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皂丸

LUO ZAO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26

熱/寒比例

偏寒 (0.61)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0%
肝經 23%
大腸經 15%
胃經 15%
腎經 7%
脾經 7%
肺經
肝經
大腸經
胃經
腎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蘿皁丸方劑中加入瓜簍仁,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解毒: 瓜簍仁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有效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瘡瘍腫毒、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等症狀,與蘿皁丸中其他清熱解毒藥物相輔相成,增強藥效。
  2. 利濕通淋: 瓜簍仁還具有一定的利濕通淋作用,可以幫助利水消腫,改善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對於因濕熱內蘊引起的尿路感染、膀胱炎等疾病也有不錯的療效。

因此,瓜簍仁的加入不僅增強了蘿皁丸的清熱解毒功效,同時也增加了利濕通淋作用,使藥效更加全面。

蘿皁丸方劑中加入海浮石,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個功效:

  1. 利水消腫: 海浮石性寒,味甘鹹,入腎經,具有利水消腫之效。對於水腫、腹水、小便不利等症狀,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而蘿皁丸本身也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海浮石的加入能增強其利水作用,提高療效。
  2. 軟堅散結: 海浮石還具有軟堅散結的功效,對於瘰癧、癭瘤等症狀也有較好的療效。蘿皁丸中也常用於治療瘰癧、癭瘤等疾病,海浮石的加入能加強其軟堅散結作用,促進疾病的康復。

蘿皁丸中加入天南星,主要是因為其燥濕化痰、散結止痛的功效。

天南星性溫,味辛,歸肺、脾經,具有祛風散寒、燥濕化痰的特性,能有效治療因痰濕阻滯所致的咳嗽、哮喘、胸悶等症狀。此外,天南星亦具有一定的散結止痛作用,有助於緩解疼痛。

在蘿皁丸中,天南星與其他藥材配伍,共同發揮祛風散寒、燥濕化痰、散結止痛的功效,以治療相關疾病。

蘿皁丸方劑中使用豬牙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豬牙皁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有效治療因熱毒引起的瘡瘍腫毒、咽喉腫痛等病症。蘿皁丸多用於治療熱毒熾盛、癰疽發背、瘡瘍潰爛等症,豬牙皁的清熱解毒作用正好與方劑的治療目的相符。
  2. 活血化瘀: 豬牙皁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蘿皁丸中常配伍其他活血化瘀藥物,如丹參、赤芍等,共同發揮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效果。

主治功效


蘿皂丸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古代文獻,蘿皂丸主要用於治療痰盛作喘的症狀。

古文內容分析

《雜病心法要訣》

  • 內容:「表寒火鬱喘急瀉白散,痰盛作喘蘿皂丸,蔞仁海石星蘿皂,氣喘蘇子降氣痊。」
  • 分析:指出痰盛作喘是蘿皂丸的主治症狀,並簡要列出了其組成成分:蔞仁(瓜蔞仁)、海石(海浮石)、星(天南星)、蘿皂(豬牙皂)。
  • 內容:「面赤浮腫,謂之火鬱之喘,宜瀉白散。痰盛聲急,謂之痰喘,宜蘿皂丸。無痰聲急,謂之氣喘,宜蘇子降氣湯。」
  • 分析:進一步將喘證分為火鬱、痰喘、氣喘三類,並指出痰喘(痰盛聲急)應使用蘿皂丸治療。

《醫學入門》

  • 內容:「食積,香平丸、枳朮丸;因酒,小蘿皂丸。」
  • 分析:指出小蘿皂丸可用於治療因酒而引起的食積。
  • 內容:「痰喘喉似水雞吹。痰喘必有痰聲。風痰,千緡湯,或合導痰湯;痰氣,蘇子降氣湯、四磨湯;食積濕痰,古二母散、神保丸、大蘿皂丸。」
  • 分析:描述了痰喘的症狀,並指出大蘿皂丸可用於治療食積濕痰。
  • 內容:「大蘿皂丸,南星、半夏、杏仁、栝蔞仁、香附、青黛、陳皮各五錢,蘿蔔子二兩,皂角燒灰一兩,為末,神麯煮糊為丸梧子大。每六十丸,薑湯下。治氣喘、痰喘、風痰、食痰、酒痰、面毒等證。」
  • 分析:詳細記載了大蘿皂丸的完整配方、製作方法及用法用量,並列舉了其主治的各種痰喘證型。
  • 內容:「小蘿皂丸,蘿蔔子二兩蒸,皂角五錢煅,南星用白礬水浸曬,栝蔞仁;海粉各一兩,為末,薑汁和蜜搗勻為丸,含化止之,治豌豆最妙。」
  • 分析:記載了小蘿皂丸的配方及製作方法,並指出其特別適用於治療豌豆病。

《濟陽綱目》

  • 內容:「食積,香平丸、枳朮丸。因酒,小蘿皂丸。」
  • 分析:再次指出小蘿皂丸可用於治療因酒而引起的食積。
  • 內容:「李氏,曰:呼吸急促者,謂之喘;喉中有響聲者,謂之哮。虛者氣乏身涼,冷痰如冰;實者氣壯胸滿,身熱便硬。經曰,諸逆衝上皆屬火。虛火宜滋補降氣,實火宜清肺瀉胃。火炎肺胃喘者,乍進乍退,得食墜下稠痰則止,食已入胃,反助火痰上,喘反大作,宜降火清金導痰湯,加芩、連、山梔、杏仁、瓜蔞。如胃有實火,膈上稠痰者,導水丸。痰喘必有痰聲,風痰千緡湯,或合導痰湯。痰氣蘇子降氣湯、四磨湯。食積濕痰古二母散、神保丸、大蘿皂丸。驚憂氣鬱,惕惕悶悶,引息鼻張,氣喘呼吸,急促而無痰聲者,四七湯、枳梗湯、分氣紫蘇飲、四磨湯。因服補藥喘者,三拗湯。外感表邪傳裡,裡實不受,則氣逆上,詳見傷寒。尋常感冒,風寒相干,肺脹逆而喘者,隨時令祛散。風喘金沸草散、麻黃杏仁飲。寒喘加減三拗湯、藿香正氣散加五味子、杏仁,或蘇陳九寶飲。暑月香葛湯,熱證小柴胡湯、涼膈散。水喘,水氣轆轆有聲,怔忡者小青龍湯、古葶棗散、白前湯。水腫,水氣肺脹而喘。然喘必生脹,脹必生喘,其證相因,皆小便不利。肺主氣,先喘而後脹者,宜清金降火,而行水次之。脾主濕,先脹而後喘者,宜燥脾行水,而清金次之。」
  • 分析:這段內容詳細描述了喘證的定義、分類、病因病機及治法。再次指出大蘿皂丸可用於治療食積濕痰。
  • 內容:「大蘿皂丸,治氣喘痰喘,風痰食痰,酒痰面毒等證。」
  • 分析:再次強調大蘿皂丸可治療多種痰喘證型。
  • 內容:「大蘿皂丸,南星,半夏,杏仁,瓜蔞仁,香附,青黛,陳皮(各五錢),蘿蔔子(二兩),皂角(燒灰,一兩)上為末,神麯煮糊為丸,桐子大,每服六十丸,薑湯下。」
  • 分析:再次記載了大蘿皂丸的完整配方。
  • 內容:「小蘿皂丸,治喘證最靈妙。蘿蔔子(二兩,蒸),皂角(五錢,煅),南星(用白礬水浸曬),海粉,瓜蔞仁(各一兩)」
  • 分析:再次強調了小蘿皂丸治療喘證的療效,並簡要記載了其配方。

治療原理分析

根據古文內容及方劑組成,蘿皂丸的治療原理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1. 化痰降氣:瓜蔞仁、杏仁、蘿蔔子具有潤肺化痰、降氣平喘的功效,是方劑中的主要成分。
  2. 燥濕化痰:南星、半夏具有燥濕化痰的作用,可清除體內濕痰。
  3. 利水消腫:海浮石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可協助排除體內多餘水分。
  4. 行氣化痰:香附、陳皮具有行氣化痰的作用,可促進氣機流通,加速痰濁的排出。
  5. 清熱化痰:青黛具有清熱化痰的作用,可清除痰熱。
  6. 祛風散結:豬牙皂具有祛風散結的作用,可協助消除痰濁壅阻。

綜合以上分析,蘿皂丸通過多種藥物配伍,達到化痰降氣、燥濕利水、行氣清熱、祛風散結的功效,從而治療痰盛作喘的症狀。

結論

蘿皂丸是一個經典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痰盛作喘的症狀,尤其適用於食積濕痰引起的喘證。其治療原理主要為化痰降氣、燥濕利水、行氣清熱、祛風散結。不同古籍中記載了蘿皂丸的兩種不同版本:大蘿皂丸和小蘿皂丸,兩者在配方和用法上略有差異,但主要功效相似。

傳統服藥法


瓜蔞仁、海浮石、南星、蘿蔔、牙皂。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化痰平喘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氣喘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蘿皂丸, 出處:《金鑑》卷四十一。 組成:瓜蔞仁、海浮石、南星、蘿蔔、牙皂。 主治:痰盛作喘。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