傷性出血和傷口癒合有顯著療效,即使是嚴重的陰囊破裂,也能通過金槍散的外敷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案例二:《濟陽綱目》記載

金槍散,治一切刀割破、打破、跌破,出血不止,破開口不合,用此止血生肌住痛,立效。銀末,血竭,發灰,人指甲(燒存性),珍珠(燒存性,各等分)上為細末,研勻,撒患處。一方單血竭末敷,立止。

此段文字明確指出金槍散適用於各種外傷,包括刀傷、打破、跌傷等,主治出血不止、傷口不癒合,並強調其止血、生肌、止痛的功效迅速。

分析: 此段記載進一步確認了金槍散的廣泛適用性和高效性。

案例三:《金瘡跌打接骨藥性秘書》記載

血出,金槍散搽好,三七、松香、冰粉強。

此段文字提到了金槍散可以與三七、松香、冰片等藥物合用,增強其止血效果。

分析: 此段記載提供了金槍散可以與其他藥物配伍使用的信息,提示在臨床應用中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加減。

案例四:《跌打損傷回生集》記載

應手丹(又名金槍散,治刀斧傷破)

此段文字指出應手丹又名金槍散,主治刀斧傷。

分析: 此段記載進一步確認了金槍散的別名和主治範圍。

總結

綜合以上古文記載和現代藥理分析,金槍散作為一首經典的外傷用藥方劑,其主要功效為止血、生肌、消炎、止痛。其治療原理在於方中各藥的協同作用,能夠迅速止血、促進傷口肉芽組織的生長、減輕炎症反應、緩解疼痛,從而加速傷口的癒合。臨床上適用於各種刀傷、打破、跌傷等外傷,特別是出血不止、傷口難以癒合的情況。

傳統服藥法


銀末 血竭 發灰 人指甲(燒存性) 珍珠(燒存性)各等分
止血生肌,住痛。
上為細末,研勻。
摻患處。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金槍散, 出處:《古今醫鑑》卷十六引張夀山方。 組成:銀末、血竭、發灰、人指甲(燒存性)、珍珠(燒存性)各等分。 主治:止血生肌,住痛。主治:一切刀割破,打破,跌破,出血不止,破開口不合。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