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越正淑

《傷寒用藥研究》~ 卷上 (1)

回本書目錄

卷上 (1)

1. 總論

凡說藥品。昉於神農本草。中於李當之陶弘景。下則及於唐宋元明諸家本草。品物至千有餘數。而其說縱橫百出矣。然則措焉不論乎。曰否。凡極事物之理。雖尚至廣至遠。而唯驅廣遠。而不知約之。則事而無不惑焉。物而無不疑焉。夫疾病之狀態。雖不一。而均於傷其常則一也。

以是乎備其品物也。不可不先約之施用。而推弘其才能矣。但設千有餘數之藥品。而不為推弘之才能。則不素生疑惑而已。不能必療其疾病也。夫穀肉果菜鳥獸鱗介者。皆養人之常者也。然其要在於節之矣。豈謂盡舉穀肉果菜鳥獸鱗介之數。而不食之。則不能養人之常。而遂不知節之。

白話文:

凡是談論藥物,始於神農本草經,發展到李當之陶弘景的本草經,之後又延續到唐宋元明各家本草。藥物種類多達千種以上,而相關的說法更是繁多。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是否就不用去討論它們呢?答案是否定的。

凡是探究事物的道理,即使範圍廣泛,但如果只一味追求廣泛而不知收斂,就會對每件事都感到困惑,對每樣東西都充滿疑問。疾病的症狀雖然千變萬化,但歸根結底都是損傷了人體的正常狀態。

因此,在學習藥物知識時,不可不先了解其用途,並推廣其藥效。如果只是列舉千種以上的藥物,卻不去推廣其藥效,就只能永遠疑惑不解,也無法有效治療疾病。

正因為如此,學習藥物知識時,不能不先了解其用途,並推廣其藥效。如果只是列舉千種以上的藥物,卻不去推廣其藥效,就只能永遠疑惑不解,也無法有效治療疾病。

谷物、肉類、水果、蔬菜、飛禽走獸、魚類和貝類,都是維持人體正常運作的必要食物。但關鍵在於要適度食用。難道要列舉出所有這些食物,然後一概不吃,才能維持人體的正常運作嗎?這樣做不但不能維持身體健康,反而還不知節制。

則不素無益而已。恐傷其常也。故藥品可約。而得以療其疾病焉。穀肉果菜鳥獸鱗介。可節而得以養其平常焉。李時珍於本草綱目。品物益多多。而說其主治也。亦彌紛冗。請舉其一言之。凡諸藥方有五甘草者。則盡取其證候。而以歸之於甘草一品之能。其他數類。亦皆無不然矣。

果其說之是乎。既足以一品普治眾病也。何俟品物千有餘數。而後療其疾病乎。嗟乎。其言之矛盾。如是甚矣。殆不知所適從矣。所謂唯驅廣遠。而不知約之者也。藥品不可不約以療其疾病。主治不可不統以取其要。此余之所以著傷寒用藥研究也。於傷寒用藥研究之撰。就品物千有餘數之中。

白話文:

古人對於藥物的使用,認為不應僅止於藥物本身無害,更應考慮是否會乾擾到身體的正常運作。因此,他們提倡精簡藥物的種類,以便有效治療疾病。糧食、肉類、水果、蔬菜、鳥獸及海產等食物,也應該適度攝取,以養生維持日常所需。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列出了大量的藥物品種和功效,但描述每種藥物的用途卻相當繁雜。例如,提到所有含有甘草的藥方,都歸納為甘草的功效。其他類別的藥物也是如此。

如果這樣的理論是正確的,那麼只需一種藥物就能治療多種疾病。為什麼還需要列出超過一千種的藥物來治療疾病呢?這真是太矛盾了,讓人難以決定該信賴哪一個。這種做法實際上是在追求藥物的種類越廣越好,卻忽略了精簡選擇的重要性。藥物的選擇不能不加限制地使用,藥物的治療作用也不能不統一地尋求關鍵。這就是我寫《傷寒用藥研究》的原因。在《傷寒用藥研究》中,我從超過一千種的藥物中選取了一些進行深入的研究。

約取其一百五十品。次主治之十百。而先品物之體與用也。蓋體也者。大體也。蔽一品之能之謂也。用也者。活用也。數味相據。而為效用之謂也。按古人亦有言體用者。雖然。充其體以氣味。充其用以效用。故體用畫其域。而為兩斷也。余意則不然。夫體用者。猶經緯然矣。

體以貫用。用則出於體。經以貫緯。緯則繫於經。體用經緯。其義之似也如此。然則體與用。統一於效用而言之也。豈為配氣味與效用乎。不可不考焉。或曰。吾子鑿鑿乎論體用之異同。雖然。尚效之於古。而以氣味與效用。亦無害而已。何則。氣之於寒熱溫涼平。味之於甘苦辛酸鹹淡澀斂。

白話文:

這篇文章主要論述中藥的“體”和“用”。

首先,作者列舉了約150種藥物,並依據其主治功效進行分類。然後,作者認為在學習藥物之前,要先了解藥物的“體”和“用”。

所謂“體”,指的是藥物本身的整體特性,包括其藥性、藥力等方面的概括。而“用”指的是藥物在實際運用中的靈活運用,即多種藥物相互配合,發揮其整體功效。

古代醫學典籍中也提及“體”和“用”,但往往將“體”等同於藥物的氣味,“用”等同於藥物的功效,將二者截然分開。

然而,作者認為“體”和“用”就像經緯一樣,相互依存,密不可分。藥物的“體”是“用”的基礎,而“用”則依賴於“體”。

因此,作者認為,“體”和“用”應統一於藥物的整體效用而言,而非僅僅將其等同於氣味和功效。

有人可能會說,作者過於拘泥於“體”和“用”的區別,但作者認為,雖然參考古人的經驗,以氣味和功效來理解藥物並無害處,但我們更應該深入探究藥物的本質,去理解“體”和“用”的真正含義。

最後,作者提到了藥物的氣味和藥性,強調藥物氣味的多樣性,包括寒熱溫涼平等,以及藥物味道的多樣性,包括甘苦辛酸鹹淡澀斂等。

總結

這篇文章闡述了中醫藥學中“體”和“用”的關係,作者認為“體”和“用”密不可分,應統一於藥物的整體效用而言,而非僅僅將其等同於氣味和功效。

皆自然之性也。品物之用。無一不出於自然之性矣。夫既性以出用。則氣味與效用。固一其歸。豈兩斷乎哉。如吾子之言。可謂勉而好違古。曰不然矣。體用者。皆以藥之才能言之也。氣味者。藥之性而非才能也。譬之音與藥。則音者體也。樂者用也。夫蓋音之性。金石絲竹匏土革木也。

樂之性。乃音之相和也。是雖異其性。而於有其聲之可聽。則音樂同一矣。然則聲者。音樂之才能。而非性也。故藥之才能。猶音樂之於聲也。豈以氣味與效用。得充體用乎哉。曰。體用之具品物。既受教。雖然。令驅使品物也。問主治於脈證。則歷然而有形。以品物之體用而臨脈證。

白話文:

所有事物都具有自然的特性,任何物品的用途都源自其自然的特性。既然事物依其特性而被使用,那麼其氣味與效用就必然歸於同一本源,不可能完全切割。你所說的話,只能算是勉強強詞奪理,違背古法。體與用都是指藥物的才能,而氣味是藥物的特性,而非才能。比方說聲音和音樂,聲音是本體,音樂是用途。聲音的特性是金石絲竹匏土革木,而音樂的特性是聲音的和諧。雖然聲音和音樂特性不同,但只要有悅耳的聲音,音樂就能夠成立。因此,聲音是音樂的才能,而非特性。同樣地,藥物的才能如同音樂之於聲音,不可能單靠氣味和效用就能成就體與用。

雖然物品的體與用都受其特性影響,但最終還是需要人去駕馭。當我們根據脈象和症狀來判斷治療方法時,就會顯現出清晰的脈絡。我們應該運用物品的體與用來對症下藥。

則泛然無形。有形則事順。無形則事不順。吾子復有說乎。曰有。夫脈證之雖有形。而不辨虛實之分界。則不能察主客之疑似也。不察主客之疑似。而漫從有形於外。則至處其方也必違矣。可謂有形之歸無形也。以是乎。欲知虛實之分界。則不可不察主客之疑似也。蓋察主客之疑似者。

在推脈證於內。而究其本源也。夫脈證之於本源。皆在於血液神氣之失常也。故脈證者。量血液神氣之標也。既知血液神氣之如何。而以體用蔽之。則本源復。而其標從矣。譬如破竹乎。刃觸其端。則末自分離矣。不可不考焉。

白話文:

如果事物沒有形體,就顯得無所不在;有形體則事情順利,無形體則事情不順利。你還有其他想法嗎?我還有。雖然脈象和症狀有形可見,但如果不辨別虛實的界限,就無法察覺主客之間的疑似。如果不察覺主客之間的疑似,而只根據外在的形狀來隨便用藥,那麼治療方法必然錯誤。這可以說是有形體的歸於無形。所以,想要了解虛實的界限,就必須察覺主客之間的疑似。

察覺主客之間的疑似,要從推測脈象和症狀入手,深入探究其根本原因。脈象和症狀的根本原因,都在於血液、神氣失常。因此,脈象和症狀是衡量血液、神氣的標誌。一旦了解血液、神氣的狀況,卻被表面的體用所蒙蔽,那麼根本原因就會被掩蓋,其標誌也會跟著消失。這就像劈竹子一樣,刀尖觸碰竹子的一端,竹子就會從末端開始分裂,不可不謹慎。

2. 其二

宋元以降。醫家者流。忸汰陰陽配當。五行生剋之理。滔滔乎疾醫之道。遂不講也既已久矣。以是乎近世唱古醫方者。皆惡說理。而唯取外脈證焉。不為推脈證之源始。乃修飾之。各以其家言。曰或氣。或毒。或水。或寒。皆牽強己之所癖。而決乎不顧矣。嗟嘆是何偏乎惡說理。

而頗乎建家言也。可謂惡陷阱而被杖者也。且其言曰。隨脈證治之。是千古之哲論。萬代之龜鑑矣。是於其言。似則似矣。而未可許以善矣。論曰。觀其脈注。知犯何逆。隨證治之。此言推窮其脈證之出於何逆。則自足辨於證之主客。主客既辨。則棄之客證。而隨之主證也。

何為以唯隨外脈證焉盡而不殘哉。故處方之要。雖固在於脈證。而不窮其所源始。則脈證亦不可從焉。試舉脈之不可從者言之。如桂枝曰脈洪大。大青龍湯曰脈浮緩。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曰脈沉緊。建中湯曰陰脈弦。小柴胡湯曰陽脈澀。瓜蒂散曰脈微浮。大承氣湯曰脈遲。

白話文:

自宋元以後,醫家流派紛紛林立,開始探討陰陽五行生剋的道理,而對疾病治療的深入探討,卻逐漸被忽視。於是近代以來,提倡古醫方的醫者,都反感講究理論,只注重表面脈證,不去探究脈證的根源,只滿足於對表象的修飾,各以其家傳之說,或曰氣虛,或曰中毒,或曰水腫,或曰寒邪,皆強詞奪理,閉目塞聽。令人不禁感嘆,如此偏頗地排斥理論,可謂是避開陷阱,反倒被棍棒打中。

他們提出「隨脈證治」的說法,認為這是千古不變的真理,萬世不渝的法則。乍一聽,似乎有道理,但仔細推敲,卻難以認同。古人有云:「觀其脈注,知犯何逆。隨證治之。」這句話的意思是,通過觀察脈象,瞭解病邪侵犯何方,然後根據具體病證進行治療。也就是說,要追根溯源,找出脈證的根本原因,才能正確辨別主證與客證,進而捨棄客證,針對主證進行治療。

現在這些醫者只注重外在脈證,難免掛一漏萬。因此,處方用藥雖以脈證為依據,但如果不追究其根源,脈證也很難準確掌握。舉幾個脈象不可盡信的例子:桂枝湯用於脈洪大;大青龍湯用於脈浮緩;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用於脈沉緊;建中湯用於陰脈弦;小柴胡湯用於陽脈澀;瓜蒂散用於脈微浮;大承氣湯用於脈遲。這些脈象只是疾病的表象,不能完全依賴它們來判斷病因和處方用藥。

又曰脈弦。豬苓湯曰脈浮。四逆湯曰脈浮而遲。當歸四逆湯曰脈細欲絕。則不皆推其所源始。則脈與方。大不相愜者也。此豈得但隨脈而治之乎哉。試舉證之不可從者言之。如大青龍湯曰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桂枝湯曰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承氣湯曰頭痛有熱者。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曰腹脹滿者。

白話文:

古書又說脈弦。豬苓湯說脈浮。四逆湯說脈浮而遲。當歸四逆湯說脈細欲絕。這些脈象的描述,並沒有完全追溯到病症的根源。因此,脈象與藥方之間,存在很大的不一致。這樣,我們是否能只根據脈象來治療呢?讓我們舉幾個例子,說明這種做法不可行。

例如,大青龍湯適用於「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的病人。桂枝湯適用於「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的病人。承氣湯適用於「頭痛有熱」的病人。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適用於「腹脹滿」的病人。

這些藥方都是根據病症的具體表現來確定的,而並非完全依賴脈象。所以,我們不能僅憑脈象來選擇藥方,必須結合病人的其他症狀,才能準確地診斷和治療。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曰臍下悸者。真武湯曰仍發熱。四逆湯曰發熱頭痛。小柴胡湯曰身熱惡風。頸項強。又曰腹中急痛。小建中湯曰心中悸而煩者。大柴胡湯曰鬱郁微煩。柴胡加芒硝湯曰日晡所發潮熱。已而微利。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曰讝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曰煩躁者。

白話文: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 方劑說明:治臍下悸動。

真武湯 方劑說明:治仍舊發熱。

四逆湯 方劑說明:治發熱頭痛。

小柴胡湯 方劑說明:治身體發熱畏風,頸項僵硬。又治腹部急痛。

小建中湯 方劑說明:治心悸煩躁。

大柴胡湯 方劑說明:治鬱郁不樂,輕微煩躁。

柴胡加芒硝湯 方劑說明:治午后發熱,熱退后略微腹瀉。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方劑說明:治說話不清,全身沉重,無法翻身。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 方劑說明:治煩躁不安。

大陷胸湯曰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熱。自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不可近者。柴胡桂枝湯曰支節煩疼。心下支結。甘草瀉心湯曰下利日數十行。穀不化。赤石脂禹餘糧湯曰心下痞硬旋覆代赭石湯曰心下痞硬。桂枝人參湯曰心下痞硬。大柴胡湯曰心下痞硬。白虎加人參湯曰時時惡風。

白話文:

大陷胸湯

患者五六天沒有排便,舌頭乾燥且口渴,下午時分身體微微發熱,從心窩到小腹硬滿且疼痛,碰不得。

柴胡桂枝湯

患者四肢關節疼痛,心窩處有結塊。

甘草瀉心湯

患者連續數天腹瀉,吃進去的食物無法消化。

赤石脂禹餘糧湯

患者心窩處有痞塊,又硬又脹。

旋覆代赭石湯

患者心窩處有痞塊,又硬又脹。

桂枝人參湯

患者心窩處有痞塊,又硬又脹。

大柴胡湯

患者心窩處有痞塊,又硬又脹。

白虎加人參湯

患者時常怕風。

又曰背微惡寒。調胃承氣湯曰不吐不下心煩者。豬苓湯曰發熱渴欲飲水。小柴胡湯曰發潮熱。大便溏。大承氣湯曰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又曰。發熱汗多者。麻黃附子細辛湯曰始得之反發熱。附子湯曰口中和。其背惡寒者。吳茱萸湯曰吐利手足厥冷。煩躁欲死者。

四逆散曰四逆。大承氣湯曰自利清水。白虎湯曰脈滑而厥者。當歸四逆湯曰手足厥寒。茯苓甘草湯曰厥而心下悸者。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曰本自寒下。白頭翁湯曰熱利下重。小承氣湯曰下利讝語者。小柴胡湯曰差已後更發熱者。則不皆推其所源始。則證與方。大不相愜者也。

白話文:

背部微有寒意,調胃承氣湯適用於不吐不瀉、心煩的人。豬苓湯適用於發熱口渴想喝水的人。小柴胡湯適用於發潮熱、大便稀溏的人。大承氣湯適用於小便不利、大便時而難時而易、偶爾微熱的人。發熱出汗多的人,麻黃附子細辛湯適用於剛開始發病時就反覆發熱的人。附子湯適用於口中無味、背部惡寒的人。吳茱萸湯適用於吐瀉、手腳冰涼、煩躁欲死的人。

四逆散適用於四肢厥逆的人。大承氣湯適用於自行腹瀉、排出清水的人。白虎湯適用於脈搏滑數、四肢厥逆的人。當歸四逆湯適用於手腳冰涼的人。茯苓甘草湯適用於四肢厥逆、心悸的人。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適用於原本就寒在下焦的人。白頭翁湯適用於發熱腹瀉、下焦沉重的人。小承氣湯適用於腹瀉、胡言亂語的人。小柴胡湯適用於症狀好轉後又再次發熱的人。如果不追根溯源,就無法正確判斷病症和藥方,這樣就會造成藥方和病症不匹配的情況。

此豈得但隨證而治之乎哉。以是乎脈證之源始。不可不推以窮極矣。脈證之源始既明。而處方可得施焉。處方之先務。在於辨品物之體用。體用既明。而處方從焉。

白話文:

這怎麼能只按照症狀來治療呢?因此脈象和病症的根源,不能不去深入探究清楚。既然明白了脈象和病症的根源,就可以開出藥方了。在開藥方之前,最重要的是要分辨物品本身的特性和用途。如果明白了他的特性和用途,就能順利地開出合適的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