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子散
TENG ZI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一四一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極寒 (0.09)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藤子散中加入雞冠花,主要基於其藥性與方劑功效的契合:
1. 止血涼血: 雞冠花性涼,味甘,入肝、心經,具有涼血止血、清熱解毒的功效。藤子散以治療血熱妄行、出血不止為目的,雞冠花可有效控制出血,並降低血熱,與方中其他藥物相輔相成,達到止血涼血的功效。
2. 改善血瘀: 雞冠花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有助於改善血瘀,促進血液循環。藤子散中常加入活血化瘀藥物,雞冠花可增強其活血功效,進一步促進瘀血消散,加速傷口癒合。
總而言之,雞冠花在藤子散中發揮著涼血止血、活血化瘀的作用,與方劑其他藥物共同作用,達到治療血熱妄行、出血不止的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藤子散」主治功效分析
綜合分析
可以得知「藤子散」主要用於治療痔瘡,特別是伴有出血症狀的痔瘡,包括「牝痔」和「小兒痔疾」。
治療原理
從「藤子散」的組成成分雞冠花,我們可以推測其治療痔瘡的原理主要基於以下幾點:
- 止血: 雞冠花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能夠迅速緩解痔瘡出血症狀。
- 消炎解毒: 雞冠花具有消炎解毒的作用,可以減輕痔瘡引起的局部炎症和腫脹疼痛。
- 清熱: 雞冠花能夠清熱解暑,有助於改善痔瘡患者體內熱毒蘊結的狀況。
- 其他輔助作用: 雞冠花還具有利尿、改善消化不良、提高免疫力、抗氧化等功效,這些作用可能對痔瘡的康復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
古文記載「藤子散」主要用於治療「牝痔」,並常與「皂莢子散」、「嘉穀散」等方劑配合使用。例如,《聖濟總錄》中記載「治牝痔下血,日久不止。皂莢子散方」,後又提到「治牝痔生瘡,腫痛有血。嘉穀散方」,並指出「次服藤子散」。這表明在古代醫學實踐中,「藤子散」可能作為輔助方劑,與其他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功效的方劑聯合應用,以增強療效。
此外,《幼幼新書》和《太平聖惠方》中都提到了「榼藤子散」用於治療「小兒痔疾,下血無時」,並強調了劑量的調整需根據患兒的年齡和體重進行加減。這說明「藤子散」的應用範圍不僅限於成人,也適用於兒童痔瘡的治療。
總結
「藤子散」以雞冠花為主藥,可能透過止血、消炎解毒、清熱等作用,達到治療痔瘡,特別是出血性痔瘡的效果。在古代醫學中,該方劑常與其他方劑聯合應用,並可根據患者的年齡和病情調整劑量,具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
傳統服藥法
榼藤子1枚,雞冠花1兩,鯪鯉甲(鱗)7片。
上藥都入藏瓶內,鹽泥固濟,留一小眼子,用炭火燒,煙絕為度,入麝香少許,同研細。
每服1錢匕,溫酒調下,日3次,不拘時候。與嘉谷散相間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藤子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四一。 組成:榼藤子1枚,雞冠花1兩,鲮鯉甲(鱗)7片。 主治:牝痔。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