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昌

《尚論篇》~ 尚論篇卷首 (3)

回本書目錄

尚論篇卷首 (3)

1. 論春溫大意,並辨叔和四變之妄

喻昌曰:春溫之證,《內經》云:冬傷於寒,春必病溫。又云:冬不藏精,春必病溫。此論溫起之大原也。《傷寒論》云: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曰風溫。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

若被火者,微發黃色,劇則如驚癇,時瘛瘲,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此論溫成之大勢也。仲景以冬不藏精之溫,名曰風溫。其脈陰陽俱浮,正謂少陰腎與太陽膀胱一藏一府同時病發,所以其脈俱浮也。發汗後,身反灼熱,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一一盡顯少陰本證,則不可復從太陽為治。況脈浮自汗,更加汗之,醫殺之也。

白話文:

喻昌說:春季發生的溫熱病,在《內經》中說:冬季受寒,春天必得溫熱病。又說:冬季沒有收藏精氣,春天必得溫熱病。這是論述溫熱病發生的根本原因。

《傷寒論》中說:太陽病,發熱口渴,不畏寒的,屬於溫病。如果發汗後,身體反而灼熱的,稱為風溫。風溫發病,脈象陰陽都浮,自發出汗,身體沉重,多睡覺,鼻息鼾聲很大,說話困難。如果使用瀉法治療,小便不利,直視的時候小便失禁。

如果受到火邪影響,會輕微發黃,嚴重時像癲癇一樣,時常抽搐,好像被人燻烤一樣。一次犯病的,還能延續一段時間,二次犯病的,很快就會致命。這是論述溫病形成的大概情況。

仲景將冬季沒有收藏精氣而發生的溫熱病,稱為風溫。它的脈象陰陽俱浮,正是因為少陰腎與太陽膀胱一藏一府同時發病,所以脈象都浮。發汗後,身體反而灼熱,自發出汗,身體沉重,多睡覺,鼻息鼾聲很大,說話困難,這些都完全顯示了少陰的本證,因此不能再從太陽的角度治療。況且脈象浮發汗,再使用發汗的治療方法,那是醫生在殺人。

所以風溫證斷不可汗,即誤下、誤火,亦經氣傷,而陰精盡,皆為醫促其亡,而一逆再逆,促命期矣。於此見東海西海,心同理同,先聖後聖,其揆一也。後人不察,惜其有論無方,詎知森森治法,全具於太陽少陰諸經乎?晉王叔和不究仲景精微之蘊,栽風種電,為不根之談。妄立溫瘧、風溫、溫毒、溫疫四變,不思時發時止為瘧,瘧非外感之正病也。

春木主風而氣溫,風溫即是溫證之本名也。久病不解,其熱邪熾盛,是為溫毒,溫毒亦病中之病也。至溫疫則另加一氣,乃溫氣而兼瘟氣,又非溫證之常矣。今且先辨溫瘧,溫瘧正冬不藏精之候。但其感邪本輕,故止成瘧耳。

白話文:

因此,風溫證絕不可發汗,如果誤用發汗法或用火攻法,也會傷及經氣,導致陰精耗盡,都是醫生促使患者死亡的原因,而一次又一次的逆行,更是縮短了病人的壽命。由此可見,東海和西海的醫家,心意理念相同,先賢和後賢,其治療原則也是一致的。後人不能體察到這一點,只可惜有理論而沒有方法,怎知嚴謹的治療方法,都包含在太陽經和少陰經等經絡中呢?晉朝的王叔和沒有深入探究仲景的精妙見解,以風為根,以電為種,說出了沒有根據的言論。妄自設立溫瘧、風溫、溫毒、溫疫四種變證,卻沒有想到時發時止的症狀是瘧疾,瘧疾並不是外感正病。

春天的木氣主風,而氣候溫暖,風溫就是溫證的本名。長期患病不癒,其熱邪熾盛,就成了溫毒,溫毒也是病中的病。至於溫疫,則另加了一種氣,即溫氣並帶有瘟氣,這就已經不是溫證的範疇了。現在我們先來辨別溫瘧,溫瘧是正冬不藏精的徵兆。但其感邪本來較輕,所以只形成瘧疾而已。

黃帝問:溫瘧舍於何藏?岐伯對曰:溫瘧得之冬中於風,寒氣藏於骨髓之中,至春則陽氣大發,邪氣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腦髓爍,肌肉消,腠理發泄,或有所用力,邪氣與汗皆出,此病藏於腎,其氣先從內出之於外也。如是者,陰虛而陽盛則熱矣。衰則氣復反入,入則陽虛,陽虛則寒矣。

故先熱而後寒,名曰溫瘧。此可見溫瘧為冬不藏精,故寒邪得以入腎。又可見溫瘧遇溫,尚不易發,必大暑大汗始發之也。叔和反以重感於寒立說,豈其不讀《內經》乎?抑何不思之甚耶?今且再辨風溫,春月時令本溫,且值風木用事,風溫二字,自不得分之為兩,凡病溫者,悉為風溫。

白話文:

黃帝詢問:「溫瘧(一種發熱、寒顫交替的疾病)會寄宿在何處?」

岐伯回答:「溫瘧是由於在冬季受到風邪,寒氣藏在骨髓中。到了春天,陽氣盛發,邪氣無法自行排出,等到進入大暑,腦髓被灼傷,肌肉消瘦,皮膚腠理鬆弛。如果此時用力過度,邪氣就會隨著汗液排出,這種疾病寄宿在腎臟,它的元氣會先從內向外發散。如果是這種情況,陰虛而陽盛,就會發熱。當陽氣衰敗時,元氣會再次向內收斂,導致陽虛而發寒。

所以先發熱後發寒,稱為溫瘧。由此可見,溫瘧是因為冬季精氣沒有好好儲藏,導致寒邪得以侵入腎臟。另外,溫瘧遇熱也不容易發病,只有在大暑大汗的情況下才會發作。

叔和認為溫瘧是因再次受寒而引起,這種說法錯誤。難道他沒有讀過《內經》嗎?還是思考不周到呢?

現在再來說明風溫,春天的時令本來就溫暖,加上風木當令。因此,「風溫」這兩個字本就不可分割,所有發熱的疾病,都屬於風溫。

即如初春,地氣未升,無濕溫之可言也;天氣微寒,無溫熱之可言也;時令和煦,無溫疫之可言也;其所以主病之故,全繫於風。試觀仲景於冬月正病,以寒統之,則春月正病,定當以風統之矣。夫風無定體,在八方,則從八方:在四時,則從四時。春之風溫,夏之風熱,秋之風涼,冬之風寒,自然之道也。

叔和因仲景論溫條中,重挈風溫,故謂另是一病,不知仲景於溫證中,特出手眼,致其叮嚀。見冬不藏精之人,兩腎間先已習習風生,得外風相召而病發,必全具少陰之證,故於溫字上加一風字,以別太陽之溫耳。叔和妄擬重感、重變,乃至後人作賦云:風溫濕溫兮,發正汗,則危惡難醫。

白話文:

如同初春時節,地氣尚未上升,不會有濕熱之邪氣;天氣稍寒,不會有溫熱之邪氣;時序和煦,不會有溫疫之邪氣;因此出現疾病的原因,全都是由風邪導致的。試看仲景在冬天的正病,以寒邪為統帥,那麼春天的正病,必定以風邪為統帥。風邪沒有固定的形態,在八方,就從八方而來;在四時,就從四時而來。春天的風溫和,夏天的風熱烈,秋天的風涼爽,冬天的風寒冷,這是自然界的規律。

叔和因為仲景在論述溫病時,特別強調風邪,所以認為風溫是另一種疾病,不知道仲景在溫病的論述中,特別指出要重視風邪,這是他特別叮囑的。因為見過冬天不能藏精的人,兩腎之間已經開始產生微弱的風邪,遇到外來風邪的召喚而發病,一定會完全具備少陰證的症狀,所以要在「溫」字上加上「風」字,以區別太陽的溫病。叔和錯誤地想像有二次感染、二次變證,甚至後人作賦中說:「風溫、濕溫啊,發出正汗,就是危險而難以醫治的。」

又云:因知風溫汗不休,當用漢防己。隔靴搔癢,於本來之面目安在哉?今且再辨溫毒,夫溫證中之有溫毒,一如傷寒證中之有陽毒、陰毒也。傷寒不以寒毒另為一證,則溫病何得以溫毒更立一名耶?況溫毒復有陰陽之辨:太陽溫證,病久不解,結成陽毒;少陰溫證,病久不解,結成陰毒。叔和不知風溫為陰邪,故但指溫毒為陽毒,以致後人襲用黑膏、紫雪。

陰毒當之,慘於鋒刃,其階厲亦至今未已耳。其溫疫一證,另辨致詳。

白話文:

有人說,如果知道是風溫導致發汗不止,應該使用防己。可是,隔著鞋搔癢,真的能解決根本問題嗎?現在我們再討論溫毒,溫證中存在著溫毒,就如同傷寒證中存在陽毒、陰毒一樣。傷寒不因為寒毒而單獨成為一個證型,那溫病為何要因為溫毒而另立一個名稱呢?況且,溫毒還有陰陽之分:太陽溫證,病程長久不愈,就會形成陽毒;少陰溫證,病程長久不愈,就會形成陰毒。叔和不知道風溫是陰邪,所以只將溫毒視為陽毒,導致後人沿用黑膏、紫雪。

陰毒的危害,如同刀刃般鋒利,其嚴重的後果至今仍未消除。關於溫疫這個證型,我們將在後續詳細探討。

2. 詳論溫疫,以破大惑

喻昌曰:聖王御世,春無愆陽,夏無伏陰,秋無悽風,冬無苦雨,乃至民無夭札,物無疵癘,太和之氣,彌滿乾坤,安有所謂溫疫哉?然而《周禮》儺以逐疫,方相氏掌之,則溫疫之由來,古有之矣。鄉人儺,孔子朝服而致其誠敬,蓋以裝演巨像為儺神,不過彷彿其形;聖人以正氣充塞其間,俾疫氣潛消,乃位育之實功耳。古人元旦汲清泉,以飲芳香之藥;上巳採蘭草,以襲芳香之氣,重滌穢也。

後漢張仲景著《傷寒論》,欲明冬寒、春溫、夏秋暑熱之正,自不能併入疫病,以混常法。然至理已畢具於脈法中,叔和不為細繹,乃謂重感於寒,變為溫疫。又謂春時應暖,而復大寒;夏時應大熱,而反大涼;秋時應涼,而反大熱;冬時應寒,而反大溫;此非其時,而有其氣。是以一歲之中,長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則時行之氣也。

白話文:

楚喻昌曾說:聖明的君王治理天下,春天陽光不熾熱,夏天沒有陰氣,秋天沒有寒風,冬天沒有連綿的陰雨,人民身體健康長壽,萬物生長茂盛,天地間充滿著和順的氣息,哪裡會有瘟疫呢?

然而,《周禮》中記載用儺舞來驅逐瘟疫,由方相氏負責。這說明瘟疫很早就有了。鄉裏的儺祭,孔子身著朝服虔誠地祭祀,因為塑造巨大的神像來扮演儺神,只是形似而已;聖人用正氣充滿整個空間,讓瘟疫消散,這纔是教化育人的實際功績。

古人元旦取清新的泉水,喝加有芳香藥材的飲品;上巳節採集蘭草,吸收芳香之氣,都是為了清除不潔之氣。

後漢張仲景所著《傷寒論》,旨在闡述冬寒、春溫、夏秋暑熱的正氣,不可能將瘟疫併入其中,混淆正常的方法。但是,治病的道理已經全部包含在脈法中,後人叔和沒有細心辨析,反而認為寒邪過度引發瘟疫。又說春天應該溫暖,卻又大寒;夏天應該炎熱,卻又很涼爽;秋天應該涼爽,卻又很熱;冬天應該寒冷,卻又很溫暖;不是時令的氣候,卻有當時的病氣。所以一年之中,長幼所患的疾病多數相似,這是時令的病氣在影響。

又謂冬溫之毒,與傷寒大異,冬溫復有先後,更相重沓,亦有輕重,為治不同也。又謂從春分節以後,至秋分節前,天有暴寒者,皆為時行寒疫也。蓋以春夏秋為寒疫,冬月為溫疫。所以又云: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時陽氣尚弱,為寒所折,病熱猶輕;五月六月,陽氣已盛,為寒所折,病熱則重;七月八月,陽氣已衰,為寒所折,病熱亦微。後人奉此而廣其義,謂春感清邪在肝,夏感寒邪在心,秋感熱邪在肺,冬感溫邪在腎。

塤篪遞奏,舉世若狂矣。嗟嗟!疫邪之來,果寒折陽氣,乘其所勝,而直入精神魂魄之藏,人無噍類久矣。更有謂疫邪無形象、聲臭、定時、定方可言,是以一歲之中,長幼莫不病此,至病傷寒者,百無一二。治法,非疏里,則表不透;非戰汗,則病不解。愈摹愈遠,究竟所指之疫,仍為傷寒、傷溫、傷暑熱之正病。

白話文:

冬季的溫病與傷寒截然不同,溫病的發病有先後順序,層層疊加,症狀也輕重不一,治療方法自然也不同。從春分到秋分之間,若出現突然的寒氣,就屬於時行寒疫。因為春夏秋三季容易感染寒疫,而冬季則容易感染溫疫。因此,三四月出現的暴寒,陽氣尚弱,容易被寒氣所傷,病症也較輕;五六月陽氣旺盛,被寒氣所傷,病症就較重;七八月陽氣衰弱,被寒氣所傷,病症又會較輕。後人在此基礎上發展出更廣泛的理論,認為春季易感清邪入肝,夏季易感寒邪入心,秋季易感熱邪入肺,冬季易感溫邪入腎。

如今,疫病流行,人們如同瘋魔般四處奔走,哀嘆不已。疫邪侵入人體,寒氣折損陽氣,乘虛而入,直達精神魂魄之所在,人們無力抵抗,早已病入膏肓。更有人說疫邪沒有固定的形狀、氣味、時間和地點,因此一年四季,無論老幼都難逃此疫,真正患上傷寒的人,百不存一。治療方法,若不疏解內里,則表症難以透出;若不發汗,則疾病難以解除。人們不斷模仿,卻越走越遠,最終所指的疫病,依然是傷寒、溫病、暑熱之類的常規疾病。

疏里,則下早可知;戰汗,則失表可知;只足自呈敗闕耳!夫四時不正之氣,感之者因而致病,初不名疫也。因病致死,病氣、屍氣,混合不正之氣,斯為疫矣。以故雞瘟,死雞;豬瘟,死豬;牛馬瘟,死牛馬。推之於人,何獨不然?所以饑饉兵凶之際,疫病盛行,大率春夏之交為甚。

蓋溫暑熱濕之氣交結互蒸,人在其中,無隙可避。病者當之,魄汗淋漓。一人病氣,足充一室,況於連床並榻,沿門闔境,共驤之氣,益以出屍屍蟲,載道腐瑾,燔柴掩席,委壑投崖,種種惡穢,上溷蒼天清淨之氣,下敗水土物產之氣,人受之者,親上親下,病從其類,有必然之勢。

白話文:

如果身體過於通暢,則會出現腹瀉;如果出汗過多,則會出現表虛的情況;只有足夠的證據才能證明失敗。對於四季的異常之氣,接觸到的人因此生病,一開始並不稱為瘟疫。因為疾病導致死亡,病氣、屍氣與異常之氣混雜在一起,這就是瘟疫。因此,雞瘟會導致雞死亡;豬瘟會導致豬死亡;牛馬瘟會導致牛馬死亡。推論到人身上,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所以,在饑荒和戰亂的時候,瘟疫會流行,大都發生在春夏交接之際。

因為溫熱、暑熱、濕氣交織蒸騰,人處在其中,無處可躲避。病人接觸到這種氣,就會渾身大汗淋漓。一個病人的病氣就足以充滿一間屋子,更何況是連牀並榻、沿門闔境的病患,他們共同接觸的氣息,加上出殯時產生的屍氣和屍蟲,以及道路上堆積的腐敗污物,焚燒柴火掩蓋席位,棄屍山谷投崖深淵等種種污穢之氣,向上混淆了蒼天清淨之氣,向下污染了水土物產之氣,人們接觸到這些氣息,就會染上同類的疾病,這是一種必然的趨勢。

如世俗所稱大頭瘟者,頭面腮頤腫如瓜瓠者是也;所稱蛤蟆瘟者,喉痹失音,頸筋脹大者是也;所稱瓜瓤瘟者,胸高脅起,嘔汁如血者是也;所稱疙瘩瘟者,遍身紅腫,發塊如瘤者是也;所稱絞腸瘟者,腹鳴乾嘔,水泄不通者是也;所稱軟腳瘟者,便清泄白,足重難移者是也。小兒痘瘡尤多。

以上疫證不明治法,咸委之劫運,良可傷悼!大率瘟疫、痘疹,古昔無傳,不得聖言折衷,是以墮落叔和坑塹,曾不若俗見摸索病狀,反可顧名思義也。昌幸微窺仲景一班,其平脈篇中雲:寸口脈陰陽俱緊者,法當清邪中於上焦,濁邪中於下焦。清邪中上,名曰潔也;濁邪中下,名曰渾也。

白話文:

世俗所稱的大頭瘟:頭部、面部和腮腺腫脹如瓜瓠。 世俗所稱的蛤蟆瘟:喉嚨腫痛,失聲,頸部筋脈腫脹。 世俗所稱的瓜瓤瘟:胸口高聳,脅腹隆起,嘔吐的汁液像血。 世俗所稱的疙瘩瘟:全身紅腫,發出像腫瘤一樣的塊狀物。 世俗所稱的絞腸瘟:腹鳴、乾嘔,大便不通。 世俗所稱的軟腳瘟:大便清白稀薄,腿腳沉重,行動困難。 小兒痘瘡更是多發。

以上這些疫症的治療方法不明確,都歸咎於天災,令人十分悲痛!總體而言,瘟疫和痘疹,古代沒有流傳,得不到聖賢的經典指引,所以才墮入叔和的坑塹之中,還不如世俗人憑經驗摸索病情,反而還能顧名思義。有幸對於仲景的著作略有了解,在他的《平脈篇》中說:寸口脈的陰陽脈都緊的,應當清理清邪在於上焦,濁邪在於下焦。清邪在於上,稱為潔;濁邪在於下,稱為渾。

陰中於邪,必內慄也。凡二百六十九字,闡發奧理,全非傷寒中所有事,乃論疫邪從入之門,變病之總,所謂赤文綠字,開天闢地之寶符,人自不識耳。篇中大意,謂人之鼻氣通於天,故陽中霧露之邪者為清邪,從鼻息而上入於陽。入則發熱、頭痛、項強頸攣,正與俗稱大頭瘟、蛤蟆瘟之說符也。

人之口氣通於地,故陰中水土之邪者為飲食濁味,從口舌而下入於陰。入則其人必先內慄、足膝逆冷、便溺妄出、清便下重、臍築湫痛,正與俗稱絞腸瘟、軟腳瘟之說符也。然從鼻從口所入之邪,必先注中焦,以次分布上下,故中焦受邪,因而不治,中焦不治,則胃中為濁,營衛不通,血凝不流,其釀變即現中焦,俗稱瓜瓤溫、疙瘩瘟等證,則又陽毒癰膿,陰毒遍身青紫之類也。此三焦定位之邪也。

白話文:

邪氣侵入陰部,必定會引起內寒戰慄。這篇文章總共有二百六十九個字,闡發出奧妙的道理,與傷寒完全不同,而是討論疫邪從哪裡侵入,以及各種疾病的總體變化。有人稱之為「赤文綠字」,是開天闢地的寶貴符咒,可是人們卻不知道其中的奧祕。

這篇文章的主要意思如下:人的鼻息與天相通,所以陽氣中受到霧露邪氣的侵襲,稱為清邪,通過鼻息進入陽部。一旦進入,就會導致發熱、頭痛、脖子強直、頸部痙攣,與民間俗稱的大頭瘟、蛤蟆瘟非常相似。

人的口氣與地相通,所以陰氣中受到水土邪氣的侵襲,稱為濁邪,通過口舌進入陰部。一旦進入,就會導致內寒戰慄、足膝冰冷、大小便失常、大便稀薄下墜、臍部脹痛,與民間俗稱的絞腸瘟、軟腳瘟非常相似。

無論是由鼻還是由口進入的邪氣,必定首先集中在中焦,然後再向上下分佈。所以中焦受到邪氣侵襲,就會導致中焦失調,中焦不調,就會導致胃中積濁,導致營衛不通,血液凝滯不流,其病變就表現為中焦,民間俗稱瓜瓤溫、疙瘩瘟等病症,嚴重時還會出現陽毒引發癰膿,陰毒導致全身青紫的現象。這就是三焦部位受到邪氣侵襲的症狀。

若三焦邪溷為一,內外不通,藏氣熏蒸,上焦怫鬱,則口爛食齗;衛氣前通者,因熱作使,遊行經絡藏府,則為癰膿;營氣前通者,因召客邪,嚏出、聲嗢、咽塞,熱擁不行,則下血如豚肝;然以營衛漸通,故非危候。若上焦之陽,下焦之陰,兩不相接,則脾氣於中,難以獨運,斯五液注下,下焦不闔,而命難全矣。

傷寒之邪,先行身之背,次行身之前,次行身之側,由外廓而入;溫疫之邪,則直行中道,流布三焦。上焦為清陽,故清邪從之上入;下焦為濁陰,故濁邪從之下入;中焦為陰陽交界,凡清濁之邪,必從此區分。甚者三焦相溷,上行極而下,下行極而上,故聲嗢、咽塞、口爛、食齦者,亦復下血如豚肝,非定中上不及下,中下不及上也。傷寒邪中外廓,故一表即散;疫邪行在中道,故表之不散。

白話文:

如果三焦邪氣混雜在一起,內外不通,藏於體內的氣體蒸騰上行,上焦氣鬱不舒,就會出現口瘡、牙齦紅腫;衛氣通達於前,因熱邪的作用,遊走於經絡臟腑,就會形成癰腫膿瘡;營氣通達於前,會召引外部邪氣,導致打噴嚏、聲音嘶啞、喉嚨阻塞,熱邪壅塞不通,就會出現下血像豬肝一樣的情況;但由於營衛逐漸通暢,所以並不危急。如果上焦的陽氣,下焦的陰氣,兩者不相聯繫,那麼脾氣在中間,就難以獨立運行,這樣五液就會向下灌注,下焦不能閉合,生命就難以保全。

傷寒的邪氣,首先會在背部遊走,其次會在身前遊走,再次會在身側遊走,由外而內侵入;瘟疫的邪氣,則會直接走行於中道,流佈於三焦。上焦為清陽之氣,所以清邪之氣從上焦進入;下焦為濁陰之氣,所以濁邪之氣從下焦進入;中焦為陰陽交界處,所有清濁之邪,必定會從這裡區分。嚴重的會導致三焦混雜,上行極盛而下行,下行極盛而上行,所以聲音嘶啞、喉嚨阻塞、口瘡、牙齦紅腫的人,也會出現下血像豬肝一樣的情況,並非一定是中焦及不到上焦,中下及不到上焦。傷寒的邪氣侵襲外廓,所以一發汗就會散去;瘟疫的邪氣走行於中道,所以發汗不能散去。

傷寒邪入胃府,則腹滿便堅,故可攻下;疫邪在三焦,散漫不收,下之復合。此與治傷寒表裡諸法,有何干涉,奈何千年憒憒?試折衷以聖言,從前謬迷,寧不渙然冰釋哉?治法,未病前,預飲芳香正氣藥,則邪不能入,此為上也。邪既入,急以逐穢為第一義。上焦如霧,升而逐之,兼以解毒;中焦如漚,疏而逐之,兼以解毒;下焦如瀆,決而逐之,兼以解毒。營衛既通,乘勢追拔,勿使潛滋。

詳訂諸方,載春溫方後。

有問:春夏秋蒸氣成疫,豈冬溫獨非疫耶?余曰:冬月過溫,腎氣不藏,感而成病,正與不藏精之春溫無異,計此時有春無冬,三氣即得交蒸成疫。然遇朔風驟發,則蒸氣化烏有矣!是以東南冬月患正傷寒者少,患冬溫及痘瘡者最多;西北則秋冬春皆患正傷寒,殊無溫疫痘瘡之患矣。

白話文:

傷寒邪氣入侵胃部,就會導致腹脹便祕,因此可以攻下。疫情邪氣散佈在三焦,漫無目的不收斂,攻下後會再次復發。這些方法與治療傷寒表裡證的諸法有什麼關係,為何千年來一直迷糊不清?不妨折衷於聖人的話語,過去的錯誤迷信,豈能不渙然冰釋?

治法

在生病之前,預先服用芳香正氣藥,這樣邪氣就無法入侵,這是最好的方法。邪氣一旦入侵,趕緊將體內穢氣排出是首要之務。上焦像霧氣,往上排泄,同時解毒;中焦像泡沫,疏通排出,同時解毒;下焦像溝渠,決斷排出,同時解毒。營氣和衛氣通暢後,乘勢追擊,不要讓邪氣潛伏滋生。

詳細的藥方,記載在《春溫方》後。

有人問:春夏秋三季蒸汽形成疫情,難道只有冬溫不是疫情嗎?我回答說:冬月太溫暖,腎氣無法儲藏,感應而生病,與不儲藏精氣的春溫並沒有不同,因此此時有春無冬,三氣就能交蒸成疫。但如果遇到朔風突然颳起,蒸汽就會消失於無形。因此,東南地區冬月患上正傷寒的人少,患上冬溫和痘瘡的人最多;西北地區則在秋冬春三季都患有正傷寒,卻很少得溫疫和痘瘡。

此何以故?西北土高地燥,即春夏氣難上升,何況冬月之凝冱;東南土地卑濕,為霧露之區,蛇龍之窟,其溫熱之氣,得風以播之,尚有可耐;設旦暮無風,水中之魚,衣中之蝨,且為飛揚,況於人乎!蒸氣中,原雜諸穢,益以病氣、死氣,無分老少,觸之即同一病狀矣。此時朔風了不可得,故其氣轉積轉暴,雖有薰風,但能送熱,不能解涼。

盛世所謂解慍阜財者,在兵荒反有注邪布穢之事矣。叔和以夏應大熱而反大寒為疫,詎知大寒正疫氣消弭之候乎?故疫邪熾盛,惟北方始能消受,詩惡譖人,思欲投畀有北,以熄其焰,析義精矣!鄉紳萬吉人,營葬五雷驚蛇之地,觸動土瘟;壯者病疫,少者病痘,一夕暴死五人。余令於營北,掘井二丈,投豬首、饅首、蒸飯,促引土氣下收,旋封其井,即得安全無損。

白話文:

為什麼會這樣?西北方的土地高而乾燥,即使到了春天和夏天,氣體也難以向上升,更何況寒冷凝結的冬月;東南方的土地低窪潮濕,是霧氣和露水的聚集區域,也是蛇和龍的巢穴。那裡溫暖潮濕的氣息,藉助風散播,還能讓人們忍受;如果早晚沒有風,水中游魚和衣服中爬行的蝨子都能飛揚,更何況人呢!蒸氣中本來就混雜著各種污穢,再加上病氣、死氣,無論老少,一旦接觸就會出現相同的病症。此時的北風完全刮不起來,所以氣體越來越積聚,越來越猛烈,即使有溫暖的南風,也只能帶來熱氣,無法散發寒氣。

太平盛世所說的撫慰百姓、富國強兵,在戰亂時期反而會招致邪氣、散播污穢。叔和認為夏天會出現高溫而導致瘟疫,反而在寒冷時瘟疫會消散,難道不知道寒冷正是瘟疫消散的時期嗎?所以瘟疫邪氣盛行時,只有北方纔能承受。詩經中曾說:「惡意誹謗別人,不如將火把投向北方。」這是想用北方寒冷的氣候熄滅誹謗之火,分析得很精闢!鄉紳萬吉某人,在「驚蛇」的風水寶地營建墳墓,觸動了地中的瘟氣;壯年人得了瘟疫,少年人得了天花,一晚上暴死了五個人。我命令在營地北邊挖了一口兩丈深的井,投入豬頭、饅頭、蒸飯,促進土中的氣體下沉,然後立即封閉井口,隨後就獲得了安全無虞。

此余偶試楊、曾之秘,非心得也。范文正公守饒,冬溫,吏請禱雪。公取薄冰置座,嘿坐良久,瑞雪滿空,頃深三尺,蟊賊疫鬼,何地潛蹤耶!可見先儒退藏於密,借凝冰為影草,已攝大地於清冷之淵矣,詎非法王手眼乎?

白話文:

這是我偶然嘗試到楊、曾的祕密,並不是我自己有所領悟。範仲淹擔任饒州知府時,冬天氣候暖和,官員請求他祈求降雪。範仲淹拿來薄冰放在座位上,靜坐了很長時間,天空中飄起了瑞雪,很快就積了三尺厚,害蟲和瘟神在什麼地方能躲過呢?可以看出前輩儒家隱藏祕密的方法,借用冰冷的冰雪作為引子,已經把整個大地都籠罩在寒冷之中了,難道不正是法王的手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