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昌

《尚論篇》~ 卷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

1. 卷一

尚論仲景《傷寒論》重編三百九十七法

2. 論太陽經傷寒證治大意

王叔和當日編次仲景《傷寒論》,以辨痙濕暍脈證為第一,以辨太陽病脈證為第二。謂痙、濕、暍雖太陽經之見證,然宜應別論,故列之篇首。此等處最不妥當,豈有別論反在正論之前者!況既應別論,即當明言所指,而故虛懸其篇,此叔和不究心之弊也。至於太陽經中,一概混編,合病、並病、溫病、壞病、過經不解病,以及少陽諸病,如理棼絲,不清其脈,寸寸補接,所以不適於用,徒令觀者嘆息,此更叔和不究心之弊也。宋林億、成無己輩,以脈法及傷寒例居前,次痙濕暍,次太陽病,分上、中、下三篇。

其意以桂枝證、麻黃證匯上篇;大青龍證及汗後、下後諸證匯中篇;結胸及痞證匯下篇,究竟上篇混中下,下篇混上中,不能清也。更可笑者,下篇結胸例中,凡繫結字,一概收入。如陽微結、陰微結、脈代結之類,悉與結胸同匯。

白話文:

王叔和當時編纂仲景的《傷寒論》,把辨別痙、濕、霍亂的脈証列為第一,把辨別太陽病脈証列為第二。他說痙、濕、霍亂雖然是太陽經的症狀,但是應該分別討論,因此把它們列在篇首。這個做法很不妥當,怎麼會有分別的論述反而在正論之前呢?況且既然應該分別討論,就應該明確說明所指的內容,卻故意不說明篇名,這是王叔和不夠用心的緣故。

至於太陽經的相關內容,全部混雜在一起編纂,把合病、並病、溫病、壞病、過經不解的病,以及少陽諸病,像整理亂絲一樣,沒有釐清脈絡,一一補接,所以不適合用來實行,只讓讀者覺得嘆息,這更是王叔和不夠用心的緣故。

宋朝的林億、成無己等人,把脈法和傷寒的例子放在前面,接著是痙、濕、霍亂,然後是太陽病,分為上、中、下三篇。

他們的用意是把桂枝証、麻黃証彙集在第一篇;大青龍証及汗後、下後諸証彙集在第二篇;結胸和痞証彙集在第三篇。然而實際上,第一篇混雜了第二、三篇的內容,第三篇也混雜了第一、二篇的內容,無法清晰。

更可笑的是,第三篇結胸的例句中,凡是包含「結」字的,全部都收錄進去。例如陽微結、陰微結、脈代結之類,全部都和結胸放在一起。

尤可笑者,上篇第六條,傷寒大義,未及什一,何所見即匯溫病?中篇、下篇、太陽本證,未及什七,何所見即匯少陽證及合病、並病、過經不解諸病?如此割裂原文,後人縱思研究,無門可入矣!夫足太陽膀胱病,主表也。而表有營衛之不同,病有風寒之各異。風則傷衛,寒則傷營,風寒兼受,則營衛兩傷,三者之病,各分疆界。

仲景立桂枝、麻黃、大青龍湯,鼎足大綱,三法分治三證。風傷衛,則用桂枝湯;寒傷營,則用麻黃湯;風寒兩傷營衛,則用大青龍湯。用之得當,風寒立時解散,不勞餘力矣。乃有病在衛,而治營;病在營,而治衛;病在營衛,而治其一,遺其一。與夫病已去營衛而復汗,病未去營衛而誤下,以致經傳錯亂,展轉不已,源頭一差,末流百出,於是更出種種節目,輔三法而行。

白話文:

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上篇的第六條,對於傷寒的基本理論只涉及十分之一,怎麼見到一些溫熱病就混為一談?中篇、下篇以及太陽經的基礎病證只涉及十分之七,那麼見到少陽病、合病、並病以及過經不解的病狀,又怎樣收納歸類?這樣的切割原文,讓後世想要深入研究的人,根本找不到入口。足太陽膀胱病主要涉及表層,但表層的疾病有營氣和衛氣的不同,病狀也有風邪和寒邪的區別。風邪會傷害衛氣,寒邪會傷害營氣,風邪和寒邪同時侵襲,則會使營氣和衛氣都受到傷害。這三種病狀各有其界限。

張仲景設立了桂枝湯、麻黃湯、大青龍湯三大原則,用來分別治療風傷衛、寒傷營、風寒兩傷營衛的病狀。使用得當,風寒立刻散去,不需要額外的努力。然而,卻有人在衛氣病時治營氣,或是在營氣病時治衛氣,甚至在營氣衛氣共同受傷時,只治其中一方,忽視另一方。更有人在病尚未離開營氣衛氣時就誤用發汗藥,或是在病已離開營氣衛氣時誤用下藥,導致經絡的傳播出現錯亂,病情反覆難愈。這樣的錯誤一出,後果百出,於是便產生了各種不同的療法,作為三大原則的補充,進行治療。

正如八卦之有六十四卦,八陣之有六十四陣,分統於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天、地、風、云、龍、虎、鳥、蛇之下,始得井井不紊。仲景三五錯綜,以盡病之變態,其統於桂枝、麻黃、青龍三法,夫復何疑?第文辭奧約,義例互陳,雖穎敏之士,讀之不解其意,實由當時編次潦草糊塗,不察來意。

仲景一手一目,現為千手千目,編者反將千手千目,掩為一手一目,悠悠忽忽,沿習至今,昌不得已而僭為尚論。太陽經中仍分三篇,以風傷衛為上篇,寒傷營為中篇,風寒兩傷營衛為下篇,一一以膚淺之語,括大義於前,明奧旨於後。其溫病、合病等名,逐段清出,另立篇目,俾讀者了無疑惑於心,庶隨所施而恰當矣。

白話文:

正如八卦包含六十四卦,八陣包含六十四陣,統屬於乾、坤、震、巽、坎、離、艮、兌,代表天、地、風、雲、龍、虎、鳥、蛇。只有按照這些規律排列,才能井然有序。張仲景的《傷寒論》也是如此,錯綜複雜的病症變化,他都用桂枝、麻黃、青龍三種方法統攝。這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由於原著文字簡略難懂,意思也錯落有致,即使聰明的人也難以理解它的奧義。這都是因為當時編纂者粗心大意,沒有仔細推敲原意。

現在,少數張仲景的真知灼見,已經擴展成無數個不同的方法。但是,這些編纂者卻偏偏把這些真知灼見掩蓋起來,一代代沿襲下來。如今,我也不得不出面發表這些觀點。

太陽經中仍分為三篇:風傷衛為上篇、寒傷營為中篇、風寒兩傷營衛為下篇。每篇都用淺白的語言,先概括大意,然後再闡明深奧的要旨。至於溫病、合病等名稱,則逐段闡明,另立篇目,讓讀者一目瞭然,以便根據具體情況採取恰當的治療方法。

3. 太陽經上篇

凡風傷衛之證,列於此篇,法五十三條

太陽經受病之初,有定脈定證一法

(1)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原文

先挈太陽病之總脈、總證,統中風、傷寒為言也。太陽膀胱經乃六經之首,主皮膚而統營衛,所以為受病之始。

太陽受病,有風寒不同,宜辨陰陽而定愈日。,通計五法。

(2)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發於陽者,七日愈;發於陰者,六日愈,以陽數七,陰數六也。原文

風為陽,衛亦陽,故病起於陽。寒為陰,營亦陰,故病起於陰。無熱惡寒,指寒邪初受,未郁為熱而言也。少頃,鬱勃於營間,則仍發熱矣。太陽中篇第一條云:或已發熱,或未發熱,正互明其義也。十棗湯,其愈宜速,乃六日傳經已盡,必至七日方愈者,陽數七,主進故也;病發於陰,其愈宜遲,乃至六日經盡即愈者,陰數六,主退故也。得病之始,各從陰陽之類而起;得病之終,各從陰陽之類而愈。

白話文:

凡是風邪侵犯衛氣所造成的病症,都列在這篇裡,共有五十三條法則。

太陽經受病之初,有一種固定脈象和固定症狀,可以作為判斷的依據。

太陽經受病時,脈象浮,頭頸部疼痛,且怕冷。

首先說明太陽病的總脈象和總症狀,將中風和傷寒統稱為太陽病。太陽經也就是膀胱經,是六經之首,主管皮膚,統率營氣和衛氣,因此它是受病的初始階段。

太陽經受病,有風寒之別,應當辨別陰陽,才能確定痊癒的時間。總計有五種法則。

若患者發熱且怕冷,則屬於陽證,一般七天就會痊癒;若患者沒有發熱,只怕冷,則屬於陰證,一般六天就會痊癒。這是因為陽數為七,陰數為六。

風屬陽,衛氣也屬陽,所以病症起於陽氣;寒屬陰,營氣也屬陰,所以病症起於陰氣。沒有發熱,只有怕冷,指的是寒邪剛入侵,尚未郁積成熱。過一會兒,寒邪就會郁積在營氣中,就會發熱了。太陽經中篇第一條說:「或已發熱,或未發熱」,正是互相闡明這個道理。服用十棗湯可以加速痊癒,因為六日後傳經已盡,第七天才會痊癒,陽數為七,主進故也。而病症起於陰氣,痊癒的時間會比較慢,到了第六日傳經已盡就會痊癒,陰數為六,主退故也。得病之始,各從陰陽之類而起;得病之終,各從陰陽之類而愈。

此道之所以本乎自然,而人身與天地同撰也。

(3)太陽病,頭痛至七日已上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若欲再作經者,針足陽明,使經不傳則愈。原文

七日而云已上者,該六日而言也。六日傳至厥陰,六經盡矣。至七日當再傳太陽,病若自愈,則邪已去盡,不再傳矣。設不愈,則七日再傳太陽,八日再傳陽明,故針足陽明以竭其邪,乃得不傳也。在他經則不然,蓋陽明中土,萬物所歸,無所復傳之地,邪易解散故耳。然必針以竭其邪,始得歸併陽明,不犯他界也。

舊謂奪其傳路而遏之,則經經皆可遏矣,何獨取陽明也哉?

白話文:

所謂七天以上,指的是六天。邪氣在六天內傳輸到厥陰經,六經就運行完了。到了第七天本該再傳回太陽經,但如果疾病自癒了,表示邪氣已經全部排出,不會再傳輸了。假使疾病沒有痊癒,第七天會再次傳到太陽經,第八天再傳到陽明經。因此,針灸足陽明經,讓邪氣徹底消散,就能阻止其繼續傳輸。在其他經絡中就不是這樣,因為陽明經位於中土,是萬物歸聚之地,沒有其他地方可以再傳輸,邪氣自然容易消散。然而,必須通過針灸來耗盡邪氣,才能使其歸併於陽明經,而不侵犯其他部位。

過去有人認為,只要阻斷邪氣的傳輸路徑,就可以阻止其傳輸,那麼每條經絡都可以阻斷,為什麼只選擇針灸足陽明經呢?

(4)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原文

凡病欲解之時,必從其經氣之王。太陽者,盛陽也,故從巳、午、未之王時而病解。

(5)欲自解者,必當先煩,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脈浮,故知汗出解也。原文

天地鬱蒸而雨作,人身煩悶而汗作,氣機之動也。氣機一動,其脈必與其症相應,故脈浮而邪還於表,才得有汗,而外邪盡從外解。設脈不以浮應,則不能作汗,其煩即為內入之候,又在言外矣。

已上四條,先挈太陽經始病、終愈、風寒之總法。

太陽受病,風寒不同,先辨中風定脈定證一法

(6)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原文

白話文:

太陽病想要痊癒的時候,通常會在巳時(上午十點到十二點)到未時(下午一點到三點)之間。因為太陽主宰著陽氣,所以疾病的消退會在陽氣最旺盛的時段。

如果病想要自己痊癒,一定會先出現煩躁,然後才會出汗而痊癒。為什麼能這麼判斷呢?因為脈象浮,就知道會出汗而痊癒。

天地悶熱就下雨,人體煩躁就出汗,這是氣機運作的結果。氣機一旦運作,脈象就會與症狀相呼應。所以脈象浮,代表邪氣還在體表,只要出汗就能讓外邪從體表排出。如果脈象不浮,就無法出汗,煩躁就代表邪氣已經進入體內,這就另當別論了。

以上四條,主要講述了太陽經疾病的發病、痊癒和風寒的總體法則。

太陽病,因為風寒不同,所以要先辨別中風,確定脈象和症狀,這是治療太陽病的首要方法。

太陽病,發熱、出汗、怕風、脈象緩慢,稱為中風。

既有第一條脈浮,頭項強痛,惡寒之總證,更加發熱,汗出,惡風,脈緩,則其病乃是觸冒於風所致,即名中風。中字與傷字無別,即謂傷風亦可。風性屬陽,從衛而入,以衛為陽氣所行之道,從其類也。

此一條又中風病之總稱。已後凡言中風病三字,而發熱、汗出、惡風、脈緩,即括在內。

中風病主用桂枝解肌大綱一法

(7)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桂枝湯主之。原文

陽浮陰弱與下文衛強營弱同義。陽浮者,陽邪入衛,脈必外浮。陽性本熱,風性善行,所以發熱快捷,不待閉郁自發也。陰弱者,營無邪助,比衛不足,脈必內弱。陰弱不能內守,陽強不為外固,所以致汗直易,不等覆蓋自出也。嗇嗇惡寒,內氣餒也;淅淅惡風,外體疏也。

白話文:

如果出現脈搏浮在表面,頭頸部劇烈疼痛,畏寒等症狀,再加上發熱、出汗、怕風、脈搏緩慢,那麼這個病就是因為風邪入侵導致的,也就是我們常说的中風。中風和傷風其實是一回事,也就是受風寒侵襲的意思。風的性質屬陽,從身體的衛氣部位侵入,因為衛氣是陽氣運行的地方,風邪就喜歡從這裡入侵。

這段文字其實是中風病症的總稱,後面提到中風病三個字,只要出現發熱、出汗、怕風、脈搏緩慢的症狀,都屬於中風病的範疇。

治療中風病主要使用桂枝來解表散寒,疏通經絡。

太陽中風屬於陽氣浮在外,陰氣不足的狀態。陽氣浮在表面的表現是自發性發熱,陰氣不足的表現是自發性出汗,還有畏寒、怕風、發熱時身體微微發抖、鼻塞、干嘔等症狀,可以使用桂枝湯來治療。

陽氣浮在表,陰氣不足,和下文中衛氣充足,營氣不足是相同的道理。陽氣浮在表是因为外邪入侵卫气,所以脈搏會浮在表面。阳气的本质是热,风邪善于流动,所以发热很快,不用等待郁积就自然发作了。陰氣不足是因為營氣沒有邪氣的助長,比衛氣不足,所以脈搏會內弱。阴气不足无法守住内部,阳气强盛却无法抵御外邪,所以容易出汗,不用盖被子就自然出汗了。畏寒是因为內气不足,怕风是因为外體疏松。

雖寒與風並舉,義重惡風,惡風未有不惡寒者,所以中篇傷寒證中亦互云惡風,又見惡寒未有不惡風者。後人相傳謂傷風惡風,傷寒惡寒,苟簡辨證,誤人多矣。翕翕發熱,乃氣蒸濕潤之熱,比傷寒之乾熱不同。息鳴者,陽邪上壅也;乾嘔者,陽邪上逆也。故取用桂枝湯解散肌表之陽邪,而與發汗驅出陰寒之法,迥乎角立也。

服已,須臾歠熱稀粥一升余,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後服,不必盡劑;若不汗,重服依前法;又不汗,後服小促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若病重者,一晝一夜服,周時觀之。服一劑盡,病證猶在者,更作服。

白話文:

雖然寒冷和風寒同時出現,但惡風更為嚴重,惡風的人一定會惡寒。因此,在《傷寒論》的中篇中,記載的傷寒證中,也都有提到惡風。另外,惡風的人也一定會惡寒。後人傳說傷風惡風,傷寒惡寒,如果過於簡化辨證,很容易誤導人。翕翕發熱是氣蒸濕潤的熱,與傷寒的乾熱不同。息鳴是陽邪上升壅滯,乾嘔是陽邪上逆。因此,採用桂枝湯來解散肌表上的陽邪,而與發汗驅除陰寒的方法,完全不同。

服藥後,過一會兒再喝一升多的熱稀粥,以增強藥力。溫暖覆蓋約一個小時左右,全身微微出汗最好,不可讓汗水像水流一樣傾瀉而出,否則病無法痊癒。如果服一劑後出汗,病情好轉,則暫停服用,不必喝完一帖;如果不汗,則再次服用,方法如前;再次不汗,則縮短下次服藥時間,在半日內讓三劑服用完畢。如果病情較重,則晝夜服用,並在一週左右後觀察病情。如果服完一劑後,病證仍然存在,則再服一劑。

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劑。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

桂枝氣味俱薄,服過片頃,其力即盡,所以能解肌者,妙用全在歠稀熱粥以助藥力。穀氣內充,則邪不能入,而熱歠以繼藥之後,則邪不能留,法中之法若此。世傳方書無此四字,駸失初意。更有肌膚已透微似之汗,蓋覆強逼,至令大汗流漓者,總由不識解肌為何義耳。

按:衛行脈外,風傷衛之證,皆傷其外。外者,肌膚也。故但取解肌以散外,不取發汗以內動血脈,更不取攻下以內動藏府,所以服桂枝時,要使周身漐漐然,似乎有汗者,無非欲其皮間毛竅暫開而邪散也。然恐藥力易過,又藉熱稀粥以助其緩,如此一時之久,肌竅不致速閉,則外受之邪盡從外解,允為合法矣。不識此意者,汗時非失之太過,即失之不及。

白話文:

如果沒有出汗,可以連續服用兩到三劑藥。禁止食用生冷、黏滑、肉製品、五辛、酒酪、有異味的物品。

桂枝的氣味都較淡薄,服用後不久,藥效就會結束,所以能解除肌肉表層病情的妙用,都在於連喝稀熱粥幫助藥效。穀氣在內充盈,外邪就不能侵入,而喝熱粥緊接著服藥後,外邪就不能停留,這就是上乘的方法。世世代代傳下來的醫書都沒有這四個字,漸漸地失去了最初的用意。更有肌膚已經透出微小汗珠,卻蓋住強逼,導致大汗淋漓的情況,全都是因為不瞭解解除肌肉表層病情是怎樣的意思罷了。

按:衛氣循行於經脈之外,風邪侵襲衛氣造成的症狀,都屬於外傷。外傷是指肌膚。所以只取解除肌肉表層病情的方式散去外邪,不取發汗的方式向內驅動血脈,也不取攻下方式向內驅動臟腑,所以服用桂枝的時候,要求身體感到濕潤,像是出汗的樣子,無非是希望體表的毛孔暫時打開讓外邪散逸。但是擔心藥效過快結束,又用熱稀粥幫助緩解,這樣持續一段時間,肌表的毛孔就不會很快閉合,那麼外來的外邪就能從體表散發出去,這纔算是合法的。不理解這個意思的人,出汗的時候不是過猶不及,就是力有不逮。

太過,則邪未入而先擾其營,甚則汗不止而亡陽;不及,則邪欲出而早閉其門,必致病不除而生變。仲景言之諄諄,後人轉加忽略,茲特詳發其義。

桂枝湯有禁用三法

(8)桂枝本為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也。常須識此,勿令誤也。原文

已見寒傷營之脈證,即不可誤用風傷衛之治法。用之則寒邪漫無出路,留連肉腠,貽患無窮,故為首禁。

(9)凡服桂枝湯吐者,其後必吐膿血也。原文

桂枝辛甘,本胃所愛,服之反吐,其人濕熱素盛可知矣。濕熱素盛,更服桂枝,則兩熱相合,滿而不行,勢必上逆而吐。吐逆則其熱愈淫溢於上焦,蒸為敗濁,故必吐膿血,此一大禁也。其誤服未至於吐者,上焦清氣未傷,熱雖漸消,亦陷險矣。

白話文:

過度治療,會在邪氣尚未入侵時就擾亂人體的正常運作,嚴重甚至會導致汗出不止而耗損陽氣;治療不足,則邪氣欲要排出時卻早早關閉了門戶,最終導致疾病無法根除而產生變異。張仲景在醫書中反复强调这一点,然而後人却常常忽略,因此我特地详细解释其道理。

桂枝湯有三种禁用的情况:

(8)桂枝本是用来解肌散寒的,如果患者脉浮紧,发热汗不出,就不应该服用桂枝汤。必须牢记这一点,不可误用。

(9)凡是服用桂枝湯後呕吐的人,其后必然会吐出脓血。

桂枝辛甘,本是胃所喜爱的,服用後却呕吐,说明此人体内湿热积盛。湿热积盛的情况下,再服用桂枝汤,则会使两种热气交汇,充满而无法排出,势必逆流而上,导致呕吐。呕吐则会导致热气更加侵淫上焦,蒸发为败浊之物,所以必然会吐出脓血,这是桂枝汤使用的一大禁忌。如果误服桂枝汤尚未呕吐,说明上焦的清气尚未受到损伤,虽然热气逐渐消退,但也已经陷入危险境地。

(10)酒客病不可與桂枝,得湯則嘔,以酒客不喜甘故也。原文

酒為濕熱之最,故即於上條文意,重引酒客,以示戒嘔吐,乃互詞勿泥。

按:辛甘發散為陽,《內經》之旨也。仲景遵之制方,重申辛甘之戒,可謂慮周千變矣。如酒客平素濕與熱搏結胸中,才挾外邪必增滿逆,所以辛甘之法,遇此輩即不可用。辛甘不可用,則用辛涼以撤其熱,辛苦以消其滿,自不待言矣。後人不察,偏詆桂枝為難用,即不遇酒客,無端變亂《內經》定法,可勝誅哉!葛根雖酒客所宜,然犯太陽經禁,又不可用。

汗後水氣上逆,有禁更汗增滿一法

白話文:

酒客生病不能用桂枝,吃了就會嘔吐,因為酒客不喜歡甜味。酒是濕熱之物,所以重申酒客,提醒不要用桂枝治療嘔吐,要注意詞彙的理解,不要死板地拘泥於字面。

辛辣甘甜發散屬於陽性,這是《內經》的理論。仲景遵循這個理論制訂藥方,再次強調辛辣甘甜的禁忌,可謂考慮周到,變化無窮。例如酒客平常濕氣和熱氣積聚在胸中,一旦遇到外邪就會更加充實逆氣,所以辛辣甘甜的方法不適用於他們。辛辣甘甜不能用,就應該用辛涼來清除熱氣,用辛苦來消解充實,這是不言而喻的。後人不明就裡,偏執地批評桂枝難用,即使不是酒客,也無端地改變《內經》的定法,真是罪不可恕!葛根雖然適合酒客,但違反太陽經的禁忌,也不能使用。

出汗後水氣上逆,有禁忌,不能再出汗,會加重充實。

(11)發汗後,水藥不得入口,為逆;若更發汗,必吐下不止。原文

此一條從來諸家錯會,扯入桂枝四禁,謂已用桂枝致逆,若更用桂枝,則其變愈大,粗疏極矣!蓋為逆,是言水逆,未嘗說到其變愈大為凶逆也。且原文不云更與桂枝,而云更發汗者,見水、藥俱不得入,則中滿已極,更發汗以動其滿。凡是表藥皆可令吐下不止,不獨是桂枝當禁。

所以仲景於太陽水逆之證,全不用表藥,惟用五苓散以導水,服後隨溉熱湯以取汗,正與此條互相發明也。設只單禁桂枝,將麻黃、葛根、柴胡等類在所不禁而誤用,以致吐下不止,恬不知為犯禁矣。噫!斯道之不明,小者且然,況其大乎!

白話文:

發汗後,若飲食水分無法入口,這是逆向治療的表現;如果再進行發汗,勢必導致嘔吐和腹瀉的情況持續不減。這一段經文一向被各家誤解,誤認為使用了桂枝療法導致逆向反應,如果再次使用桂枝療法,那麼病情的變化會更加嚴重,這種理解實在是粗淺至極!經文提到「為逆」是指水逆,並沒有提到病情的惡化為更嚴重的逆轉。而且,原文並未提及「更與桂枝」,而是說「若更發汗」,表明當水和藥物都無法進入體內時,體內已經積聚了大量的物質,再次發汗會進一步影響這些物質的積聚。所有用於表症的藥物都有可能導致嘔吐和腹瀉的持續不減,不僅是桂枝有此禁忌。

因此,張仲景對於太陽水逆的病症,完全不用表藥,只使用五苓散來導出體內的水分,服用後隨即飲用熱湯以引發出汗,這正好與這條經文互相印證。如果僅單純禁止桂枝,那麼像麻黃、葛根、柴胡等類似用於表症的藥物反而不受限制,若誤用,導致嘔吐和腹瀉持續不減,人們還會無知地認為沒有違反禁忌。唉!如果醫學原理不被清晰理解,小問題尚且如此,更不用說重大問題了。

中風病,主用桂枝湯解肌和營衛七法

(12)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者,桂枝湯主之。原文

頭痛見第一條,發熱,汗出,惡風見第六條,重互其文,以叮嚀辨證用法,首宜識此也。

(13)太陽病,外證未解,脈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原文

浮弱即陽浮陰弱之謂。外證未解,脈見浮弱,即日久必當以汗解。然汗解要當遵桂枝湯之法,見不可誤行發汗之法也。至於不可誤下,更不待言矣。

(14)太陽病,發熱汗出者,此為營弱衛強,故使汗出,欲救邪風者,宜桂枝湯主之。原文

衛得邪助而強,營無邪助故為弱也。即前陽浮陰弱之義,而重挈明之耳。須知營弱與血虛無涉,邪風即風邪,勿鑿看。

白話文:

中風病,主用桂枝湯調和肌表與營衛之氣

(12)太陽病,頭痛,發燒,出汗,怕冷的人,用桂枝湯治療。

頭痛見第一條,發燒、出汗、怕冷見第六條,重複記載這些文字,是要強調辨證用藥,首先要明白這些重點。

(13)太陽病,外在證候沒有消退,脈象浮弱的人,應該用發汗的方法治療,適合用桂枝湯。

浮弱就是陽氣浮在表,陰氣在裡虛弱的意思。外在證候沒有消退,脈象出現浮弱,表示時間久了就一定會發汗。但是發汗一定要遵循桂枝湯的方法,不要錯誤地使用發汗的方法。至於不可以誤用瀉下的方法,就更不用說了。

(14)太陽病,發燒出汗的人,這是因為營氣虛弱,衛氣強盛,所以出汗,治療時想要救助邪風邪氣,適合用桂枝湯治療。

衛氣得到邪氣的幫助而強盛,營氣沒有邪氣的幫助所以虛弱。也就是前面陽浮陰弱的意思,而再次明確強調。要知道營氣虛弱與血虛無關,邪風邪氣就是風寒邪氣,不要錯誤理解。

(15)病人藏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此為衛氣不和也。先其時發汗則愈,宜桂枝湯主之。原文

藏無他病四字,檃括人身宿病,即動氣不可發汗,亦在內。見里無病而但表中風邪,乃有汗出不愈者,必是衛氣不和也。設入於營,則里已近災,未可宴然稱無病矣。時發熱者,有時發熱,有時不熱也。故先於未發熱時,主用解肌之法,邪自不留也。

(16)病嘗自汗出者,此為營氣和。營氣和者,外不諧,以衛氣不共營氣和諧故爾,以營行脈中,衛行脈外,復發其汗,營衛和則愈,宜桂枝湯。原文

此明中風病所以衛受邪風,營反出汗之理。見營氣本和,但衛強不與營和,復發其汗,俾風邪從肌竅外出,斯衛不強而與營和。正如中酒發狂,酒去,其人帖然矣。營受寒邪,不與衛和,宜麻黃亦然。

白話文:

(15) 病人身體沒有其他疾病,不定時發燒出汗卻無法痊癒者,這是因為衛氣不調和所致。在先於發燒時就發汗,即可痊癒,建議使用桂枝湯治療。

原本的「藏無他病」四個字,概括了人體的潛在疾病,也就是說,即使動氣不能發汗,也包括在內。如果發現內部沒有疾病,而只有表面的風邪,並且出汗難以痊癒,必定是衛氣不調和所致。如果風邪進入營氣之中,那麼內部已經接近受傷,不可安然自若地說沒有疾病了。不定時發燒,表示有時會發燒,有時不會發燒。所以在尚未發燒時,就應該主用解肌之法,邪氣自然不會停留。

(16) 疾病總是自發出汗者,這是營氣調和的表現。營氣調和者,衛氣不與營氣和諧,才會出汗。因為營氣運行脈中,衛氣運行脈外,再次發出汗,營衛和諧則會痊癒,建議使用桂枝湯。

這說明中風病之所以衛氣受到邪風,而營氣反而出汗的道理。表現在營氣本身調和,但衛氣強盛不與營氣和諧,再次發出汗,讓風邪從肌膚竅穴外出,這樣一來衛氣不強盛,就能與營氣和諧。就像喝醉酒後發狂,酒醒後,人就恢復活力了。營氣受到寒邪,不與衛氣和諧,建議使用麻黃也是如此。

(17)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則愈。原文

中風之證,凡未傳變者,當從解肌,舍解肌無別法也。然服桂枝湯以解肌,而反加熱悶者,乃服藥時不如法也。其法維何?即歠稀熱粥以助藥力,不使其不及;但取周身漐漐,微似有汗,不使其太過之謂也。此云服湯反煩者,必微似汗亦未得,肌竅未開,徒用藥力,引動風邪,漫無出路,勢必內入而生煩也。

刺風池、風府,以瀉風熱之暴甚,後風不繼,庶前風可熄,更與桂枝湯,引之外出則愈矣,可見解肌當如法也。因服桂枝生煩,豎此妙義,不可不講,故特詳其意,俾用藥者知所當務焉。

白話文:

太陽病初期服用桂枝湯後,反而感到煩躁難解,先用針刺風池、風府穴位,再服用桂枝湯,就能痊癒。

中風症狀,只要沒有轉變,就應該先解肌,除了解肌別無他法。然而,服用桂枝湯解肌,卻反而變得更加發熱悶熱,說明服藥時沒有按照正確方法。正確方法是什麼呢?就是喝稀熱粥幫助藥力發揮,避免藥力不足;但也要注意保持全身微微出汗,不能過度出汗。

這裡所說的服用桂枝湯後反而感到煩躁,說明病人仍然沒有微微出汗,肌膚毛孔沒有打開,只是單純用藥力,反而引動了風邪,無路可出,勢必會進入體內導致煩躁。

針刺風池、風府穴位,可以瀉掉暴烈的風熱,後續的風邪無法繼續入侵,前期的風邪就能消退。再次服用桂枝湯,引導風邪外出,就能痊癒。由此可見,解肌必須按照正確方法進行。

因為服用桂枝湯導致煩躁,才出現這種奇妙的治療方法,不可不講述。所以特意詳細解釋其中的道理,讓用藥者明白應該注意什麼。

(18)風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原文

風家表解,已用桂枝湯之互詞也。用桂枝湯表解,已勝其任矣。而不了了者,風為陽邪,衛為陽氣,風邪雖去,而陽氣之擾攘未得遽寧,即欲治之,無可治也。七日不愈,俟十二日,則餘邪盡出,正氣復理,必自愈矣。見當靜養以需,不可喜功生事也。

已上七條,曲盡用桂枝湯妙義。一條辨用桂枝之證;二條辨用桂枝之脈;三條辨衛強營弱,宜用桂枝兩和營衛;四條辨衛氣不和,宜在未發熱前用桂枝和衛;五條辨營氣不和,宜仍用桂枝和衛;六條辨陽邪熾盛,服桂枝轉煩者,先刺風穴,再行桂枝;七條辨用桂枝表已解,宜俟勿藥。似此深切著明,可惜從前混編,茲特挈出。

白話文:

(18)風邪的表症已經解除,但仍然沒有徹底痊癒的,十二天之後就會痊癒。

桂枝湯是治療風邪表症的關鍵藥方。使用桂枝湯後,風邪已經散去,表症已經解除。但如果仍然沒有痊癒,原因是風邪屬於陽邪,衛氣也是陽氣,雖然風邪已經消除,但是陽氣的擾動還沒有平息,即使想要治療,也無可施治。如果七天後還沒有痊癒,等待十二天,餘邪就會完全排出,正氣也會恢復正常,症狀就會自然痊癒。此時應靜養等待,不要急於治療。

以上七條,詳細說明瞭使用桂枝湯的妙用。第一條辨別使用桂枝的證狀;第二條辨別使用桂枝的脈象;第三條辨別衛氣強而營氣弱,適合使用桂枝調和營衛;第四條辨別衛氣不和,適合在發熱前使用桂枝調和衛氣;第五條辨別營氣不和,也適合使用桂枝調和衛氣;第六條辨別陽邪熾盛,服用桂枝後反而加重,應先刺血於風穴穴位,再服用桂枝;第七條辨別使用桂枝後表症已經解除,應等待,不要再用藥。如此詳細的說明,可惜以前混雜編寫,現在特地整理出來。

不解肌或誤汗,病邪入里,用五苓兩解表裡二法

(19)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裡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多服暖水,汗出愈。原文

傷風證原有汗,以其有汗也,延至日久,不行解肌之法,汗出雖多,徒傷津液,表終不解。轉增煩渴,邪入於府,飲水則吐者,名曰水逆,乃熱邪挾積飲上逆,以故外水格而不入也。服五苓散後,頻溉熱湯,得汗則表裡俱解。蓋表者,陽也;里之屬府者,亦陽也,所以一舉兩得也。

然亦以未經誤治,邪不內陷,故易為力耳。膀胱為津液之府,用五苓散通調水道,則火熱自化,而津液得全矣

白話文:

如果感冒發燒,六七天沒有退燒,還伴隨着裡熱外寒的症狀,口渴想喝水卻喝了就吐,這就是水逆,可以用五苓散來治療。多喝溫水,出汗後就會好轉。

(20)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干,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與五苓散主之。原文

不行解肌,反行發汗,致津液內耗,煩躁不眠,求救於水,若水入不解,脈轉單浮,則無他變,而邪還於表矣。脈浮本當用桂枝,何以變用五苓耶?蓋熱邪得水,雖不全解,勢必衰其大半,所以邪既還表,其熱亦微,兼以小便不利,證成消渴,則府熱全具,故不從單解,而從兩解也。

凡飲水多而小便少者,謂之消渴,裡熱熾盛,何可復用桂枝之熱?故導濕、滋干、清熱,惟五苓有全功耳。

不解肌,而誤發大汗,其變逆有救亡陽漏風二法

白話文:

太陽病患者發汗後,大量出汗,胃中乾燥,煩躁不安,睡不著,想喝水,可以少量給予,讓胃氣恢復正常,病就會好。如果脈象浮,小便不順暢,微微發熱,口渴,則可以用五苓散治療。

如果沒有解表,反而發汗,導致津液內耗,煩躁失眠,想喝水,但喝了水也不解渴,脈象轉為單純浮,說明病邪又回到表層了。原本脈象浮應該用桂枝湯,為什麼要換成五苓散呢?因為熱邪遇到水,雖然沒有完全解除,但勢必減弱大半,所以邪氣回到表層後,熱度也減弱了,加上小便不順暢,出現口渴,就說明裡熱已經完全形成,因此不能單純解表,而要同時解表利水。

凡是喝水多而小便少,就叫做消渴,裡熱熾盛,怎麼能再用桂枝湯這種溫熱的藥呢?因此,只有五苓散能同時起到利水、滋陰、清熱的作用。

錯誤地發汗,導致病情逆轉,有救亡陽漏風兩種情況。

(21)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原文

此本為誤服大青龍湯,因而致變者立法。然陽虛之人,才發其汗,便出不止,即用麻黃、火劫等法,多有見此證者。所以仲景於桂枝湯中垂戒不可令如水流漓,益見解肌中且有逼汗亡陽之事矣。太陽下篇大青龍證中垂戒云: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正與此段互發。

振振欲擗地五字,形容亡陽之狀如繪,諸家竟不加細繹,妄取《詩經》注,擗,拊心貌為解。噫!是何言歟!仲景論中,心下悸,欲得人按,與夫叉手自冒心間,且與拊心之義不協,何得妄指擗地為拊心耶?蓋擗者,闢也,避也。汗出過多,衛氣解散,其人似乎全無外廓,故振振然四顧彷徨,無可置身,思欲闢地,而避處其內也。陰證似陽者,欲坐井中,避熱就冷也。

白話文:

這是因為誤服大青龍湯而導致症狀變化的治療方法。但是對於陽氣虛弱的人,剛發汗,汗液就止不住地流出,即使使用麻黃、火劫等方法,也經常會出現這種症狀。因此,仲景在桂枝湯中告誡不要讓汗液像流水一樣流出,這也說明瞭在解表治療中,有可能逼出過多汗液導致陽氣虛脫。太陽下篇中,大青龍證中也告誡說:如果脈搏微弱,出汗而惡風,不可服用,服用後會導致厥逆,筋脈跳動,肌肉抽搐,與這裡所說的症狀相互發作。

「振振欲擗地」這五個字,描繪出了陽氣虛脫的狀態,栩栩如生,但諸多醫家竟然不加以細緻推敲,胡亂引用《詩經》的註解,把「擗」解釋為「撫心貌」。唉!這怎麼行啊!仲景在論述中提到「心下悸,欲得人按」,以及「叉手自冒心間」,這些都與撫心的意思不符,怎麼能胡亂地把「擗地」解釋為撫心呢?其實,「擗」的意思是躲避。汗出過多,衛氣鬆散,病人彷彿失去了外表的保護,因此才會不斷地四處張望,無處容身,想找個地方躲藏,這就是「欲擗地」的含義。陰證似陽,比如想坐進井中,躲避炎熱尋求陰涼。

汗多亡陽者,欲入土中,避虛就實也。試觀嬰孩出汗過多,神虛畏怯,嘗合面偎入母懷者,豈非振振欲擗地之一驗乎?從來皆以為驚風誤治,實由未透傷寒證中之大關耳。

(22)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原文

大發其汗,致陽氣不能衛外為固,而汗漏不止,即如水流漓之互詞也。惡風者,腠理大開,為風所襲也。小便難者,津液外泄而不下滲,兼以衛氣外脫,而膀胱之化不行也。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筋脈無津液以養,兼以風入而增其勁也。此陽氣與陰津兩亡,更加外風復入,與前條亡陽一證,微細有別,故用桂枝加附子,以固表驅風,而復陽斂液也。

白話文:

  1. **流汗過多,陽氣虛弱的人,想要鑽進土裡,這是避虛就實的表現。**就如嬰兒出汗過多,精神虛弱膽小,時常把臉偎依在母親懷抱中,這難道不是想要鑽進土裡的一個驗證嗎?過去的人都以為這是受到驚嚇,誤以為驚風,實際上是沒有透徹地理解傷寒證中的關鍵要素。

  2. 太陽病,發汗後汗液不止,患者畏風,小便困難,四肢微屈,難以伸展,應使用「桂枝加附子湯」方劑。

發汗太多,導致陽氣無法固護肌表,汗液不斷流出,就像水流不停一樣。畏風是因為腠理大開,被風吹襲。小便困難是因為體液外泄而不下滲,加上衛氣外脫,膀胱功能失常。四肢微屈,難以伸展是因為筋脈缺乏津液滋養,加上風邪入侵而加劇。這種陽氣和陰津兩虛,加上外風再次入侵的情況,與前一條陽虛的證狀有細微的區別,所以使用桂枝加附子湯方劑,以固表驅風,同時補陽斂液。

不解肌,而以火劫汗,傷陰致變四法

一法,辨陰未盡亡。

一法,辨邪所由解。

一法,不得汗,反躁,必圊血。

一法,辨脈微而數者,不可炙。

(23)太陽病中風,以火劫發汗,邪風被火熱,血氣流溢,失其常度。兩陽相熏灼,其身發黃,陽盛則欲衄,陰虛則小便難,陰陽俱虛竭,身體則枯燥,但頭汗出,劑頸而還,腹滿而喘,口乾咽爛,或不大便。久則譫語,甚者至噦,手足躁擾,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原文

風,陽也;火,亦陽也。邪風更被火熱助之,則血氣沸騰,所以失其常度。熱勢瀰漫,所以蒸身為黃。然陽邪盛於陽位者,尚或可從衄解,可從汗解。至於陽邪深入陰分,勢必劫盡精津,所以劑頸以下不能得汗,口乾咽爛,肺焦喘促,身體枯燥,小便難,大便秘,手足擾動,譫妄噦逆,乃是一團邪火內熾,真陰傾刻立盡之象,有非藥力所能勝者。必其人小便尚利,陰未盡傷,始得以行驅陽救陰之治也。

白話文:

第一法

辨別陰氣尚未耗盡。

第二法

辨別邪氣從何處解表。

第三法

若不得汗,反而躁動,必定會便血。

第四法

辨別脈象微弱而數疾者,不可施灸。

第一法

辨別體內陰氣是否尚未完全耗盡。

第二法

辨別邪氣應該從哪裡解表。

第三法

如果沒有發汗,反而出現煩躁不安的症狀,必定會便血。

第四法

辨別脈象微弱而數疾者,不可採取灸法治療。

註釋

  • 風屬陽。火也屬陽。邪風受到火熱的幫助,會導致血氣沸騰,因此會失去正常運行。
  • 熱勢瀰漫,會使身體發黃。
  • 陽邪盛於陽位,還可以通過鼻衄或發汗來解表。
  • 如果陽邪深入陰分,會劫盡津液,導致脖子以下不能發汗,口乾咽痛,肺焦喘促,身體枯燥,小便困難,大便便祕,手足躁動,神志不清,嘔吐,這是由於內部邪火過盛,真陰瞬間耗盡所致,已經不是藥物所能治療的。
  • 如果小便仍然通暢,說明陰氣尚未完全耗盡,還可以採取驅陽救陰的方法治療。

噫!亦危矣。

仲景以小便利一端,辨真陰之亡與未亡最細。蓋水出高源,小便利,則津液不枯,肺氣不逆可知也。腎以膀胱為府,小便利,則膀胱之氣化行,腎水不枯可知也。

按:此證陽邪挾火,擾亂陰分而亡其陰,與前二條亡陽證,天淵懸絕。觀陽盛欲衄,身體枯燥等語,明是失汗所致,失汗則陽必內入,何反外亡耶?注家泥陰陽俱虛竭一語,遂謂小便利者,陰未甚虛,則陽猶可回,是認可治,為回其陽,大失經旨。不知此證,急驅其陽,以存陰氣之一線,尚恐不得,況可回陽以更劫其陰乎?且頭汗乃陽邪上壅,不下通於陰,所以劑頸以下,不能得汗。設見衄血,則邪從衄解,頭間且無汗矣。

白話文:

唉呀!也是危急的。

仲景用小便的一種狀況,來辨別真陰的消亡或未消亡,是最精細的。因為水源於高處,小便通暢,則津液不枯竭,肺氣沒有逆亂,這是可以知道的。腎臟以膀胱為寄居處,小便通暢,則膀胱的氣血運行良好,腎水不枯竭,這是可以知道的。

按語:此證是陽邪夾雜火氣,擾亂陰分而消亡了陰氣,與前面兩條消亡陽氣的證狀,有天壤之別。觀察陽氣旺盛欲鼻出血,身體乾枯等言語,明顯是失汗所致,失汗則陽氣必然內入,怎麼反而外耗呢?注家糾纏在陰陽都虛竭這句話上,因此認為小便通暢的人,陰氣還不太虛,那麼陽氣仍然可以回補,這是承認可以治療的,目的是回補陽氣,大失經文的旨意。不知道此證,應急迫地驅逐陽氣,以保全陰氣的一絲生機,恐怕也做不到,怎麼能回補陽氣來進一步劫奪陰氣呢?而且頭部出汗是陽邪上衝,不會直通陰分,所以脖子以下的部位,無法出汗。如果出現鼻出血,那麼邪氣從鼻出血中解除,頭部就沒有汗了。

設有汗,則邪從汗解,又不衄矣。後條火邪深入,必圊血一證,亦謂身體枯燥而不得汗者,必致圊血,設有汗更不圊血矣。讀古人書,全要會意,豈有得汗而加衄血、圊血之理哉!又豈有遍身無汗,而頭汗為亡陽之理哉!

(24)太陽病二日,反躁,反熨其背而大汗出,火熱入胃,胃中水竭,躁煩,必發譫語,十餘日,振慄,自下利者,此為欲解也。故其汗從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嘔欲失溲,足下惡風,大便硬,小便當數而反不數,及多,大便已,頭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熱,穀氣下流故也。原文

此段文義隱奧,從來註釋不得其解,謹明之以暢尚論之懷。蓋火邪入胃中,十餘日不解,忽振慄自下利者,火邪從大腸下奔,其候本為欲解,然而不解者,以從腰以下不得汗,邪雖下走,終不外走,故不解也。上條從頸已下不得汗,其勢重;此從腰以下不得汗,其勢較輕。足下惡風,見陽邪但在下也。

白話文:

(1)如果身體能發汗,邪氣就能隨著汗液排出,就不會流鼻血了。後面的條款提到,火邪進入身體很深,必定會產生便血的症狀。這也是說,身體乾燥不能發汗的人,一定會便血。如果能發汗,就更不會便血了。閱讀古人的著作,一定要能理解其意涵。怎麼可能發汗了反而會流鼻血、便血呢?又怎麼可能全身都不發汗,只有頭部出汗是陽氣不足的道理呢?

(2)太陽病發作第二天,病情卻加重,感到煩躁不安,撫摸背部卻有大汗湧出。這是因為火熱之邪進入胃中,導致胃中津液耗盡,引起煩躁不安,一定會說胡話。十幾天後,身體振動發抖,自己腹瀉。這是疾病將要痊癒的徵兆。所以,從腰部以下不出汗,想小便卻小不出來,嘔吐想大便卻大不出來,腳底怕風,大便硬結,小便應當頻繁卻反而不頻繁,以及小便過多,大便結束後,頭部劇烈疼痛,這個人腳心必定發熱。這是因為穀氣向下流動的緣故。

這段文字文義深奧,自古以來註解家都無法正確解釋。現在謹加說明,以便暢通上面所提出的疑問。大火邪進入胃中,十幾天不消散,忽然振動發抖自己腹瀉。這是火邪從大腸向下奔走,這種情況本來就是疾病將要痊癒的徵兆。然而,之所以沒有痊癒,是因為從腰部以下不出汗。邪氣雖然向下走,但始終不能從體外排出,所以才沒有痊癒。前面條款提到從脖子以下不出汗,情況嚴重;這一條提到從腰部以下不出汗,情況較輕。腳底怕風,說明陽邪只在身體下方。

小便不得,見陽邪閉拒陰竅也,與不得汗正同,所以大便亦硬。益見前之下利為火熱急奔,火勢衰減則仍硬也。反嘔者,邪欲從上越也;欲失溲者,邪欲從前陰出也,皆餘邪欲散之徵也。胃火既減,小便當數,復不數,則津液可回。及至津之下潤,則久積之大便必盡出矣。大便出多,則小便之當數者始數矣。

腸胃之間,邪熱既散而不持,則腰已下之得汗並可知矣。得汗,則陰分之陽邪盡從外解,然後身半以下之陰氣得上,而反頭痛;身半以上之陽氣得下,而反足心熱。欲愈之狀,尚類病狀,火邪助虛,為何如哉?

(25)太陽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經不解,必清血,名為火邪。原文

白話文:

太陽病,用火來灸,卻無法出汗的人,一定會煩躁不安。如果經脈中的邪氣不解除,必定會吐出清澈的血液,這稱為火邪。

火邪入胃,胃中水液多者,必奔迫下利,其漸解悉如上條矣。若胃中津液素乏之人,復受火邪,則漫無可御,必加躁擾不寧,由是深入血室而圊血也。蓋陽邪不從汗解,得以襲入陰中,動其陰血。倘陽邪不盡,其圊血必無止期。故申之曰名為火邪,示人以治火邪,而不治其血也。

(26)微數之脈,慎不可灸。因火為邪,則為煩逆,追虛逐實,血散脈中,火氣雖微,內攻有力,焦骨傷筋,血難復也。原文

脈微而數,陰虛多熱之徵也。此而灸之,則虛者益虛,熱者益熱,不至傷殘不止矣。凡病者皆然,不獨傷寒宜戒也。針灸家亦識此義否?

不解肌,而用燒針取汗,寒入核起,灸核止變一法

白話文:

火氣入侵胃部,胃中水分較多的人,必定會急促腹瀉,其逐漸痊癒的情況與前述相同。如果胃中津液本來就缺乏的人,又受到火邪侵襲,便無法抵抗,必然更加焦躁不安,進而深入血室而導致吐血。這是因為陽邪無法透過汗液排出,便侵入陰中,擾動陰血。倘若陽邪未盡,吐血便不會停止。所以稱之為火邪,提醒人們要治療火邪,而非治療其血。

脈象微弱而快速,是陰虛多熱的徵兆。如果此時灸治,則虛者更加虛弱,熱者更加熾熱,最終可能導致傷殘。凡是病人皆然,不只是傷寒病要謹慎。針灸醫生是否明白這個道理呢?

不了解肌膚的情況,就使用燒針取汗,寒氣入侵而造成核腫,灸治核腫是唯一的方法。

(27)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奔豚,氣從少腹上衝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壯,與桂枝加桂湯,更加桂。原文

奔豚者,腎邪也。腎邪一動,勢必自少腹上逆而衝心,狀若豕突,以北方亥位屬豬故也。北方腎邪,惟桂能伐之,所以用桂三倍加入桂枝湯中,外解風邪,內泄陰氣也。嘗即此例推之,凡發表誤入寒藥,服後反加壯熱,肌膚起赤塊,畏寒腹痛,氣逆而喘者;或汗時蓋覆未周,被風寒復侵,紅腫喘逆,其證同者,用此法良驗。

一婦病外感,服表藥後,忽面若妝朱,散發叫喘,雙手上揚,余知其腹作奔豚也,用此方傾之即定。

白話文:

(27)用針灸使病人出汗,被針灸的地方受到寒氣,出現硬塊並發紅,必定會發作奔豚病(腎氣上逆心)。氣從小腹上衝到心臟者,在硬塊上各灸一壯,並服用桂枝加桂湯,再增加肉桂的用量。

奔豚病是腎臟疾病。腎臟疾病一旦發作,勢必會從小腹往上衝擊心臟,就像豬衝撞一樣,因為北方亥位屬豬。北方屬腎,只有肉桂能剋制,所以加入三倍份量的肉桂到桂枝湯中,同時驅除風寒和排出體內的陰氣。根據這個例子,所有發汗後錯誤服用使身體受寒的藥物,服藥後反而發燒加重,皮膚出現紅腫塊,畏寒腹痛,氣逆喘息;或出汗時蓋被子不夠周密,再次被風寒侵襲,導致紅腫喘逆,其症狀都相同,用這個方法治療很有效。

一個婦女患上外感疾病,服用了發汗藥後,突然臉色像塗了胭脂,頭髮散亂,喘氣不止,雙手舉起,我知道她的腹中發作了奔豚病,使用這個方子治療,症狀立即得到控制。

不解肌,而用吐藥,雖得汗,內傷脾胃,名為小逆二法

(28)太陽病,當惡寒發熱,今自汗出,不惡寒發熱,關上脈細數者,以醫吐之過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飢,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醫吐之所致,此為小逆。原文

解肌之法,解散肌表風邪,全不傷動脾胃,乃天然不易之法也。若舍此而妄用吐法,吐中亦有發散之義,故不惡寒發熱。一二日,病在太陽,吐之則腹中肌,口不能食;三四日,病在陽明,吐之則不喜糜粥,欲食冷食,皆胃氣受傷之故也。然且朝食暮吐,脾中之真陽亦傷,而不能消穀。是則外感雖除,脾胃內傷,卒未易復,故為小逆也。

白話文:

(28)太陽病,本來應該畏寒發熱,現在卻自發汗出,而且不畏寒發熱,關後的脈搏又細又快,這都是因為醫生過度使用催吐療法所致。一、兩天內就使用催吐的,會導致腹中飢餓,口不能進食;三、四天內就使用催吐的,會不喜歡粥類,反而想要吃涼的食物,早上吃進去的食物,晚上又會吐出來,這些都是因為催吐過度所引起的,即稱為小逆。

解肌的方法,是化解皮膚表面的風寒,完全不損傷脾胃,這纔是自然不變的法則。如果捨棄這種方法而胡亂使用催吐法,催吐雖然也有發散的作用,所以不再畏寒發熱。一、兩天內,疾病在太陽經,催吐就會導致腹中飢餓,口不能進食;三、四天內,疾病在陽明經,催吐就會導致不喜歡粥類,反而想要吃涼的食物,這都是因為胃氣受到了損傷。而且,如果早上吃進去的食物,晚上又會吐出來,脾中的真陽也會受到損傷,而無法消化穀物。這樣一來,雖然外感病症已經解除,但脾胃卻受到了內傷,很難復原,所以稱之為小逆。

(29)太陽病吐之,但太陽病當惡寒,今反不惡寒,不欲近衣,此為吐之內煩也。原文

此以吐而傷胃中之陰,較上條兩傷脾胃之陰陽者稍輕,故內煩不欲近衣。雖顯虛熱之證,比關上脈細數,已成虛熱之脈者,亦自不同。然以吐而傷其津液,雖幸病不致逆,醫者能無過乎?可見用吐法時,亦當相人之津液矣。

中風肌未解,不可下,宜用桂枝湯解外一法

(30)太陽病,外證未解者,不可下也,下之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湯主之。原文

下之為逆,即指結胸等證而言。欲解外者,必無出桂枝一法,叮嚀無已之辭也。外邪未解,下必為逆,然則欲下未下之時,亟解其肌,俾下之而不為逆也,不亦可乎?

白話文:

(29) 太陽病證狀的病人嘔吐後,但太陽病證狀應該會怕冷,現在反而不怕冷,也不想靠穿衣保暖,這是因為嘔吐後內部煩熱所致。

原因是嘔吐傷及胃中的陰液,比前面兩條同時損傷脾胃陰陽的情況稍輕,所以內部煩熱但不想靠穿衣保暖。雖然表現出虛熱的症狀,但比起前面脈細數,已經成為虛熱之脈的病人,還是有不同的。但是因為嘔吐耗傷津液,即使幸運的是病情沒有變嚴重,醫生難道可以沒有過錯嗎?可見使用嘔吐療法的時候,也應考慮病人的津液狀況。

**(30)**太陽病證狀,外證症狀還沒解除的,不能使用瀉下法,會造成逆證;如果要解除外證症狀,應該使用桂枝湯來治療。

瀉下法會造成逆證,是指結胸等症狀來說。如果要解除外證症狀,一定沒有比桂枝湯更好的方法了,語氣叮嚀而堅決。外邪還沒解除,瀉下法必定會造成逆證,那麼,在想要使用瀉下法但還沒使用的時候,趕緊解除病人的肌肉痙攣,讓瀉下法不至於造成逆證,這樣不是很好嗎?

中風肌未解,誤汗下,無他變者,仍當用桂枝湯一法

(31)太陽病,先發汗,不解,而復下之,脈浮者不愈。浮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脈浮,故知在外,當須解外則愈,宜桂枝湯主之。原文

見已下其脈仍浮,證未增變者,仍當亟解其外也。

不解肌,反誤下,邪不服者,於前下藥內,更加桂枝一法

(32)太陽病下之,其氣上衝者,可與桂枝湯,方用前法;若不上衝者,不可與之。原文

誤下而陽邪下陷,然無他變,但仍上衝陽位,則可從表裡兩解之法,故以桂枝湯加於前所誤用下藥之內,則表邪外出,里邪內出,即用桂枝大黃湯之互詞也。若不上衝,則表裡兩解之法,漫無取義,其不可與明矣。

白話文:

中風導致肌肉麻痺還沒恢復,如果錯誤地使用瀉下藥,沒有其他變化,還是應該用桂枝湯。

不解肌,反誤下,心痞,用桂枝加溫補藥,兩解表裡一法

(33)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下之,遂協熱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裡不解者,桂枝人參湯主之。原文

誤下則致裡虛,裡虛則外熱乘之,變而為利,不止者,裡虛不守也。痞硬者,正虛邪實,中成滯礙,否塞而堅滿也。以表未除,故用桂枝以解之;以里適虛,故用理中以和之。此方即理中加桂枝而易其名,亦治虛痞下利之聖法也。

不解肌,反誤下,邪入陽明,變用太陽兩解一法

(34)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黃連黃芩湯主之。原文

白話文:

不解肌,反誤下,心痞,用桂枝加溫補藥,兩解表裡一法

太陽病,外證尚未解除,卻多次使用瀉下藥,結果熱邪與瀉下藥合力,導致腹瀉不止,心下痞硬,表裡證狀都沒有解除,這時可以用桂枝湯加補益裡氣的藥物,同時治療表裡兩方面的病症。

不解肌,反誤下,邪入陽明,變用太陽兩解一法

太陽病,符合桂枝證的病人,醫師卻使用了瀉下藥,導致腹瀉不止,脈搏急促,表示表證未解;如果同時有喘息和出汗的症狀,則可以使用葛根湯加黃連、黃芩治療。

太陽病,原無里證,但當用桂枝解外。若當用不用而反下之,利遂不止,則熱邪之在太陽者,未傳陽明之經,已入陽明之府。所以其脈促急,其汗外越,其氣上奔則喘,下奔則泄,故舍桂枝而用葛根,專主陽明之表,加芩、連以清裡熱,則不治喘而喘自止,不治利而利自止,又太陽兩解表裡之變法也。

不解肌,反誤下,宜辨陽實陽虛,加減桂枝湯一法

(35)太陽病,下之後,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若微惡寒者,去芍藥方中加附子湯主之。原文

白話文:

太陽病原本沒有裡證,但應該用桂枝湯來解表。如果該用不用,反而用瀉下法,腹瀉就無法止住,這是因為太陽經的熱邪還沒傳到陽明經,就已經進入陽明腑了。所以脈搏急促,汗液外越,氣往上衝則喘,往下衝則泄,因此捨棄桂枝湯而改用葛根湯,專門治療陽明經的表證,再加黃芩、黃連來清裡熱,這樣就不需要治療喘,喘就會自動停止;不用治療瀉,瀉也會自動停止。這也是太陽經治法中表裡同治的變化方式。

不懂得分辨肌肉熱結,反而誤用瀉下法,應該辨證陽實陽虛,加減桂枝湯一法則可使用。

(35)太陽病,在瀉下後,脈搏急促,胸部滿悶的,使用桂枝去芍藥湯治療;如果有輕微怕冷的現象,在去芍藥方中加入附子湯治療。

誤下脈促與上條同,以無下利不止、汗出等證,但見胸滿,則陽邪仍盛於陽位,幾與結胸同變。然滿而不痛,且諸證未具,胸未結也。故取用桂枝之芳甘,以亟散太陽之邪。其去芍藥之意,酸收二字不足盡之,以誤下故不敢用,恐其復領陽邪下入腹中也。設微見惡寒,則陽虛已著,而非陽邪上盛之比,去芍藥方中即當加附子,以回其陽。

是雖不言汗出,然由此條之微惡寒,合上條觀之,則脈促、胸滿、喘而汗出之內,原伏有虛陽欲脫之機,故仲景於此條,特以微惡寒三字發其義,可見陽虛則惡寒矣;又可見汗不出之惡寒,即非陽虛矣。傷寒證中,多有下後魄汗不止,而釀亡陽之變者,必於此等處,參合以求神髓,庶幾可進於道耳。

白話文:

誤下導致脈搏加快的情況與上一則條文相同,但並沒有下利不停、出汗等症狀,只是出現胸滿,這表示陽邪仍然在陽位,幾乎與結胸相似。然而,如果只是滿脹而不疼痛,且其他症狀還不完全,胸部也沒有結塊,所以使用桂枝的芳香甘甜來迅速疏散太陽的邪氣。去除芍藥的原因,不只是因為「酸收」兩個字不能完全描述,而是因為誤下所致,不敢使用,怕它會再次引導陽邪進入腹部。若微微感到畏寒,則表示陽氣已經虛弱,而不是陽邪上部過盛的比較,因此在去除芍藥的方劑中,應該加入附子,以回復陽氣。

即使不直接提到出汗,但是由這則條文中的微畏寒,與上一則條文結合觀察,則脈搏加快、胸滿、喘息並出汗的內部,原本就潛藏著虛陽想要脫離的機制,所以張仲景在此條中特別以「微畏寒」三個字來啟發其義,可以看出陽氣虛弱就會畏寒;又可以發現不出汗的畏寒,就不一定是陽虛了。傷寒的症狀中,有很多在誤下後,體液無法排出,導致陽氣消亡的轉變,必須在這些地方進行綜合評估,才能更深入理解其精華,這樣纔可能進步到更高層次的醫學境界。

不解肌,反誤下,陽邪作喘,有用桂枝加行氣藥一法

(36)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仁湯主之。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朴、杏子仁。原文

凡下後利不止,而加上氣喘急者,乃是上爭下奪之象,危候也。但驟病之人,中氣足供上下之用,邪盡而喘與利自止。若中氣素餒,加以上下交徵,立盡之數矣。此證不云下利,但云微喘、表未解,則是表邪因誤下上逆,與虛證不同,故仍用桂枝以解表,加厚朴、杏仁以利下其氣,亦微里之意也。

白話文:

(36)太陽病,下利後出現腹中微喘的,是表症沒有解除的緣故,用桂枝湯加厚朴杏仁湯的主治。治療喘息者使用桂枝湯,再加厚朴和杏仁。原本的說法

凡是瀉下後腹瀉不停,又加上氣喘急促的,是上部與下部爭奪元氣的徵象,是危險的徵候。但是,對於剛發病的人來說,中氣充足可以供給上下部之用,邪氣盡了,腹瀉與氣喘自然就會停止。如果中氣原本虛弱,加上上下部同時出現徵候,就要死亡了。這個證例沒有說腹瀉,只說微喘、表症沒有解除,表示是表症的邪氣因誤下而上衝,與虛證不同,所以仍用桂枝來解除表症,再加厚朴、杏仁來幫助氣往下運行,也是稍微補裏的意思。

此訣風邪誤下作喘治法之大要。其寒邪誤下作喘,當用麻黃、石膏,即此可推,故中篇不復贅也。

不解肌,反誤下,有憑脈定變一法

(37)太陽病下之,其脈促,不結胸者,此為欲解也;脈浮者,必結胸也;脈緊者,必咽痛;脈弦者,必兩脅拘急;脈細數者,頭痛未止;脈沉緊者,必欲嘔;脈沉滑者,協熱利;脈浮滑者,必下血。原文

脈促為陽邪上盛,反不結聚於胸,則陽邪未陷,可勃勃從表出矣,故為欲解也。脈浮者必結胸,即指促脈而申之,見脈促而加之以浮,邪氣彌滿於陽位,故必結胸也。浮字貫下四句,見浮而促,必結胸,浮而緊,必咽痛;浮而弦,必兩脅拘急;浮而細數,必頭痛未止。皆太陽本病之脈,故主病亦在太陽之本位。

白話文:

此訣竅是關於風邪誤用下法,導致喘病的治療要點。如果寒邪誤用下法,導致喘病,應使用麻黃、石膏。由此可推論其他情況,故中篇不再贅述。

不解肌,反誤下,有憑脈定變一法

(37)太陽病誤用下法,其脈搏促數,不伴有胸悶,這是將要解表的意思;脈搏浮起的,一定有胸悶;脈搏緊的,一定有咽喉痛;脈搏弦的,一定有兩脅拘急;脈搏細數的,頭痛未止;脈搏沉緊的,一定想嘔吐;脈搏沉滑的,協熱而腹瀉;脈搏浮滑的,一定會下血。

脈搏促數表示陽邪在上焦盛行,反倒不會聚集在胸中,這說明陽邪未曾陷入,有可能從體表發出,所以說是將要解表。脈搏浮起的一定有胸悶,這是針對脈搏促數進一步說明,促脈加上浮脈,表示邪氣瀰漫於陽位,所以必然有胸悶。浮字貫穿以下四句,表示浮脈同時伴有促脈,一定有胸悶;浮脈同時伴有緊脈,一定有咽喉痛;浮脈同時伴有弦脈,一定有兩脅拘急;浮脈同時伴有細數脈,一定有頭痛未止。這些都是太陽病的本證脈象,所以主病也在太陽經的本位。

設脈見沉緊,則陽邪已入於陰分,但入而未深,仍欲上衝作嘔,其無結胸、咽痛等證,從可知矣。只因論中省用一個促字,三個浮字,後之讀者遂眩,謂緊為下焦,屬在少陰,惑之甚矣!觀本文下句,即指出沉緊者必嘔吐一語,正見前緊字,指浮緊言也。沉緊方是陽邪入陰,上逆作嘔,豈有浮緊、咽痛,反為少陰寒邪上衝之理!明明太陽誤下之脈證,何緣插入少陰,爚亂後人耶!至於滑脈,居浮沉之間,亦與緊脈同推。故沉滑則陽邪入陰,而主下利;浮滑則陽邪正在營分,擾動其血,而主下血也。

夫太陽誤下之脈,主病皆在陽、在表,即有沉緊,沉滑之殊,亦不得以里陰名之。仲景辨析之精,詎可雜以贅龐哉?

白話文:

如果把脈診斷出脈象沉緊,表示陽邪已經進入陰分,但還沒有深入,仍然想要向上衝擊造成嘔吐。如果沒有胸口悶塞、喉嚨痛等症狀,就可以知道這是陽邪進入陰分,而不是外邪。只是因為論述中沒有使用「促」字和「浮」字,後世的讀者因此混淆,認為緊脈屬於下焦的少陰,真是大錯特錯!

請看本文的下一句,明確指出沉緊的脈象必定會嘔吐,這正是前面所說的「緊」字,指的是浮緊的脈象。沉緊的脈象纔是陽邪進入陰分,向上逆衝作嘔,怎麼會有浮緊、喉嚨痛,反而變成少陰寒邪向上衝擊的道理呢?明明是太陽誤下的脈象,怎麼會混入少陰,誤導後人呢?

至於滑脈,介於浮脈和沉脈之間,也可以和緊脈相同來推斷。因此,沉滑的脈象表示陽邪進入陰分,而主下痢;浮滑的脈象表示陽邪正在營分,擾動血液,而主下血。

太陽誤下的脈象,主病都在陽經和表層,即使有沉緊、沉滑的不同,也不可以稱之為裏陰。仲景的診斷何等精準,怎麼可以混雜無關的理論呢?

中風病不解,熱結膀胱,下血,有宜先表后里一法

(38)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原文

邪熱搏血,結於膀胱。膀胱者,太陽寒水之經也。水得熱邪,必沸騰而上侮心火,故其人如狂。見心雖未狂,有似乎狂也。血自下者,邪熱不留,故愈。若少腹急結,則膀胱之血,蓄而不行,先解外,乃可攻。其攻法亦自不同,必用桃仁增入承氣,以達血所。仍加桂枝分解外邪,正恐餘邪少有未解,其血得以留戀不下耳。

白話文:

中風病症持續不消,熱氣積聚在膀胱,導致患者流血,應該先治表再治里。

桃仁承氣湯中用桂枝解外,與大柴胡湯中用柴胡解外相仿,益見太陽隨經之熱,非桂枝不解耳。

中風病不解,熱瘀下焦蓄血,明辨脈證,用抵當湯二法

(39)太陽病六七日,表證仍在,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以熱在下焦,少腹當硬滿;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陽隨經,瘀熱在裡故也,抵當湯主之。原文

此條之證較前條更重,且六七日表證仍在,曷為不先解其外耶?又曷為攻藥中不兼加桂枝耶?以脈微而沉,反不結胸,知邪不在上焦,而在下焦也。若少腹硬滿,小便自利,則其人之發狂者,為血蓄下焦無疑矣,故下其血自愈。然蓄血而至於發狂,則熱勢攻心,桃仁承氣不足以動其血,桂枝不足以散其邪,非用單刀直入之將,必不能斬關取勝,故名其湯為抵當。抵者,至也,乃至當不易之良法也。

白話文:

繁體中文

桃仁承氣湯中用桂枝宣通體表,與大柴胡湯中用柴胡宣通體表類似,更加說明瞭太陽經的熱證,非桂枝不能解除。

中風病未痊癒時,熱證瘀滯在腹部,導致蓄血。辨明脈象和證狀,用抵當湯治療有兩種方法

(39)太陽經病症已過六七日,體表徵狀仍未消退,脈搏微弱而沉穩,反而沒有出現胸悶症狀,卻出現發狂症狀,這是因為熱證瘀滯在腹部,少腹應該堅硬脹滿;小便自行通暢的話,排出瘀血就能痊癒。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太陽經的熱證瘀滯在體內所致,抵當湯主治此病。原本文章

此條所述的證狀比前面一條更嚴重,而且六七日後體表徵狀仍未消退,為何不先解除體表的症狀呢?另外,為何攻下藥物中不添加桂枝呢?因為脈搏微弱而沉穩,反而沒有出現胸悶症狀,說明邪氣不在上腹部,而在下腹部。若少腹堅硬脹滿,小便自行通暢,則患者發狂,必定是瘀血蓄積在下腹部所致,所以排出瘀血即可痊癒。但是瘀血蓄積到導致發狂,說明熱證已經衝擊到心臟,桃仁承氣湯無法宣通瘀血,桂枝無法驅散邪氣,非要用單刀直入的強效藥物,纔有可能攻破關隘,取得勝利,因此將其湯名命名為抵當。抵當,即「至」,表示這是治療此病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奈何聖人以為至當,愚人以為非常,詎知邪結於胸,則用陷胸以滌飲,邪結少腹,則用抵當以逐血!設非此一法,少腹中所結之血,既不附氣而行,更有何藥可破其堅壘哉!所以一峻攻,斯血去而邪不留,並無藉桂枝分解之力耳。噫!非優入聖域之大賢,烏足共論此哉!

(40)太陽病,身黃,脈沉結,少腹硬,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證諦也,抵當湯主之。原文

此一條乃法中之法也,見血證為重證,抵當為重藥。恐後人辨認不清,不當用而誤用,與夫當用而不敢用,故重申其義。言身黃、脈沉結、少腹滿三者,本為下焦蓄血之證,然只現此,尚與發黃相鄰,必如前條之其人如狂,小便自利,則血證無疑,而舍抵當一法,別無他藥可代之矣。

白話文:

然而聖人認為這是理所當然,愚人卻認為這是非常手段,難道不知道邪氣積結於胸中,就用陷胸湯來疏通壅塞,邪氣積結在少腹,就用抵當湯來逐血嗎?假若沒有這一方法,少腹中所積的瘀血,既無法隨氣血運行,又有什麼藥可以攻破它的堅固堡壘呢?所以必須重攻之,這樣瘀血才會散去而邪氣不會殘留,並沒有藉助桂枝溫通的作用。唉!不是優遊於聖人之境的賢者,哪能與之共論此道呢!

身黃、脈沉而結、少腹堅硬、小便不利,是因為沒有血;小便自然通暢,而病人卻像是發狂,這是血證的明確表現,應當用抵當湯治療。

這一條是治療方法中的方法,說明血證是重證,抵當湯是重藥。擔心後來的人辨認不清,不該用而誤用,以及該用而不夠膽用,所以再次強調它的意義。所謂身黃、脈沉而結、少腹堅硬這三者,本來是下焦蓄積瘀血的證狀,然而僅有這些症狀,還與發黃相類似,必須具備前一條的「病人像發狂、小便自然通暢」的症狀,則血證無疑,除了抵當湯的方法之外,沒有其他藥物可以替代了。

小便不利,何以見其非血證耶?蓋小便不利,乃熱瘀膀胱,無形之氣病,為發黃之候也。小便自利,則膀胱之氣化行,然後少腹滿者,允為有形之蓄血矣。庸工不能辨證,實於此等處未著眼耳。

中風病,以小便利否定里證一法

(41)太陽病,小便利者,以飲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裡急也。原文

小便清利,本為邪不在裡,若因飲水過多,致小便之利,則水未入腹,先與邪爭,必主心下悸也。小便少者,即小便短赤,里證已具之意。但本文云必苦裡急,明是謂飲水多而小便少者,邪熱足以消水,故直指為里證已急也。以飲水多三字貫下,其旨躍然。

白話文:

小便排洩不暢,為什麼能以此判斷不是血證呢?因為小便排洩不暢,是熱邪瘀積在膀胱,是一種無形的氣病,是發黃的徵兆。小便暢通,則膀胱的氣化運轉正常,這時少腹脹滿,纔是有形之蓄血。庸庸碌碌的醫生不能辨別證型,就在這些地方沒有下功夫。

中風病,汗吐下後,小便不利,宜俟津回自愈一法

(42)大下之後,復發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凡病,若發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陰陽自和者,必自愈。原文

泉之竭矣!不云自中,古今通弊。醫事中之操霸術者,其人已亡津液,復強責其小便,究令膀胱之氣化不行,轉增滿、硬、脹、喘者甚多,故宜以不治治之。俟其津液回,小便利,必自愈也。於此見汗下恰當,津液不傷,為措於不傾,藏於不竭之良圖矣。

中風病,下後復汗,因虛致冒,先汗解,後議下一法

(43)太陽病,下之而不愈,因復發汗,以此表裡俱虛,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得里未和,然後下之。原文

白話文:

中風患者在汗吐下治療後,如果小便不順暢,應該等待體內的津液恢復,自然會痊癒。

冒者,神識不清,似有物矇蔽其外也。所以必須得汗,俾外邪先從外徹,然後辨其二便之和否,再一分解其邪也。然而表裡俱虛之證,其兩解之法,宜輕而且活,所以說汗出自愈,未嘗指定服藥也。又說得里未和,然後下之。但示其意。並不出方,後人孰察其遵《內經》虛者責之之義乎?若論用藥,表無過桂枝,里無過大柴、五苓矣。

中風病,表裡已虛,餘邪未解,辨脈用治,迥異初病一法

(44)太陽病未解,脈陰陽俱停,必先振慄,汗出而解,但陽脈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陰脈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調胃承氣湯主之。原文

白話文:

冒病,症狀為神智不清,好像有某種東西阻礙於外。因此必須發汗,讓外邪先從外透出,再判斷大小便是否正常,再分次清除病邪。但若同時出現表虛和裏虛的情況,則應採取輕微靈活的治療方法,所以說「汗出自愈」,並不一定規定服用藥物。又說「得裏未和,然後下之」,只是提示治療方向,並不提出具體方劑。後人誰能體察到《內經》中「虛者責之」的深意呢?如果討論用藥,表虛者可用桂枝,裏虛者可用大柴胡湯、五苓散。

中風病,表裡虛弱,餘邪未除,辨脈用治,與初病的治療方法完全不同

(44)太陽病未解除,脈象陰陽不顯,必先發冷發抖,出汗後症狀才能解除。但陽脈微弱者,先發汗後才能解除;陰脈微弱者,則用瀉下法解除。若要瀉下,宜以調胃承氣湯為主。

病久而外邪不解,不過是入陽、入陰之二途。既陰陽兩停,初無偏勝,可以解矣。猶必先振慄,始得汗出而解,虛可知也。其有不為振汗,邪無出機者,辨脈用法,要與初病不同。蓋初病,皆邪氣勝則實之脈,病後皆正氣奪則虛之脈,所以最虛之處,便是容邪之處。故陽脈微者,邪乘其陽,汗之而解;陰脈微者,邪乘其陰,下之而解。

必須透此一關,始得用藥與邪相當,邪去則正自復,不補虛而自補耳。至於虛者責之之意,前條已露一班,此云若欲下之,宜調胃承氣湯,意更輕活,其無取於大汗、大下,具在言外矣。

白話文:

病期過長而外邪不退散,只會產生兩條途徑,一是進入陽經,一是進入陰經。由於陰陽兩者都已停滯,都沒有明顯的增強,此時可以解除了。不過仍然必須先讓病人產生顫慄,才能出汗而緩解,由此可知病人的體質虛弱。如果沒有出汗來緩解,邪氣無法排出,在辨別脈象和用藥方法上,就要與初發病時有所不同。因為初發病時,都是邪氣旺盛,所以脈象會實;而病情遷延後,都是正氣受損,所以脈象會虛。所以最虛弱的地方,就是邪氣容易侵擾的地方。因此,陽脈微弱的人,邪氣會侵襲其陽氣,通過發汗就可以緩解;陰脈微弱的人,邪氣會侵襲其陰氣,通過瀉法就可以緩解。

必須要透徹理解這一點,纔能夠正確用藥與邪氣對抗,邪氣一去,正氣自然就會恢復,不需要補虛也能夠自行補虛。至於針對虛弱的人進補,前文已經大致說明瞭。這裡說如果想要通過瀉法緩解,宜服用調胃承氣湯,意思是藥性更為平和,它之所以不用於大汗、大下法,在言外之意中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中風病,嘔利痞滿,表解可攻,與攻胃實迥異一法

(45)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發作有時,頭痛,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乾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棗湯主之。原文

此證與結胸頗同。但結胸者,邪結於胸,其位高;此在心下及脅,其位卑。然必表解乃可攻之,亦與攻結胸之戒不殊也。其人漐漐汗出,發作有時,而非晝夜俱篤,即此便是表解之徵。雖有頭痛、心下痞硬滿、引協下痛、乾嘔短氣諸證,乃邪結之本證,不得以表證名之。若待本證盡除後,乃攻之,不坐誤時日乎?故復申其義。

白話文:

中風病,嘔吐腹瀉、胃滿疼痛,在外邪解除的情況下是可以攻治,與攻治胃實證完全是不同的方法。

(45)太陽中風,下痢嘔吐,如果外邪已經解除,那就可攻治。患者出很多汗,發作有時間規律,頭痛,心窩下痞硬脹滿,牽引肋下疼痛,乾嘔氣短,冒汗但沒有惡寒,這是外邪已解但內在還不調和,應服用十棗湯治療。

此證與結胸很類似。但結胸是由於邪氣結在胸中,位置較高;而此證在心窩下和肋側,位置較低。然而,必須外邪解除後才能攻治,這與攻治結胸的戒律並無不同。患者出很多汗,發作有時間規律,而不是晝夜都發作得很厲害,這便是外邪已解的徵兆。儘管有頭痛、心窩下痞硬脹滿、牽引肋下疼痛、乾嘔氣短等證狀,那是邪氣結滯的原始證狀,不能以表證之名將其稱呼。如果等到這些原始證狀全部消除以後才進行攻治,豈不是耽誤了時機?所以在此再次重申這個道理。

見汗出不惡寒,便是表解可攻之候,慮何深耶!蓋外邪挾飲,兩相搏結,設外邪不解,何緣而得汗出津津乎?攻藥取十棗湯者,正與結胸之陷胸湯相仿,因傷寒門中,種種下法,多為胃實而設。胃實者,邪熱爍干津液,腸胃俱結,不得不用苦寒以盪滌之。今證在胸脅而不在胃,則胃中津液未經熱耗,而盪滌腸胃之藥無所取矣。

故取蠲飲逐水於胸脅之間,以為下法也。

中風病,本痰標熱,誤下有結胸及協熱利之變一法

(46)太陽病二三日,不能臥,但欲起,心下必結,脈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結胸;未止者,四日復下之,此作協熱利也。原文

白話文:

如果患者發汗後不覺得寒冷,這表示外邪已解,可以服藥治療。不用過度擔心!因為外來的邪氣與體內的濕邪結合在一起,如果外邪不解除,怎麼可能汗流浹背呢?治療此證的藥方以十棗湯為主,這與治療胸中結氣的陷胸湯類似。因為在傷寒病的治療中,許多治療腹瀉的方法是針對胃中實熱而設的。胃中實熱時,邪熱會耗盡津液,使腸胃不通暢,不得不用苦寒的藥物來清熱通便。但這個病例中的病竈在胸脅部,不在胃裡,因此胃中的津液並未被熱氣耗盡,所以不需要清熱通便的藥物。

因此,治療此證應採用宣通胸脅間水飲的藥物,這也可以當作是一種治療腹瀉的方法。

(46)太陽病發作兩三天,患者無法躺臥,只想坐起來,心下的部位一定有結塊,脈象微弱,這表示患者本來就有寒證。如果誤用瀉下法,如果腹瀉止住了,一定會變成胸中結氣;如果腹瀉沒有止住,四天後再用瀉下法,這會變成協熱利。

二三日不能臥,但欲起,陽邪熾盛,逼處心胸,擾亂不寧,所以知其心下必結,然但顯欲結之象,尚未至於結也。若其人脈微弱者,此平日素有痰飲積於心膈之分,適與外邪相召,外邪方熾,其不可下明矣。反下之,若利止,則邪勢乘虛欲結者,愈益上結。利未止,因復下之,俾陽邪不復上結,亦將差就錯,因勢利導之法。

但熱邪從表解極易,從里解極難,協熱下利,熱不盡,其利漫無止期,亦危道也。合上條外邪搏飲之證,反復提海,深切著明,從來疑是闕文,可為嘆息。

中風病誤下,熱邪內陷而成結胸六法

一法,論結胸及痞之源。

一法,論脈證所以結胸之故。

白話文:

兩三天的時間無法入睡,只想起身,陽氣邪氣旺盛,衝擊心腔,擾亂心神不安,因此知道他的心部一定會有積滯,然而只是表現出想要積滯的現象,還沒有真正形成積滯。假如這個人脈搏微弱,這表示平日就有痰飲積聚在心膈之間,正好與外邪相勾結,這個時候外邪正盛,明顯不能瀉下。如果反而瀉下,瀉到停止,那麼邪氣趁虛而上積聚,會更加嚴重。瀉還沒停止,又繼續瀉,讓陽邪不能再次上積,也將就錯就錯,順勢瀉導。

不過熱邪從體表消解很容易,從體內消解極為困難,藉助熱邪瀉下,熱邪沒有消盡,瀉下就會持續不斷,也是危險的徵兆。綜合前面提到外邪勾結痰飲的證狀,反覆提點,深切說明,歷來懷疑這是缺文,令人嘆息。

中風病誤下,熱邪內陷而成結胸六法

第一法,論述結胸和痞病的根源。

第二法,論述脈象證候導致結胸的原因。

一法,論結胸兼涉陽明。

一法,論結胸似涉柔痓。

一法,論脈浮大下之死。

一法,論證加煩躁,不下亦死。

(47)病發於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病發於陰而反下之,因作痞。所以成結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原文

風為陽邪,病發於中風,陽邪未從外解而反下之,其熱勢乘虛陷入,必硬結於胸上。寒為陰邪,病發於傷寒,陰邪未從外解而反下之,其熱勢乘虛陷入,必痞塞於心間。二證皆由下早,皆是熱入,省文以見意也。太早則邪方熾盛,既未外解,又未傳經,此而下之,其變安得不大耶?

(48)太陽病,脈浮而動數,浮則為風,數則為熱,動則為痛,數則為虛,頭痛發熱,微盜汗出,而反惡寒者,表未解也。醫反下之,動數變遲,膈內拒痛,胃中空虛,客氣動膈,短氣躁煩,心中懊憹,陽氣內陷,心下因硬,則為結胸,大陷胸湯主之。若不結胸,但頭汗出,余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黃也。原文

白話文:

第一法,討論結胸兼涉陽明經。

第二法,討論結胸似乎涉及柔痓病。

第三法,討論脈象浮大後下瀉而死亡的案例。

第四法,討論證狀加上煩躁,不下瀉也會死亡的案例。

**(47)**病發於陽(中風),卻反而下瀉,熱氣入侵因此形成結胸;病發於陰(傷寒),卻反而下瀉,熱氣入侵因此形成痞證。所以形成結胸的原因,都是因為過早下瀉導致的。

風是陽邪,病發於中風後,陽邪未從體外排出,卻反而下瀉,它的熱勢乘虛而入,必定在胸部凝結成核。寒是陰邪,病發於傷寒後,陰邪未從體外排出,卻反而下瀉,它的熱勢乘虛而入,必定阻滯在心間。這兩種證狀都是由於過早下瀉,都是熱氣入侵所致,省略文字以表達這個意思。過早下瀉時,邪氣正盛,既未從體外排出,也未傳入經絡,這個時候下瀉,它的變化豈不大嗎?

**(48)**太陽病,脈象浮而動作快速且有力的,浮表示風,數表示熱,動表示疼痛,數表示虛,頭痛發熱,微微盜汗,卻反而惡寒,表明表邪未解。醫生卻反而下瀉,脈象從動數變成遲緩,膈肌內部感到拒痛,胃中空虛,外邪作用於膈肌,呼吸短促煩躁,心中懊惱,陽氣內陷,心下因此變硬,則形成結胸,《大陷胸湯》主治。如果不結胸,但頭部出汗,其他部位不出汗,脖子發僵而縮小,小便不利,身體必定會發黃。

中風病,見浮、動、數之三脈,主風、主熱、主痛、更主虛。虛,故邪持日久,頭痛、發熱、惡寒,表終不解。醫不知其邪持太陽,未傳他經,反誤下之,於是動數之脈變遲,而在表之證變結胸矣。動數變遲三十六字,形容結胸之狀殆盡。蓋動數為欲傳之脈,而變遲則力綿勢緩而不能傳,且有結而難開之象,膈中之氣與外入之邪兩相格鬥,故為拒痛。

胃中水穀所生之精悍,因誤下而致空虛,則不能藉之以衝開外邪,反為外邪衝動其膈,於是正氣往返邪逼之界,覺短氣不足以息,更躁煩有加。於是神明不安,方寸之地,覺剝膚近災,無端而生懊憹,凡此皆陽邪內陷所致。陽本親上,故據高位,而心下硬痛為結胸也。非化工之筆,安然點綴病情若此哉!

白話文:

中風疾病,診見浮脈、動脈、數脈這三種脈象,主因風熱疼痛,同時主虛。虛弱的緣故,病邪侵襲已久,導致頭痛、發熱、惡寒,表證終始無法消解。醫者不知邪氣停留在太陽經,尚未傳播到其他經絡,反誤用瀉下法治療,因此動數之脈變成遲脈,表證轉變成結胸。動數變遲這三十六個字,幾乎將結胸的情形形容殆盡。因為動數之脈是氣血欲傳之脈,而變成遲脈,則氣血運行綿緩無力,無法傳導。且有結滯難開的象徵,膈中的正氣與外來的邪氣互相對抗,所以會出現拒按疼痛的症狀。

胃中食物所化生的精華氣血,因誤用瀉下法而致使胃中空虛,就無法藉此衝散外邪。反而是外邪衝動膈膜,於是正氣和邪氣交戰的界線反覆拉鋸,患者會覺得呼吸急促、不足以供應身體所需,更加煩躁不安。因此神志動盪,心頭彷彿有災禍逼近,無緣無故產生懊悔的情緒。凡此種種症狀,都是陽邪內陷所造成的。陽氣本屬向上,所以停留在上方的胸中,而心下硬痛的症狀就是結胸。若非治療有方,怎能如此精準地描繪出病情呢?

(49)太陽病,重發汗而復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熱,從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湯主之。原文

不大便,燥渴,日晡潮熱,少腹硬滿,證與陽明頗同。但小有潮熱,則不似陽明大熱;從心上至少腹,手不可近,則陽明又不似此大痛,因是辨其為太陽結胸兼陽明內實也。緣誤汗復誤下,重傷津液。不大便而燥渴、潮熱,雖太陽陽明,亦屬下證。但太陽痰飲內結,必用陷胸湯,由胸脅以及胃腸,盪滌始無餘。

若但下腸胃結熱,反遺胸上痰飲,則非法矣。其析義之精為如何哉?

(50)結胸者,項亦強,如柔痓狀,下之則和,宜大陷胸丸。原文

白話文:

(49)太陽病(發燒、惡寒),大量發汗後又大便稀溏,五六天未大便,舌頭乾燥而口渴,下午小便時有潮熱,從心口以下至小腹硬滿而疼痛難以觸摸,應使用大陷胸湯治療。

症狀與陽明病(發熱、口渴)相似。但潮熱較輕,不像陽明病的大熱;從心口以下至小腹,手不能碰觸,陽明病也不會有如此劇烈的疼痛。因此可辨證為太陽病的胸悶脹痛兼陽明病的內臟實火。

由於誤用發汗和瀉下的方法,嚴重損傷體液。小便不通、口乾舌燥、潮熱,雖是太陽病和陽明病,但屬於下焦證候。但太陽病有痰飲內結,須用大陷胸湯,由胸脅至胃腸,徹底清除痰飲。

若只下通腸胃,反而使胸中的痰飲遺留,就違反了治療原則。這種精確的辨證分治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50)胸悶脹痛的患者,頸項也僵硬,像得了柔痓疾(頸項僵硬疼痛)一樣,瀉下以後症狀會改善,應使用大陷胸丸治療。

結胸而至頸項亦強,證愈篤矣。蓋胸間邪結緊實,項勢常昂,有似柔痓之狀,然痓病身手俱張,此但項強,原非痓也,藉此以驗胸邪十分緊逼耳。胸邪緊逼,以大陷胸湯下之,恐過而不留,即以大陷胸丸下之,又恐滯而不行,故煮而連滓服之,然後與邪相當,而可施戰勝攻取之路。觀方中用大黃、芒硝、甘遂,可謂峻矣。

乃更加葶藶、杏仁,以射肺邪,而上行其急。煮時又倍加白蜜,以留戀而潤導之,而下行其緩,必識此意,始得用法之妙。

(51)結胸證,其脈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則死。原文

白話文:

胸部結塊並延伸到頸部,頸部也會僵硬,表示病情加重。原因是胸部的邪氣結得很緊實,頸部的姿態經常往上仰,看似像是中風的症狀,不過中風的病人全身都會抽搐,而這個症狀只有頸部僵硬,所以並不是中風,而是用來判斷胸部的邪氣十分緊逼。胸部的邪氣緊逼,要用大陷胸湯來灌腸,但是擔心藥物會過度而無法滯留,所以就用大陷胸丸來灌腸,又擔心藥物會滯留而無法發揮作用,所以先煮過後連著藥渣一起服用,這樣藥物才能與邪氣相抗衡,纔有可能施行戰勝與攻克的方法。觀察藥方中的成分,有「大黃」、「芒硝」、「甘遂」,可以說是藥性很強的藥物。

再加入葶藶、杏仁,藉以攻克肺部的邪氣,讓藥性快速向上行。煮藥的時候,特別多加了白蜜,用來潤澤並引導藥物,讓藥性緩慢向下行。一定要了解這種原理,才能真正體會用藥的精妙之處。

(51)結胸的證候,其脈象浮大,不可用灌腸的方式治療,否則會死亡。

胸既結矣,本當下,以開其結。然脈浮大,則表邪未盡,下之是令其結而又結也,所以主死,此見一病不堪再誤也。

(52)結胸證具,煩躁者亦死。原文

亦字承上,見結胸證全具,更加煩躁,即不下,亦主死也。煩躁曷為主死耶?蓋邪結於胸,雖藉藥力以開之,而所以載藥力上行者,胃氣也。胃氣充溢於津液之內,汗之,津液一傷;下之,津液再傷;至熱邪搏飲,結於當膺,而津液又急奔以應上徵,有不盡不已之勢。煩躁者,津液已竭,胃氣垂絕之徵也。

堅敵在前,營中士卒化為烏有,能無敗乎!此陷胸諸法見幾於蚤,兢兢以滌飲為先務,飲滌則津液自安,如寇退而百姓復為良民也。噫,微矣!

白話文:

胸部已經結塊,本該用瀉下藥來通利其結塊。然而脈象浮大,表示外感邪氣尚未完全消除,如果此時用瀉下藥,只會讓結塊更加嚴重,所以會導致死亡。這說明一場病不能一錯再錯。

(52)結胸症狀齊全,併發煩躁不安,也會死亡。

「亦」字承接上文,表示在結胸症狀齊全的情況下,如果再出現煩躁不安,即使不治療,也會導致死亡。煩躁不安為什麼會導致死亡呢?因為邪氣結於胸中,雖然可以用藥力來疏通,但是藥力需要藉助胃氣才能上行。胃氣充盈於津液之中,如果用發汗法,津液受到損傷;如果用瀉下法,津液會再次受到損傷。到了邪熱搏結津液,凝聚於胸膈之時,津液又會急速流動以應對上焦的徵兆,會有消耗殆盡而不停止的趨勢。煩躁不安,說明津液已經枯竭,胃氣也將衰竭。

強大的敵人就在眼前,營中將士卻消耗殆盡,難道能不戰敗嗎?陷胸湯諸法強調見微知著,時刻以排除飲邪為首要任務。飲邪清除,津液自然安穩,就像敵寇撤退而百姓又恢復為良民一般。啊,微妙啊!

不解肌,誤汗下成痞,復誤燒針,合色脈以定死生一法

(53)太陽病,醫發汗,遂發熱惡寒,因復下之,心下痞。表裡俱虛,陰陽氣並竭,無陽則陰獨,復加燒針,因胸煩,面色青黃,膚瞤者,難治;今色微黃,手足溫者易愈。原文

凡表裡差誤,證變危篤,有陰已亡而陽邪尚不盡者;有陽邪盡,而陽氣亦隨亡者;有外邪將盡未盡,而陰陽未至全虧者,此可愈不可愈所由分也。大率心下痞與胸間結,雖有上下之分,究竟皆是陽氣所治之位。觀無陽則陰獨一語,正見所以成痞之故。雖曰陰陽氣並竭,實由心下無陽,故陰獨痞塞也。

無陽陰獨,蚤已括傷寒誤下成痞大義,安得草草讀過?無陽亦與亡陽有別,無陽不過陽氣不治,復加燒針,以逼劫其陰陽,乃成危候。其用藥逼劫,即可同推。

白話文:

如果肌表未解,錯誤地發汗、瀉下而導致痞結,又錯誤地使用燒針,可以根據面色和脈象來判斷生死。

解釋

太陽病,如果醫生發汗過多,就會導致發熱惡寒。由於發汗過多,又錯誤地下瀉,就會導致心下痞結。表裡虛弱,陰陽之氣都耗盡了,沒有陽氣則陰氣獨存,如果再使用燒針,就會導致胸悶煩躁,面色青黃,皮膚粗糙,這種情況很難治療;如果面色微黃,手足溫暖,則比較容易治癒。

凡是表裡處理錯誤,證候變化危急,可能是陰氣已經耗盡,而陽邪尚未完全消除;也可能是陽邪消除殆盡,而陽氣也隨之耗盡;也可能是外邪將要消除但尚未完全消除,而陰陽之氣也尚未完全虧損。這些情況可以治癒或者無法治癒,就取決於這些因素。

心下痞結和胸間結,雖然部位不同,但都是陽氣所治療的部位。無陽則陰獨這句話,正好說明瞭痞結產生的原因。雖然說是陰陽之氣都耗盡了,但實際上是因為心下無陽,所以陰氣獨自痞塞。

無陽陰獨,早已經概括了傷寒誤下成痞的大致意思,怎麼能草草讀過?無陽也與亡陽不同,無陽只是陽氣不治療,又使用了燒針,逼迫劫奪陰陽之氣,才導致危急的情況發生。逼迫劫奪的用藥,可以根據這個原理推論出來。

中風誤下結胸,傷寒誤下成痞者,證之常也。然中風誤下,間有痞證;傷寒誤下,間有結胸證,不可不明。故次此條於結胸證後,至太陽中篇,亦次結胸於痞證後,以求合作者之圓神也。

白話文:

當中風病被錯誤地使用攻下的方法治療,結果導致了結胸症狀出現,或是感冒病被錯誤地使用攻下的方法治療,結果造成了心下痞的情況,這都是常見的情形。然而在中風病被錯誤地下藥的時候,偶爾會出現心下痞的症狀;而在感冒病被錯誤地下藥的時候,偶爾也會出現結胸的症狀,這些都必須要明確瞭解。因此,在這個章節之後接著就是關於結胸病症的介紹,而到了太陽經脈的部分,也在描述完心下痞的症狀之後再接上對於結胸病症的說明,這樣做是為了能夠讓讀者更全面且深入地理解疾病的特徵和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