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昌

《尚論篇》~ 《尚論篇》自序

回本書目錄

《尚論篇》自序

1. 《尚論篇》自序

混茫初開,聖神首出,民用未興,藥草先備,醫道之關性命為何如哉?軒轅帝尊其臣岐伯為天師,每聞典要,心載拜敬受,金匱玉函,珍藏其文。由茲神工繼起,倉扁而下,代有傳人。或發揮方書,或抽揚脈理,非不燦然天地間。然能神悟於靈蘭之先,獨探夫鴻濛之秘,從無文之文,解畫前之卦,使讀者因象得義,因義得神,冥入無垠,顯傳衣帶,則曠世以來,未易覯也。輓世道降術升,醫事之不振久矣。

昌一人即身為標,言為的,而獨吹無和,少見多怪。此理一晦,黑若夜行,心竊憂之,於是杜門樂飢,取古人書而尚論之。然而泛涉則管窺蠡測,終身莫殫;攬要則玄珠妙諦,罔象可求。不知古人與我,俱範圍於道者也,同於穆然無朕中而剖抉性命之微。古人所言,皆我固有。

白話文:

天地初開,神聖之氣出現,人們尚未開始使用工具,但藥草已先存在。醫道關乎性命,其重要性如何呢?黃帝尊崇臣子岐伯為天師,每次聽到醫學要旨,都心懷敬畏地拜受,將其文字珍藏在金匱玉函中。自此,神醫輩出,從倉公扁鵲以降,代代都有傳人。有的精研方書,有的精通脈理,無不光耀於天地之間。但能洞悉靈蘭之先,獨自探究混沌之秘,從無字之書中領悟,解讀尚未繪製的卦象,讓讀者從象徵中理解意義,從意義中領悟神妙,冥冥之中進入無盡之境,顯現傳承之衣帶,這種人自古以來,可謂鳳毛麟角。如今世道衰微,醫術提升,醫學卻日益衰敗。

一人獨自標榜自己,誇誇其談,卻無人附和,怪異之處比比皆是。這種道理一旦不明,就會陷入黑暗,我心中隱隱憂慮。因此,我關起門來,甘願飢餓,研讀古人醫書,不斷探討。然而,廣泛涉獵卻如同管中窺豹,終生也無法窮盡;抓住要點卻如同尋找玄珠妙諦,難以找到蹤跡。不知道古人和我都受限於道,都沉浸在無跡可尋的境界中,剖析生命的奧妙。古人所說,都是我本來就有的。

觀天之道,觀我之生,機非相貸。古人既往,有我負荷,韞藏待剖,棼絲待理,責難他諉。昔阿難問世尊曰:古佛以何人為師?世尊答曰:以吾為師。此即誕生所指天上天下,惟吾獨尊之旨。可見吾之分量,天地古今,莫得而囿,但非昌之所敢舉揚者也。昌意中只求精神呼吸,實與古人潛通一脈,若啟迪於愚衷,稟承於覿面。

凡有闡述,一如陽燧方諸之得水火,天然感召,泯絕思議,於以快吾尚論之本懷耳。雖然高明之弊,說經創解,其事多僭;固陋之弊,牽文襲義,其事多竊。惟僭與竊,一念好名,終古貽害,覆轍相尋,可無懼乎?昌不揣,嘗慨仲景《傷寒論》一書,天苞地符,為眾法之宗,群方之祖。雜以後人知見,反為塵飯土羹,莫適於用。

白話文:

觀察自然界的法則,再觀察我自己的生命,生命的機緣不能相互借用。古人已經過去了,而我的責任還在,猶如懷孕等待分娩,纏繞的絲線等待整理,不能推卸責任給別人。

從前,阿難尊者問佛陀:過去的佛祖以誰為師?佛陀回答:以我為師。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出生以來,天上地下,只有我獨尊。由此可見,我的分量是天地古今都不能限制的,但這不是張仲景所能大肆宣揚的。

張仲景的志願只求心靈的感應和交流,實際上與古人暗中相通。如果能啟發我的愚笨心志,在面對面中得到傳授。

凡是有闡述的言論,都像陽燧鏡和方諸鏡得到水火感應一樣,自然而然產生,泯滅了思慮,這正符合我討論醫學的本意。

雖然高明的人有說經解經的弊端,太過僭越;思想保守的人有抄襲前人的弊端,太過竊取。只有僭越與竊取,都是基於好名的私心,最終會遺禍無窮,前車之鑑,難道不足以讓人畏懼嗎?

張仲景不揣摩自己的德行,常常感嘆仲景《傷寒論》這部書,是天地的規範,是眾多醫學法則的源頭,是所有藥方的始祖。然而後人摻雜了自己的見解,反而變成了一鍋大雜燴,無法應用。

茲特以自然之理,引伸觸類,闡發神明,重開生面,讀之快然,覺無餘憾。至春溫一症,另闢手眼,引《內經》為例,曲暢厥旨,究不敢於仲景論外,旁溢一辭。後有作者,庶不為冥索旁趨,得以隨施輒效,端有望焉。顧窮源千仞,進求《靈》《素》《難經》《甲乙》諸書。

文義浩渺,難以精研,用是參究仲景《金匱》之遺,分門析類,定為雜證《法律》十卷。覃思九載,擬議以通玄奧,俾觀者爽然心目,合之《傷寒論》可為濟川之舟楫,烹魚之釜鬵,少塞吾生一日之責,即使貽譏於識者,所不辭也。夫人患無性靈,不患無理道;世患無理道,不患無知我。

白話文:

特地按照自然的道理,舉一反三,闡述奧妙的醫理,開啟新的視野。閱讀起來令人心曠神怡,感到沒有遺憾。對於春天溫病這一類的病症,另闢蹊徑,引用《內經》為例,詳細闡述它的精義,但絕不敢越出張仲景的論述,多說一句話。後來的著作,希望不要鑽牛角尖,東拉西扯,能夠隨手施用就見效,這一點很有希望。思考醫理的源頭要深入,進一步探求《靈樞》、《素問》、《難經》、《甲乙經》等書籍。

這些經典的文義博大精深,很難深入地研究,因此參考張仲景《金匱要略》的遺著,分門別類,整理出十卷雜證的《準則》。經過九年的深入思考,擬議用通達玄妙的醫理,讓讀者讀後豁然開朗,結合《傷寒論》就可以作為濟世的舟楫,烹飪的鍋鏟,多少能盡我一生中一天的責任。即使會受到懂醫理的人的批評,我也不推辭。人的煩惱在於缺乏通達的靈性,而不是缺乏醫理;社會的煩惱在於缺乏醫理,而不是缺乏懂我的人。

古君子執理不阿,秉道不枉,名山國門,庶幾一遇,氣求聲應,今昔一揆。是編聊引其端,等諸爝火,俟夫圓通上智,出其光華,於以昭徹玄微,與黃、岐、仲景而合轍。昌也糠粃在前,有榮施矣。

順治戊子歲孟夏月西昌喻昌嘉言甫識

白話文:

古君子堅持真理不偏私,秉持正道不偏頗,名山大國的精英,我們希望有一面之緣,氣息相求,聲音相應,古今一致。這本書僅僅引出一個開端,像點燃蠟燭一樣,等待有智慧、通曉道理的人出現,發出耀眼光華,照徹玄妙奧祕,與黃帝、岐伯、仲景同出一轍。今天先整理出這些糟粕,將來一定會有精華顯露。

說明

  • 「阿」:偏私
  • 「枉」:偏頗
  • 「庶幾」:希望
  • 「一揆」:一致
  • 「編」:書
  • 「端」:開端
  • 「爝火」:蠟燭
  • 「糠粃」:糟粕
  • 「榮施」:精華