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用藥研究》~ 卷下 (7)

回本書目錄

卷下 (7)

1. 卷下

溫散(甘草乾薑湯,溫散虛實間也;桂枝人參湯,溫散表裡也;理中丸、茯苓四逆湯、乾薑附子湯、四逆湯、四逆加人參湯、白通湯、白通加豬膽汁湯、通脈四逆湯、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溫散腹中也。)

按作乾薑法:取母姜大者,淹米汁三日,出切作錢片日乾。不須用炮炒之制。

【麥門冬】體滋潤,而優柔為之用。

優柔(竹葉石膏湯,優柔虛實間也。)

按柔實圓大,白色微黃,有光滑者為勝。本邦紀州產,當其任,稱鴉膚剌模者是也。

【吳茱萸】體穿突,而消散為之用。

消散(吳茱萸湯、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消散心胃間也。)

按華產不陳久者佳。本邦所產,氣味過嚴刻矣。

【五味子】體發斂,而潤澤為之用。

潤澤(小青龍湯,潤澤表位,及心下也。)

按以朝鮮產者為勝。本邦呼薩涅葛貲剌者,所謂南五味子也,殊為下品。紀州產,呼未貲膚薩者,所謂北五味子也。雖然,如其效用,則都劣朝鮮產。

【杏仁】體滋潤,而滑達為之用。

滑達(桂枝二麻黃一湯、桂枝麻黃各半湯、麻黃湯、大青龍湯、桂枝加厚朴杏仁湯,滑達表位也;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滑達表裡也;麻黃連軺赤小豆湯,滑達虛實間也。)

按豐實圓大者為佳。如其炒煮之制,皆不可從。

【桃仁】體滋潤,而淫泆為之用。

淫泆(桃核承氣湯、抵當湯,淫泆血道也。)

按諸桃核仁皆可用。薄大而長,其色潔白,為之桃仁也。與杏梅仁,不可混同。

【枳實】體蕩推,而疏通決泄為之用。

疏通(梔子厚朴湯,疏通心胃間也;大柴胡湯、柴胡加芒硝湯,疏通胸脅也;四逆散,疏通虛實間也。)

決泄(小承氣湯、大承氣湯,決泄胃中也。)

按漢產為良,呼唐枳殼者是也。不可鑿於殼實之異別也,概稱實者為當也。本邦產不備之體用,且多偽贗;如朝鮮產,可供其闕也。

【貝母】體透徹,而排達為之用。

排達(桔梗白散,排達胸中也。)

按白潤肥大,鎮重充實者為佳。

【粳米】體生育,而中和為之用。

中和(白虎湯、白虎加人參湯,中和胃中也;桃花湯、竹葉石膏湯,中和虛實間也。)

按粳米有早中晚三收。供藥用者,以晚粳歷一周年者為可。

【赤小豆】體緩紓,而遷轉為之用。

遷轉(瓜蒂散,遷轉胸中也;麻黃連軺赤小豆湯,遷轉虛實間也。)

按小粒而色濃赤,帶微黑色,不陳久者為佳。

【香豉】體和通,而疏洗為之用。

疏洗(梔子豉湯、梔子甘草豉湯、梔子生薑豉湯,疏洗心胸也;瓜蒂散,疏洗胸中也。)

按豉有咸豉淡豉二種。咸豉備食用,淡豉供藥用。造淡豉法:以黃大豆為黃蒸,取出苞藁,候溫處幽之凡三日,須白衣遍生為準,曬乾充其用。

【膠飴】體和潤,而弛緩為之用。

白話文:

[卷下]

溫散類藥物(例如:甘草乾薑湯,溫散虛實兼顧;桂枝人參湯,溫散表裡;理中丸、茯苓四逆湯、乾薑附子湯、四逆湯、四逆加人參湯、白通湯、白通加豬膽汁湯、通脈四逆湯、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溫散腹中。)

製作乾薑的方法:選取母姜中較大的,浸泡在米水中三天,取出切成錢幣大小的薄片曬乾。不需要炮製或炒制。

麥門冬:藥性滋潤,作用溫和。

溫和類藥物(例如:竹葉石膏湯,溫和虛實兼顧。)

選擇麥門冬時,應選擇柔軟、圓大、顏色呈白色微黃、光滑的為佳。紀州所產的,稱為「鴉膚剌模」者最佳。

吳茱萸:藥性穿透性強,具有消散的作用。

消散類藥物(例如:吳茱萸湯、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消散心胃之氣。)

選擇吳茱萸時,應選擇產地為中國,且未久藏的較佳。本國所產者,氣味過於辛辣。

五味子:藥性收斂,具有滋潤的作用。

潤澤類藥物(例如:小青龍湯,潤澤表位及心下。)

朝鮮所產的五味子最佳。本國稱之為「薩涅葛貲剌」者,是為南五味子,品質較差;紀州所產,稱為「未貲膚薩」者,是為北五味子,但其效用皆不如朝鮮所產。

杏仁:藥性滋潤,具有通利的作用。

通利類藥物(例如:桂枝二麻黃一湯、桂枝麻黃各半湯、麻黃湯、大青龍湯、桂枝加厚朴杏仁湯,通利表位;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通利表裡;麻黃連軺赤小豆湯,通利虛實兼顧。)

選擇杏仁時,應選擇飽滿、圓大的為佳。不建議炒制或煮制。

桃仁:藥性滋潤,具有活血通絡的作用。

活血通絡類藥物(例如:桃核承氣湯、抵當湯,活血通絡於血脈。)

所有桃核仁皆可使用,應選擇薄而長、顏色潔白者。不可與杏仁、梅仁混淆。

枳實:藥性峻猛,具有疏通、瀉下的作用。

疏通類藥物(例如:梔子厚朴湯,疏通心胃;大柴胡湯、柴胡加芒硝湯,疏通胸脅;四逆散,疏通虛實兼顧。)

瀉下類藥物(例如:小承氣湯、大承氣湯,瀉下胃中之積滯。)

漢地所產的枳實最佳,稱為「唐枳殼」。不可拘泥於枳實與枳殼的區別,統稱為「實」即可。本國所產的枳實品質不佳,且多偽造,朝鮮所產的可以作為替代。

貝母:藥性通透,具有宣通的作用。

宣通類藥物(例如:桔梗白散,宣通胸中之氣。)

選擇貝母時,應選擇白色、潤澤、肥大、沉重、飽滿的為佳。

粳米:藥性滋養,具有調和的作用。

調和類藥物(例如:白虎湯、白虎加人參湯,調和胃中;桃花湯、竹葉石膏湯,調和虛實兼顧。)

粳米分早、中、晚三季收穫,藥用以晚稻收穫後存放一年者為佳。

赤小豆:藥性平和,具有利水的作用。

利水類藥物(例如:瓜蒂散,利水於胸中;麻黃連軺赤小豆湯,利水於虛實兼顧。)

選擇赤小豆時,應選擇顆粒小、顏色深紅帶微黑色,且未久藏的為佳。

香豉:藥性平和通利,具有疏泄的作用。

疏泄類藥物(例如:梔子豉湯、梔子甘草豉湯、梔子生薑豉湯,疏泄心胸;瓜蒂散,疏泄胸中。)

豉分鹹豉和淡豉兩種,鹹豉供食用,淡豉供藥用。製作淡豉的方法:將黃大豆蒸熟,取出豆莢,放在溫暖陰暗處放置三天,待豆芽長出後曬乾即可使用。

膠飴:藥性溫和潤澤,具有緩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