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鮮皮丸

BAI XIAN PI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2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2%
胃經 32%
肝經 14%
大腸經 14%
肺經 5%
脾經
胃經
肝經
大腸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白鮮皮丸方劑中含有白鮮皮,主要原因如下:

  1. 白鮮皮性寒,味苦,歸肺、膀胱經。具有清熱燥濕、殺蟲止癢、解毒斂瘡的功效。白鮮皮善於治療濕熱蘊結、瘡瘍濕毒、皮膚瘙癢等症狀。
  2. 白鮮皮丸通常用於治療濕熱下注所致的陰囊濕疹、陰部瘙癢、帶下病等。白鮮皮在此方中起到清熱燥濕、殺蟲止癢的作用,可有效改善濕熱所引起的瘙癢和瘡瘍。

因此,白鮮皮是白鮮皮丸中不可或缺的藥材,其清熱燥濕、殺蟲止癢的功效,對治療濕熱所致的皮膚病症具有重要作用。

白鮮皮丸中包含苦楝皮,主要基於兩點原因:

一、藥性相輔相成:白鮮皮性寒涼,善於清熱燥濕,而苦楝皮性苦寒,亦有清熱燥濕之效,兩者合用,能增強清熱解毒之力,對於濕熱蘊結所致的皮膚病、風濕痹痛等症狀,療效更顯著。

二、功效互為補充:白鮮皮擅長治療濕熱瘡瘍、皮膚瘙癢,而苦楝皮更擅長驅蟲止癢,兩者合用,既能清熱解毒,又能止癢殺蟲,對於濕熱蟲毒所致的皮膚病,效果更佳。

白鮮皮丸中加入鶴蝨,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白鮮皮以清熱燥濕、解毒止癢著稱,而鶴蝨則擅長清熱解毒,散結消腫,兩者相輔相成,可加強藥效,用於治療濕熱蘊結,毒邪侵襲所致的瘡瘍腫毒、濕疹、皮膚瘙癢等。
  2. 引藥入絡,直達病所:鶴蝨味辛性寒,具有通絡散結的功效,能引導白鮮皮的藥力直達病變部位,促進藥效發揮,達到更佳的治療效果。

鶴蝨與白鮮皮的組合,充分發揮了兩者的藥效,相得益彰,提高了白鮮皮丸的治療效果。

白鮮皮丸中加入橘皮,是利用其理氣疏肝、燥濕化痰之效,與白鮮皮相輔相成,達到更佳的療效。

白鮮皮善於清熱燥濕,止癢止痛,但其性偏寒,易傷脾胃。橘皮性溫,能理氣行氣,燥濕化痰,可助白鮮皮疏散風熱,且其溫性可緩解白鮮皮的寒性,避免傷脾胃,同時還能增強藥效,使其更好地發揮清熱燥濕、止癢止痛之功。

白鮮皮丸中加入石灰,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增強藥效: 石灰性寒,能與白鮮皮的苦寒之性相輔相成,增強其清熱燥溼、止癢消腫的功效。此外,石灰還能使白鮮皮的有效成分更易溶解,提高藥物的吸收率。
  2. 穩定性: 石灰能吸附空氣中的水分,防止藥丸受潮變質,延長保存時間。同時,石灰還可以中和藥丸中的酸性物質,提高藥物的穩定性。

主治功效


白鮮皮丸

白鮮皮丸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成分包括白癬皮、苦楝皮、鶴蝨和橘皮。它具有多種功效,包括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止癢、利水滲濕、止嘔、清熱利尿、理氣行氣、降氣、健脾胃、理氣、止咳化痰和解魚蟹毒等。

白癬皮

白癬皮是一種中藥材,具有多種功效,包括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和止癢。它可以治療濕熱瘡毒、瘡癤、疥癬等皮膚疾病,此外,它還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可以治療口腔潰瘍、熱淋濕病、痢疾等熱毒火熱所致的疾病。

苦楝皮

苦楝皮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燥濕健脾和止痢的功效。此外,苦楝皮對皮膚疾病也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它可以治療濕疹、皮膚瘙癢、瘡癤等疾病。

鶴蝨

鶴蝨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燥濕健脾和止痢的功效。鶴蝨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燥濕健脾和止痢的功效。它可以治療濕熱瘡毒、瘡癤、疥癬等皮膚疾病,此外,它還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可以治療口腔潰瘍、熱淋濕病、痢疾等熱毒火熱所致的疾病。

橘皮

橘皮具有利水滲濕、止嘔、清熱利尿、理氣行氣、降氣、燥濕、健脾胃、理氣、止咳化痰、解魚蟹毒等功效。它可以促進尿液生成,增加尿量,幫助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和毒素。橘皮還能疏通氣滯、理氣行氣,緩解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此外,它還有清熱利尿、健脾胃、止咳化痰、解魚蟹毒的功效。

石灰

石灰具有殺蟲、止癢和燥濕的功效。它可以治療濕熱瘡毒、瘡癤、疥癬等皮膚疾病,此外,它還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可以治療口腔潰瘍、熱淋濕病、痢疾等熱毒火熱所致的疾病。

總結

中藥方劑「白鮮皮丸」是一種常用於治療小孩腸胃蟲病症的中藥方劑。它具有多種功效,包括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止癢、利水滲濕、止嘔、清熱利尿、理氣行氣、降氣、健脾胃、理氣、止咳化痰和解魚蟹毒等

傳統服藥法


白蘚皮半兩, 苦楝根半兩, 鶴蝨(炒)半兩, 青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 定粉1分, 石灰1分。
上為細末,面糊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10丸,煎使君子湯送下,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及過敏體質者慎用。
  • 服用本方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腹痛胰臟炎下腹部痛上腹胃脘痛

相同名稱方劑


白鮮皮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七九。 組成:白鮮皮半兩,苦楝根半兩,鶴虱(炒)半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定粉1分,石灰1分。 主治:小兒諸蟲大啼,時作心腹痛。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