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cient Disease Acupuncture Treatment

中醫古典籍記載「口瘡」的經絡穴道清單(附原文)

口瘡,中醫稱為口疳,是一種發生在口腔黏膜上的急性炎症性疾病,以口腔潰瘍為主要特徵。多發於兒童,成人也可發生。

口瘡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 外感風熱:風熱之邪侵襲口腔,導致口腔黏膜充血、水腫、潰瘍。
  2. 內傷脾胃:脾胃虛弱,運化失常,導致精血不足,津液虧損,口腔黏膜失去滋潤,而發為口瘡。
  3. 其他因素:如精神因素、飲食不節、熬夜等,均可導致口瘡的發生。

口瘡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點:

  1. 口腔黏膜出現散在的潰瘍,大小不一,形狀不規則,邊緣隆起,底部充血,表面覆蓋黃白色分泌物。
  2. 潰瘍疼痛,可伴有口乾、口苦、咽喉腫痛等症狀。

口瘡的治療以清熱解毒、養陰生津為主。常用中藥有黃連、黃芩、板藍根、玄參、麥冬、沙參等。

口瘡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注意口腔衛生,飯後漱口,保持口腔清潔。
  2.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口腔黏膜。
  3. 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以減少口瘡的發生。

口瘡是一種常見的口腔疾病,但如果治療不當,可能會引起嚴重的後果,因此,一旦出現口瘡,應及時到醫院就診。相關經絡穴道清單及中醫典籍原文如下:

廉泉

廉泉

  • 1.《針灸聚英》:「廉泉(一名舌本),頸下結喉上四寸中央。仰面取之。陰維、任脈之會。素注。低針取之。針一寸。留七呼。銅人。灸三壯。針三分。得氣即瀉。明堂。針二分。主咳嗽上氣。喘息。嘔沫。舌下腫難言。舌根縮急不食。舌縱涎出。口瘡。
  • 2.《針灸逢源》:「廉泉(一名舌本。一名本池),在頷下結喉上中央。仰而取之。陰維任脈之會。(針三分。灸三壯)治咳嗽喘息。舌下腫。舌根縮。舌縱涎出。口瘡。
  • 3.《普濟方·針灸》:「治口瘡。舌下腫難言。舌縱涎出。舌根急縮。穴廉泉。灸三壯。次針湧泉二穴。
  • 4.《針灸問答》:「然則廉泉非一穴,當是舌根下之左右泉脈,而且為足少陰之俞也。禺按:即通舌下海泉穴。三壯,三分。主治咳嗽喘息,上氣吐沫,舌縱,舌下腫,難言,舌根急縮,不食,涎出,口瘡。按:《百症賦》:兼中衝,堪攻舌下腫痛。)

地倉

地倉

  • 1.《針灸大成》:「**狐惑傷寒滿口瘡,須下黃連犀角湯。蟲在臟腑食肌肉,須要神針刺地倉。**
  • 2.《針灸問答》:「狐惑傷寒滿口瘡,須用黃連犀角湯,蟲在臟腑食肌肉,須要神針刺地倉。

勞宮

勞宮

  • 1.《針灸逢源》:「勞宮(一名五里。一名掌中),在掌中央動脈。屈無名指尖盡處是穴心包絡脈所溜為滎。(針三分。灸三壯)治中風悲笑不休。痰火胸痛衄血煩渴。口瘡鵝掌風。
  • 2.《刺灸心法要訣》:「痰火胸疼刺勞宮,小兒口瘡針自輕,兼刺鵝掌風證候,先補後瀉效分明。

湧泉

湧泉

  • 1.《普濟方·針灸》:「治口瘡。舌下腫難言。舌縱涎出。舌根急縮。穴廉泉。灸三壯。次針湧泉二穴。

中衝

中衝

  • 1.《針灸問答》:「然則廉泉非一穴,當是舌根下之左右泉脈,而且為足少陰之俞也。禺按:即通舌下海泉穴。三壯,三分。主治咳嗽喘息,上氣吐沫,舌縱,舌下腫,難言,舌根急縮,不食,涎出,口瘡。按:《百症賦》:兼中衝,堪攻舌下腫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