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合散

SA HE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17

熱/寒比例

中性 (0.94)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7%
脾經 18%
肺經 18%
心經 9%
大腸經 9%
胃經 9%
腎經 9%
肝經
脾經
肺經
心經
大腸經
胃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撒合散中包含降香,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行氣止痛: 降香性味辛溫,歸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止痛的功效。撒合散方中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寒、脘腹冷痛、消化不良等症,降香可以溫暖脾胃,促進氣血運行,緩解疼痛。
  2. 溫陽散寒: 降香具有溫陽散寒的功效,對於寒邪客於脾胃所致的腹痛、腹瀉等症,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撒合散中常配合其他溫陽散寒的藥物,如肉桂、附子等,共同發揮溫陽散寒止痛的功效。

撒合散中包含五倍子,主要基於其收斂止瀉之功效。五倍子為五倍子蚜蟲寄生於鹽膚木等植物上的蟲癭,性寒、味酸澀,入肺、大腸經。其富含鞣酸等成分,具有強烈的收斂作用,可止瀉止血、消炎止癢。在撒合散中,五倍子與其他藥材配合,共同發揮收斂止瀉、固腸止痢的功效,適用於脾虛泄瀉、腸炎腹瀉等症。此外,五倍子亦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有助於緩解腸道炎症,進一步改善腹瀉症狀。

撒合散中包含松香,主要由於其具有以下特性:

  1. 止痛消腫:松香具有較強的止痛消腫作用,能有效緩解跌打損傷、骨折、肌肉疼痛等症狀,與方劑中其他藥物共同發揮止痛效果。
  2. 活血化瘀:松香能促進血液循環,活血化瘀,有助於消除瘀血腫痛,加快傷口癒合,配合其他藥物,提升治療效果。

此外,松香還有固澀止瀉、殺蟲止癢等功效,在撒合散中起到綜合作用,提升整體療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撒合散」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外科證治全書》記載,撒合散由真降香、五倍子、制松香三味藥材等分組成,將其共研細末後使用。此方劑主要用於治療 金瘡,也就是現代所說的開放性外傷。

治療原理分析:

撒合散的治療原理基於其組成藥材的藥性與功效,透過活血化瘀、收斂止血、解毒生肌等途徑,達到促進傷口癒合的目的。

  • 降香: 性溫,味辛,歸肝、脾經。其主要功效為活血止痛、化瘀消腫。在方劑中,降香主要發揮其活血化瘀的作用,可改善傷口局部的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減輕疼痛和腫脹。對於金瘡類外傷,可以加速損傷組織的修復。

  • 五倍子: 性寒,味酸、澀,歸肺、大腸、腎經。其主要功效為收斂固澀、殺蟲斂瘡。在方劑中,五倍子發揮其收斂止血、斂瘡的作用,對於金瘡出血,可以幫助快速止血,並有助於防止感染,促進傷口癒合。

  • 松香: 性溫,味苦、辛,歸肝、脾、肺經。其主要功效為解毒生肌、燥溼止癢。在方劑中,松香發揮其解毒生肌的作用,可以抑制傷口細菌的滋生,防止感染,並促進肉芽組織的生長,加速傷口的癒合。

綜合作用:

三藥合用,降香活血化瘀以消腫止痛,五倍子收斂止血以防傷口感染,松香解毒生肌以促進癒合。各藥相輔相成,共同發揮作用,使撒合散成為治療金瘡的有效方劑。通過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控制出血、防止感染、促進組織再生等多方面機制,加速傷口的癒合過程。

傳統服藥法


真降香、五倍子、制松香各等分。
上為細末,收貯聽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撒合散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撒合散, 出處:《外科證治全書》卷四。 組成:真降香、五倍子、制松香各等分。 主治:金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